移至主內容
編輯推薦
連絡我們
關於想想
版權聲明
Thinking-Taiwan
小英教育基金會
合作媒體
Toggle navigation
FB
contact
rss
簡體
小英教育基金會
合作媒體
關於想想
版權聲明
編輯推薦
熱門文章
政策想想
教育文化
環境經濟
財政金融
全球脈動
國防外交
司法人權
媒體觀察
休閒育樂
政黨政治
主權兩岸
中國問題
社會安全
時事想想
想想副刊
文化研究
書評書介
歷史書寫
運動休閒
電影戲劇
音樂藝術
漫談時事
專欄作家
公民平台
简
熱門
首頁
文章分類
No name
環境經濟
林慧茹
8 月 25,2016
不得不開源節流的日本長照
日本為亞洲第一個實施長期照護保險制度的國家,實施時間僅次於德國、荷蘭。同時也是世界有名的高齡國家。為因應高齡社會,日本於1989年實行高齡者保健福祉推進10年戰略計畫,通稱「黃金十年計畫」,其目的為統整並建置以市町村單位(相當於臺灣的鄉鎮市)的長期照護相關資源。其後於2000年4月開始,全面實行長期照護保險制度。臺灣則在2007年參考黃金十年計畫提出了長期照顧十年計畫。 2000年開辦當年...
歷史書寫
張智程
8 月 24,2016
【京都想想】新南向政策—誰來紀念身死台灣的印度獨立英雄錢德拉.鮑斯?
「我為印度獨立而死,印度終將永獲自由!」——錢德拉鮑斯,1946.8.18,於台北臨終前 昨天是錢德拉.鮑斯(Chandra Bose)的忌日,71年前日本投降後第三天,這位自由印度政府和印度國民軍的領袖在台北松山機場的一場空難中重傷逝世。 鮑斯和甘地與尼赫魯並列印度獨立建國三傑,三人都出身自英屬殖民地印度貴族家庭,都曾經遠渡殖民母國首都倫敦攻讀法律,...
教育文化
賴彥丞
8 月 24,2016
教官退出校園到底為何不可?
從教育部次長蔡清華公開表明「教官全面退出校園是新政府政策」來看,軍人駐校這項歷史業障即將塵埃落定。然而,歷史上每一個時刻都會有這種情形,只要有變革,就算是正面的總會有一群衛道人士跳出來大打「恐嚇牌」疾呼萬萬不可,從廢除髮禁到今日服儀解禁即可知。然而,這些保守大人的可怕預言卻從來都沒有實現過。校園一如往常,且更加開放自由。 現今教官退出校園議題亦同,衛道人士再度「正常能量釋放」,...
運動休閒
陳怡秀
8 月 24,2016
【日本想想】看漫畫、上電視、迷偶像 奧運日本選手們的可愛一面
2016夏日,因為里約奧運而提升了熱度,讓我們見證了更多熱血、感動與勵志的激動瞬間,令人充滿活力,同時也瞥見了許多有趣的運動員肖像。中國女子游泳代表隊、奪得100公尺仰泳銅牌的傅園慧最近超夯,不只是比賽成績優異,令人印象深刻的更在於她直率的發言與個性。日本也有許多運動員,他們賽場亮眼,背後的人生故事,也令人覺得溫暖又可愛。 愛看漫畫的體操王子:內村航平 作為運動員,...
財政金融
,
司法人權
林士清
8 月 23,2016
Uber案例:看共享經濟產業模式與既有法規產生之扞格
Uber高舉「共享經濟模式」及「科技資訊服務」兩面大旗,在台灣市場經營頻頻博取新聞版面,上千台計程車業抗議受到政府議程的重視,而交通部三年來對Uber的開罰金額也達到6500萬元。經濟部投審會原先要求Uber撤銷在台投資許可,迄今最新投審會最終會商結果出爐,決議在交通部計程車措施公布之前,先暫緩處理Uber撤銷營業登記案。從經濟學上的探討而論,共享經濟是一種「創造性破壞」(...
音樂藝術
張肇烜
8 月 23,2016
【人心人術】握著畫筆斷氣...醫生畫家許武勇:美術有永恆的生命
編按:本篇文章於2016年刊登,近期由許醫師家屬重新提供授權圖片,以及新增臺南市立美術館的「仁者行藝——許武勇百歲紀念展」及「南薰藝韻」 藝術家專室資訊,因此於2020年更新文章。 「我原是醫生,醫師努力保養病人也難使一個人長命百歲。但美術是不朽的,有永恆的生命。」──許武勇 他是台灣特別的「醫生畫家」,一手拿聽診器,一手拿著畫筆;用醫術治療患者的身體不適,...
環境經濟
熊昔湘
8 月 22,2016
【荷事生非】燃燒吧老麵包:新生質能源的春天
這一切都要從糧食浪費開始說起。聯合國糧農組織FAO於2013年出版的「糧食浪費足跡」報告指出,歐洲地區所生產和消費糧食的整個產業鏈,平均大約有三分之一仍可食用的糧食原料及成品,最終因沒有被食用而導致浪費;而歐洲地區消費者的浪費情形,中高收入戶為31-39%,遠比低收入戶的4-16%嚴重(註1)。 荷蘭是歐洲的富裕國家,雖然國內也有低收入戶,...
環境經濟
江佳玶
8 月 22,2016
老樹的美麗與哀愁:淺談台灣老樹保育與地方鄉土
樹木不只年齡很難界定,歷史通常也難加以考察,文化資產與珍貴記憶的扣人心弦,透過人與人的對談與交流而傳承下來,有時候,流傳數百年。在台灣,老樹通常不是一片森林,祂們可能會在哪裡被發現?門前、公園、庭院,或者矗立在山坡上、馬路旁,散布在全台灣各個角落。有的屬於公部門、民間企業等擁有或認養,有的是私人種植,也有無所有權者的樹木。無論生長在哪裡,祂們呼吸著都會區汙染廢氣默默守候在人行道,...
全球脈動
吳秉霖
8 月 21,2016
【印度想想】新年第二天的恐怖攻擊,開啟印巴關係第70個年頭
8月14日這一週,是印度(8/15)與巴基斯坦(8/14)各自歡慶獨立紀念日的日子;但是南亞大陸距離真正的祥和與繁榮仍相距甚遠。 2016年1月2日凌晨,六至八名身著印度軍服、全副武裝的人士劫持一輛高階警官的座車,試圖潛入旁遮普邦(Punjab State)帕坦科特市(Pathankot)的印度空軍基地未果,與基地守衛人員發生槍戰。在持續17小時的槍戰後,有五名槍手遭擊斃,三名守衛人員死亡...
文化研究
朱孟庠
8 月 21,2016
從《黑色的維納斯》談「無意識的偏見」
2007年閱讀黑色的維納斯一書,強烈的震撼,於是畫下《黑色的維納斯》。當代文化研究的核心精神──邊緣論證,解構強權,顛覆一元中心、父權的支配與宰制。性別、生態、種族等,也是文化思潮中反霸權的重要議題,成為當代文學、電影、繪畫批判的主題。 強者對弱者的支配與宰制,一直是人類、自然裡的殘酷法則。然而經近百年來的女權運動及黑權運動的抗爭,許多男士此刻總會說:現在已然是男女平等,...
‹
…
219
220
221
222
223
224
225
226
227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