移至主內容
編輯推薦
連絡我們
關於想想
版權聲明
Thinking-Taiwan
小英教育基金會
合作媒體
Toggle navigation
FB
contact
rss
簡體
小英教育基金會
合作媒體
關於想想
版權聲明
編輯推薦
熱門文章
政策想想
教育文化
環境經濟
財政金融
全球脈動
國防外交
司法人權
媒體觀察
休閒育樂
政黨政治
主權兩岸
中國問題
社會安全
時事想想
想想副刊
文化研究
書評書介
歷史書寫
運動休閒
電影戲劇
音樂藝術
漫談時事
專欄作家
公民平台
简
熱門
首頁
文章分類
No name
音樂藝術
楊緬因
11 月 28,2015
黃安是台獨份子的三項證據
舉報達人黃安又出招! 上一次,他為了舉報「台獨女」,花了七天七夜時間搜集材料交給國台辦,事後更得到感謝狀一紙,毅力相當令人敬佩;但是,對一個非音樂圈、知名度也遠不及他自己的年輕人,下這麼多工夫、這麼執著,不免容易被人說是柿子挑軟的吃。 所以這一次,黃安直挑大尾的盧廣仲,檢舉他有台獨傾向,一次打掉三場演唱會,手路兇、殘、狠、準,也證實黃安「老虎蒼蠅一起打」,一個都不放過!...
環境經濟
,
全球脈動
陳儒瑋
11 月 28,2015
基改鮭魚為何不受青睞?
爭議之中,延宕近二十年的基改鮭魚商業化上市申請終獲美國食品藥物管理局(FDA)拍板定案,成為全球首例供人類食用的基改肉品,業者估計二年後即可供應至全美餐桌,且無須強制標示為基因改造。 此消息經媒體披露後,隨即引來各地消費者群起抗議。國際民間組織「食物安全中心(Center for Food Safety) 」不但宣布將尋求法律途徑控告FDA未善盡把關之責,...
書評書介
張瀞文
11 月 28,2015
想想書摘:第一次踏上中國的土地
「熱映中的兩岸政治大戲――辜汪會晤,外表毫無政治味的政大教授蔡英文是劇中唯一女角,從上海到北京,蔡英文表現生動自然,很受好評。她屢次和中共人員就兩岸經貿簡要清晰地說理,並在記者會完整、流利地向外國媒體轉述參訪內容,甚至指導外國媒體拼字,輕鬆自然又富親和力的表現,外表毫無政治味的她,在這場政治大戲獲得頗高評價。」 這是一九九八年十月十八日《聯合晚報》五版的一個小角落。...
曾明財
11 月 28,2015
【眷村想想】 眷村大黑洞 我的小革命
我婚後搬進莒光新城,與鄰居相處愉快,後來還被推選為管理委員。未料因看不慣社區當權者惡行惡狀、假公濟私,有如吃定老芋仔的吸血鬼,憤而共同出面揭發,竟遭對方告上法院。雖經折騰多時,幸公道自在人心,打了一場勝仗。 莒光新城有20棟大樓一千多戶,1988年遷進後,軍方最初採舊眷村管理方式設「自治會」,後來改成立「社區管理委員會」,每棟選出一名委員,再推選主任委員。也因牽扯國民黨議員及立委樁腳地盤,...
全球脈動
,
國防外交
,
社會安全
廖千瑤
11 月 27,2015
勿恃伊斯蘭國之不來,恃吾有以待之
這一次美國和伊斯蘭國雙雙認證台灣是反恐成員國,在華語的網路世界自然上引起了一陣騷動。首先是美國教練宣布了他這次亞太區棒球比賽的棒次安排,台灣名列第八棒。接著伊斯蘭國釋出新的宣戰影片,明確點名到台灣和中國。在該影片的畫面上,台灣和中國被視為兩個不同的國家,台灣人對此不禁喜憂參半。 對筆者來說,伊斯蘭國對台灣的歷史認識顯然是不足的,我對此自然是非常地不滿意。怎麼可以把車輪旗當成台灣的國旗呢?...
全球脈動
林琮盛
11 月 27,2015
【中東想想】 以色列如何對付大規模的恐怖襲擊-決戰攻擊之前
若要談恐怖襲擊對國家的威脅,全世界大概沒有幾個國家,能像以色列那樣,常年活在恐怖襲擊的陰影下。生存,是以色列國民由下至上,流淌在血液裡的DNA。一旦威脅到其生存,以色列必定極盡所能,殲滅任何可能的威脅目標。(以色列總理納坦亞胡就出身自反恐部隊的軍官) 因此,歷經無法計數的恐怖攻擊後,以色列確立了「決不妥協,以牙還牙,速戰速決」的基本原則。為了確保安全,以色列人可謂陷入「偏執」的地步...
書評書介
張瀞文
11 月 27,2015
想想書摘:那些沒被沙推到的狀況題
一九九八年的辜汪會晤,蔡英文最難忘的是辜老的談判風采。 事隔這麼多年,一提起辜老,蔡英文謙虛地說「在辜汪會晤這一路上,我真的從辜老身上學到很多。」 高手過招,幕前的針鋒相對,招招精彩,幕後看不見的角力更是暗潮洶湧。主戲的部分,「辜汪會晤」、「辜江高峰會談」,你來我往,大家各自宣讀自己的劇本,各唱各的調。我方主角辜振甫,在什麼場合要講什麼話,都是原先就準備好的,有媒體發問,...
教育文化
路惟舜
11 月 26,2015
陸生納健保有其必要
自2011年陸生[1]來台伊始,三限六不的討論就從未間斷。如今第一屆陸生已畢業,正是檢討過往規定的最佳時機,而近期因為國民黨強橫態度,而躍上檯面的陸生納入健保議題,在各大討論區都火花四射。 談到陸生就不能不提及中國因素,我們必須正視對岸是一個對我們抱有敵意的政治實體,但陸生卻只是個人,這個敵意的對象隨意套用到學生身上,是不公平的。我們應該用更成熟的態度去面對個人與政府的差異,...
全球脈動
楊虔豪
11 月 26,2015
【首爾想想】 南韓反政府示威,關鍵問題在哪裡?
11月14日,首爾出現大型集會示威,八萬群眾走上街頭,對朴槿惠政府發出怒吼。人潮從市廳蔓延至光化門廣場,被喻為是2008年反對開放美牛的燭光示威後,南韓最大規模的街頭運動。 事實上,今年世越號船難屆滿週年時,首爾也發生規模類似集會。能觀察到的是,這樣的抗議活動,在朴槿惠總統任內越發頻繁,從最早的反對國情院干政示威、到今年勞動節集會,人數持續增加,顯示有越來越多民眾對執政當局抱持不滿...
Peter Enav 溫逸德
11 月 26,2015
中國、台灣和伊斯蘭恐怖主義
在14年前的美國911事件之後,中國迅速與當時正在西方蔓延的反恐風潮站在同一陣線,基於新疆問題,宣稱它也是無預警伊斯蘭暴力的受害者。儘管中國一再表示同情美國的恐攻受害者,它仍對新疆分離份子發動了屬於它自己的「反恐戰爭」,因為它對伊斯蘭恐攻有著第一手經驗。 本月稍早造成129人死亡的巴黎恐攻事件之後,相同的論調再起。上海(曾被稱為東方巴黎)...
‹
…
284
285
286
287
288
289
290
291
292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