移至主內容
編輯推薦
連絡我們
關於想想
版權聲明
Thinking-Taiwan
小英教育基金會
合作媒體
Toggle navigation
FB
contact
rss
簡體
小英教育基金會
合作媒體
關於想想
版權聲明
編輯推薦
熱門文章
政策想想
教育文化
環境經濟
財政金融
全球脈動
國防外交
司法人權
媒體觀察
休閒育樂
政黨政治
主權兩岸
中國問題
社會安全
時事想想
想想副刊
文化研究
書評書介
歷史書寫
運動休閒
電影戲劇
音樂藝術
漫談時事
專欄作家
公民平台
简
熱門
首頁
想想副刊
想想副刊
歷史書寫
書評書介
,
歷史書寫
曾建元
4 月 04,2017
【書評書介】鐵的歷史:《張發奎口述自傳──中華民國第四任陸軍總司令回憶錄》導讀
書名:張發奎口述自傳──中華民國第四任陸軍總司令回憶錄 口述:張發奎 訪談紀錄:夏連蔭 中文譯註:胡志偉 出版:臺北:亞太政治哲學文化出版有限公司,2017年 張發奎,字向華,一名逸斌,廣東省韶關市始興縣清化鄉矮嶺村(今隘子鎮彩嶺村)客家人,家族流傳自稱唐始興伯張九齡之後。張發奎生於前清光緒22年(1896年),家貧而16歲從軍,民國元年考入粵軍廣東陸軍小學,同學有薛岳...
文化研究
,
歷史書寫
阿圖賽
4 月 04,2017
【縮影人間】台灣人的香港想像
台北市長柯文哲在泰國推銷台灣旅遊時,批評「香港很無聊,香港一個小島有什麼好玩。」意外引起台港網友的熱議。 東方明珠,是許多人小時候心中的香港,這是教育給台灣人的一種想像。不過,周星馳與古惑仔,是許多人長大後心中的香港,這是電影給予台灣人的另一種想像。 很多台灣年輕人,對周星馳電影的對白多能朗朗上口。即便離周星馳風潮的1990年代已經超過20年,但電影台仍夜以繼日地重播,...
歷史書寫
,
國防外交
林孝庭
4 月 02,2017
【書摘】《意外的國度:蔣介石、美國、與近代台灣的形塑》──美國要求反攻海南島,蔣介石另作他想
書名:意外的國度:蔣介石、美國、與近代台灣的形塑(Accidental State: Chiang Kai-shek, the United States, and the Making of Taiwan) 作者:林孝庭 譯者:黃中憲 出版社:遠足文化 出版日期:2017/03/29 http://www.books.com.tw/products/...
歷史書寫
陳文信
3 月 26,2017
孔子真的想當神嗎?
台中市長林佳龍日前直言,1976年才興建的台中孔廟不是古蹟,而是國民黨政權把日本神社拆掉後豎立的統治象徵。接著,中國大陸的媒體,比總是搶快怕漏的台灣媒體還緊張,「率先」放大報導,撻伐台灣政治人物豈可不遵循淵遠流長的中華文化道統……。 接下來,藍營便進入了不知是義憤填膺、還是集體高潮的狀態,他們爭相出面,紛紛痛斥林佳龍竟要「拆孔廟、蓋神社」。在國民黨主席改選之際的藍營內,無論是公開表態,...
書評書介
,
歷史書寫
塔米‧安薩里
3 月 26,2017
【書摘】中斷的天命:伊斯蘭觀點的世界史
書名:中斷的天命:伊斯蘭觀點的世界史(Destiny Disrupted: A History of the World Through Islamic Eyes) 作者:塔米‧安薩里 譯者:苑默文、劉宜青 出版社:廣場出版 出版日期:2017/03/22 歷史尚未終結 雖然歷史尚未終結,但是九一一事件後的這段時期還不夠長久,還不足以沈澱進歷史:...
書評書介
,
歷史書寫
吉村弘
3 月 21,2017
【書摘】《最會說故事的日本史》:大改革為何能成功?
書名:最會說故事的日本史:不必死記年代、人名,翻到哪讀到哪,課本沒講的、日劇沒演的,一看全明白。(ポケット図解 教科書とはひと味違う日本史のだいごみ) 作者:吉村弘 譯者:洪玉樹 出版社:大是文化 出版日期:2017/02/23 大改革為何能成功?——天下無難事,只怕有心人! 沒錢的政府 明治政府一開始想把首都設在大阪,結果卻把江戶城改名為東京當作首都。...
歷史書寫
阿圖賽
3 月 21,2017
【縮影人間】撲火飛蛾:紀念為台灣民主犧牲奉獻的唐培禮牧師
歷史有很多的偶然與巧合。流亡海外多年的台灣民主運動前輩彭明敏教授在3月11日發表新書《寫給台灣的備忘錄》;然而,早在新書發表會數天前,當年協助彭教授逃亡的唐培禮牧師(Milo L. Thornberr)於美國時間3月8日逝世於奧勒岡州。 西方的傳教士在台灣歷史上一直扮演著重要的角色,17世紀時,荷蘭人統治台灣37年期間,就派遣了36位傳教士來台灣。隨著荷蘭人撤離台灣,...
書評書介
,
歷史書寫
日暮吉延
3 月 14,2017
【書摘】《東京審判》──「文明的審判」論與「勝者的審判」論
書名:東京審判 作者:日暮吉延 譯者:黃耀進、熊紹惟 出版社:八旗文化 出版日期:2017/03/08 「文明的審判」論與「勝者的審判」論 ◎無法止息的對立 從東京審判一開始,「文明的審判」論(肯定論)與「勝者的審判」論(否定論)便正面衝突著,至今仍是東京審判論的基本結構。(日暮吉延《東京審判的國際關係》)「文明的審判」論指的是:透過「文明的」...
文化研究
,
歷史書寫
黃猷欽
3 月 08,2017
我和我的偉人塑像:一段教科書不會記載但私以為更有意義的記憶書寫
2017年是我個人研究臺灣偉人塑像廿周年紀念。 就像我們每個人生命中那些值得紀念的日子,生日、戀愛或結婚紀念日、入新厝、迎接或送走自己心愛的人事物的那天,能夠深刻體驗到這種悸動的,大概只有自己和身邊親密的家人與朋友;歷史教科書是不會將這些「私人」的事情記錄下來,而總是些帝王將相、大事件與重要發明等在獨佔著我們對過去的認知。 大多數的人(包括我自己)...
歷史書寫
晏山農
3 月 07,2017
【山農說書】二二八的迷霧與新徑(下)
二二八事件或太遠,看看近三年前的三一八運動就是鮮明的範例。三一八衝進立法院係歷史的偶然,但偶然有其必然性,斯時所有反國民黨、反既有建制的運動團體、成員與青年學生,不分左中右溫和激越率皆投入這股洪流。雖然透過主流媒體的傳輸,反黑箱程序的服貿案成為運動主軸,更而聚焦在議場中央的幾個明星人物;但這場運動實則為多核心、多議題、多場景的公社實驗,它的性質必然會隨著台灣政經面貌的改組而有新詮,...
‹
…
29
30
31
32
33
34
35
36
37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