移至主內容
編輯推薦
連絡我們
關於想想
版權聲明
Thinking-Taiwan
小英教育基金會
合作媒體
Toggle navigation
FB
contact
rss
簡體
小英教育基金會
合作媒體
關於想想
版權聲明
編輯推薦
熱門文章
政策想想
教育文化
環境經濟
財政金融
全球脈動
國防外交
司法人權
媒體觀察
休閒育樂
政黨政治
主權兩岸
中國問題
社會安全
時事想想
想想副刊
文化研究
書評書介
歷史書寫
運動休閒
電影戲劇
音樂藝術
漫談時事
專欄作家
公民平台
简
熱門
首頁
文章分類
No name
文化研究
邱振瑞
4 月 29,2019
【日晷之南】作家的還魂丹——截稿時間(中篇)
往前閱讀:【日晷之南】作家的還魂丹——截稿時間(上篇) 由此看來,並非所有著名作家或大學教授都能頂住截稿壓力,順利克服這個心理障礙。本名內田榮造(1889-1971)的內田百閒,是個小說家和隨筆作家,他出身良好的家庭環境,自舊制第6高校畢業後,考上了東京帝大德文科,亦是夏目漱石的得意門生。由於這個文學機緣,他與芥川龍之介、鈴木三重吉、小宮豐隆、森田草平等作家頗有交誼。1917年,...
歷史書寫
馬非白
4 月 28,2019
【被遺忘的歷史】滯留中國的台灣人淒慘命運
二次大戰結束後,在中國和亞洲一些國家都有不少台灣人,因為戰爭因素或遣送問題無法解決,而被迫無奈地遭到滯留。 滯留在其他國家的台灣人,因屬台籍日本兵居多,所以,有一部份成了『戰犯』,其餘的絕大多數都由日本政府派船艦載運回台灣,而且大致在一九四六年二、三月間就完成了遣送作業,只有少部份被以『戰犯』身分監禁。 至於滯留在中國的台灣人,則除了台籍日本兵之外,也有為數不少的經商者,...
休閒育樂
劉彥甫
4 月 28,2019
《血腥之日二二八》:從遊戲重新認識二二八事件
「遊戲還願讓我等了好久!」沒關係,繼遊戲雨港基隆之後,《血腥之日二二八》推出試玩版,試圖以架空模式,再次以遊戲的模式重新詮釋二二八事件中的積極意涵。這款橫向移動的2D卷軸遊戲,以來自歐洲的女吸血鬼反抗國軍廿一師為軸心,直面臺灣史實中的二二八事件,在等待血腥之日在遊戲平臺STEAM上架的同時,以遊戲重新召喚歷年探討二二八事件中的抵抗意識,再次引發社會的關注。 ...
電影戲劇
黃宗玄
4 月 25,2019
寫下青春的重要筆跡:「我們的青春,在台灣」
2019年4月20日,我走入電影院,為了這部期待已久的影片「我們的青春,在台灣」。對我來說,這並不是一部非常陌生的影片。相反地,在我的青春中,多多少少,都受到了這些事件的啟蒙與衝擊!在看整部戲的過程中,我都是揪心的。揪心著,這一切走過的曾經,我們走過了多少?遺忘了多少?是否,現在的自己,仍記得當初的許諾呢? 這是部紀錄片,整部片圍繞在兩位主角:「土生土長的台灣人...
書評書介
4 月 25,2019
《看見印尼》:巴達維亞首任華人甲必丹
情歸何處話鳴崗 原來在西爪哇萬丹拓展事業的蘇鳴崗,因緣際會於一六一九年十月十一日接受荷蘭大總督委任為巴城首位華人領袖,擔任華族發言人角色。成為荷蘭統治巴達維亞期間任期最長的華人甲必丹。 歐洲大航海時代的來臨,葡萄牙、西班牙、英國與荷蘭等歐洲海權強國逐一將商船艦隊航向遙遠的東方,無論是從歐洲直接南下再東行,或是向西繞行半圈地球再抵達東方,期待的就是找出貿易商機。中國、印度、印尼與日本等...
社會安全
王心茹
4 月 25,2019
【女人想想】誰來聽我聲 看不見的傷痕
如果,可以逃跑,我要去聽不到爸爸媽媽吵架的地方 如果,可以阻擋,我不想再看見爸爸媽媽手臂的瘀傷 當開始接觸一群有傷卻說不出口的孩子…….才知道原來傷痕並不是只是表面看到的才是傷……有一種傷痕是藏在心底的。 小柔是一個幼稚園的小女生,剛開始跟她玩遊戲時,她臉上總是帶著滿滿的笑容,展現很熱情活潑的樣子,時常會在玩遊戲時說要煮飯給我吃,並表現懂事乖巧的樣子。...
文化研究
咻子
4 月 24,2019
【日本想想】「我要準時下班!」不只是日劇標題,也是上班族們的心聲!
「我要準時下班。」這句話聽起來普通又平常,但在日本卻被當成日劇的標題使用。由演員吉高由里子主演的2019年春季日劇《我要準時下班》(わたし、定時で帰ります。),雖然才剛開播沒多久,但仍引起許多日本網友討論,觀眾們對於劇中人物的對白與情境都超有感。 日劇《我要準時下班》的故事改編自作家朱野歸子的同名小說,以在網路公司上班的東山結衣(吉高由里子 飾)為主角,...
歷史書寫
江昺崙
4 月 24,2019
哲人日已遠:紀念葉博文大哥
台北二二八紀念館第一任館長葉博文先生,因肝炎於2019年4月1日離世,享壽72歲。 葉先生大半生,都在追求台灣人的尊嚴獨立與民主自由。他因為美麗島事件及林宅血案,開始關心各項社會議題,之後各種社會運動,幾乎無役不與,直到前年生病罹癌,仍然在街頭爭取公投法修正。 葉博文生前曾經跟我說了很多他的故事,他希望我記錄下來,但不需要公開發表,他認為自己是平凡的人,不需要做什麼回憶錄。...
教育文化
游冠軍
4 月 23,2019
【春風化雨】學習與自我造就是與生俱來的本能
兩年多前,因為宜蘭縣立岳明國小改制成為公辦民營學校,我專程提出調動,決心到岳明國小任教。二十幾年的國小教師生涯,為什麼一直要離開熟悉的舒適圈,偏往渺茫未可確知的環境去探尋?真正的原因,是因為永遠深信「學習與自我造就是與生俱來的本能」。因為這個深信,讓我不得不去尋找可以證明並光大這個深信的學校。 記得當時還是師範學院的學生,我和同學們被安排到當地最優質的國小,展開教育實習,...
文化研究
陳威臣
4 月 23,2019
【鐵份補給】風吹草低見火車 濃濃俄式風格的蒙古縱貫鐵道
從小讀地理課的時候,地理老師都會教我們,那個秋海棠的北邊,隔著戈壁大沙漠,有著一片青青草原,風吹草低見牛羊,這個被稱為「蒙古地方」遼闊大地,讓人神往。當時我的小腦袋瓜浮現著美麗的塞外風情,與數不盡的牛羊馬,也暗自下定決心,總有一天要踏上這塊土地。直到長大,才知道這一切都是虛假,我們的國家只有台澎金馬,而那片塞外的土地,也早在1911年就獨立,稱之為「蒙古國」,地理課本寫的「庫倫」,則是「烏蘭巴托...
‹
…
76
77
78
79
80
81
82
83
84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