移至主內容
編輯推薦
投稿
連絡我們
關於想想
版權聲明
Thinking-Taiwan
小英教育基金會
合作媒體
Toggle navigation
FB
contact
rss
簡體
Thinking-Taiwan
小英教育基金會
合作媒體
投稿
聯絡我們
關於想想
版權聲明
編輯推薦
熱門文章
政策想想
教育文化
環境經濟
財政金融
全球脈動
國防外交
司法人權
媒體觀察
休閒育樂
政黨政治
主權兩岸
中國問題
社會安全
時事想想
想想副刊
文化研究
書評書介
歷史書寫
運動休閒
電影戲劇
音樂藝術
漫談時事
專欄作家
公民平台
简
熱門
首頁
想想副刊
想想副刊
文化研究
文化研究
陳威臣
8 月 19,2019
【鐵份補給】同樣是HELLO KITTY彩繪列車 日本人這樣玩
7月底的關西,梅雨季已經結束而進入炎炎夏日,三十幾度的高溫讓人感到窒息,但接近中午的新大阪站,新幹線第20號月台,卻湧入大量旅客,每個人引領期盼,似乎在等待什麼。 十一點多,一列粉紅色的列車準時抵達新大阪,眾人也拿起相機與手機,拼命拍攝列車,小朋友們更是興奮,完全無懼炙熱的陽光,擠到列車的前端合影。自2018年6月30日開始,這幾乎是新大阪20號月台的日常了,他們拍攝的,...
教育文化
,
文化研究
李公元
8 月 16,2019
【春風化雨】畢業旅行可以這樣玩——神奇海漂相機帶給我們的故事(下)日本篇
往前閱讀:【春風化雨】畢業旅行可以這樣玩——神奇海漂相機帶給我們的故事(上)台灣篇 「今天是真正的畢業,我們『畢業』成功的因素並不是學業,而是大家努力出來的成果,做出不單單是為了自己而完成的任務!」 岳明國小畢業生 舒映瑄2019.07.11中午12:23臉書分享 上面這段文字,是我帶了兩年的學生映瑄,在全班日本巡演回來後隔天,在自己臉書上的分享,...
文化研究
咻子
8 月 14,2019
【日本想想】麵包超人很「暴力」?關於孩子與大人們的正義英雄像
「麵包超人」(アンパンマン)為日本代表性的卡通英雄,是許多孩子們心目中的正義使者,也是許多大人的童年記憶,不過最近日本卻有一群家長擔心,麵包超人可能對嬰幼兒造成影響,讓孩子們以為可以用暴力來解決問題。孩子與大人們心中的「英雄」,應該是什麼模樣呢? 《麵包超人》的前身要從1969年開始說起,童話繪本《十二顆珍珠》(十二の真珠)中有一篇日本漫畫家柳瀨嵩的作品,...
文化研究
陳威臣
8 月 11,2019
【鐵份補給】連結大阪與京都的京阪電鐵
七月底因好友的作品參加門真國際映畫祭,所以多次搭乘京阪電鐵前往會場,這條連結京都到大阪的鐵道線,也非第一次搭乘,但每次都有一些感想,雖然只是一條通勤線,卻完全展現出鐵道王國的精髓。 還記得20年前,沒什麼錢的筆者,第一次要前往大阪跟京都旅遊,當時認真的研究了大阪到京都之間的鐵道,發現有一家私鐵「京阪電鐵」特別便宜,起站大阪的淀屋橋到京都出町柳,只需要四百多日幣,就選擇了京阪搭乘,...
文化研究
邱振瑞
8 月 08,2019
【日晷之南】全民懺悔論與政治修辭學——東久邇稔彦内閣
對於日本現代史而言,1945年8月15日,絕對是個特殊的時刻,在那個季節裡,有島國酷熱難擋的煎熬,有如雨降臨的蟬鳴,還有隨著戰敗後的幻滅感,以及誰來承擔戰爭責任的問題。毋庸置言,這些複雜因素必然形成了一股強大的壓力,卻不時又巧妙改變形式撲向日本國民的面前,使得受制或習慣於集體意識驅動的日本國民,一時找不到恰當的語言表述。然而,在釐清戰爭責任之際,能夠明確運用政治修辭學,...
文化研究
Nam Quốc Văn
8 月 06,2019
【越南想想】是什麼文化基因讓越南能夠抵禦中國霸權二千年?
越南曾受古代中國直接統治一千多年(公元前111年至公元938年),至公元939年「吳權」擊敗南漢軍隊自立為王後才奠立日後越南建立獨立王朝的開始。之後,即便中國歷代每個朝代都曾出軍攻打越南,但除少數幾次被短暫佔領外,越南總能發揮其抵禦外侮的實力將中國軍隊趕出越南。不僅如此,在二十世紀之際,越南甚至成功抵禦法國及美國的攻擊而免於再度淪為殖民地。我們不禁要問,是什麼文化基因讓越南能夠抵禦中國霸權二千年...
文化研究
根雨屋
8 月 05,2019
【當年不能做的事!】你不能買匪貨
台灣現在是完全自由開放的社會,只要不違法,大家可以隨心所欲做想做的事。不過在國民黨戒嚴統治時期,很多現在看來理所當然的事,當時統統都不准做。例如今天在市面上看到的種種商品,幾乎都是中國製造;不過在當年,不只是中國,就連俄國、越南、古巴等共產國家的物品,全都是「匪貨」,禁止輸入。 在中華民國政府1949年敗逃來前後,為了徹底封鎖尚無海軍勢力的中共,政府於1949年6月公佈「...
文化研究
咻子
7 月 31,2019
【日本想想】日劇《凪的新生活》:不再「讀空氣」,先學著好好呼吸的社會療癒劇!
「我已經不想再讀空氣了,因為,空氣應該不是用來讀的,而是用來呼吸的。」日劇《凪的新生活》中,由女主角大島凪說出的這句台詞,似乎也說中許多電視前的日本人心聲,畢竟「讀空氣」這件事,幾乎等於日本社會人的必備技能,但會讀空氣,真的百利無害嗎? 《凪的新生活》(凪のお暇)是一部由同名漫畫改編、2019年夏季於日本TBS電視台播出的日劇,故事主角大島凪(黑木華 飾)是一位很會「讀空氣」...
文化研究
,
歷史書寫
根雨屋
7 月 29,2019
【當年不能做的事!】你不能拒絕勞軍捐
台灣現在是完全自由開放的社會,只要不違法,大家可以隨心所欲做想做的事。不過在國民黨戒嚴統治時期,很多現在看來理所當然的事,當時卻不是這樣。例如曾經有段期間,大家都會被強收勞軍捐,不只台灣省進出口商業同業公會在進口貨物辦理結匯時,每1美元收台幣0.5元,甚至連學生在校也會被收勞軍捐,直到解嚴後才遭廢除。 中華民國政府在剛遷來台灣的1950年代,財政狀況極為困窘,赤字連連;...
文化研究
陳威臣
7 月 25,2019
【鐵份補給】日本規模最大的路面電車系統——廣島電鐵
近幾年輕軌(路面電車)的議題在台灣很夯,不管是前瞻基礎建設計畫,或是高雄與淡水輕軌的陸續通車,都讓國人有了全新的交通體驗,畢竟在過去台灣並沒有輕軌系統。 早在1930年代,台北市便有興建路面電車的計畫,當時規劃了四條路線,卻因市會(現在的市議會)的反對,認為太過花錢而作罷。不過在日本本土,這項古老的交通工具,自京都市電在1895年通車以來,至今已有百餘年歷史,...
‹ 上一頁
…
5
6
7
8
9
10
11
12
13
…
下一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