移至主內容
編輯推薦
連絡我們
關於想想
版權聲明
Thinking-Taiwan
小英教育基金會
合作媒體
Toggle navigation
FB
contact
rss
簡體
小英教育基金會
合作媒體
關於想想
版權聲明
編輯推薦
熱門文章
政策想想
教育文化
環境經濟
財政金融
全球脈動
國防外交
司法人權
媒體觀察
休閒育樂
政黨政治
主權兩岸
中國問題
社會安全
時事想想
想想副刊
文化研究
書評書介
歷史書寫
運動休閒
電影戲劇
音樂藝術
漫談時事
專欄作家
公民平台
简
熱門
首頁
文章分類
No name
全球脈動
李中志
9月 21,2016
從蒙特婁到東京,安倍主義不能只是國王的新衣
在巴西嘉年華的閉幕式中,里約將奧運的火炬傳遞給2020年的主辦城市,日本東京。日本首相安倍裝扮成瑪利歐現身,為現場帶來高潮。瑪利歐風行世界,是迄今日本最成功的電玩主角,短小精幹、跑跳敏捷,遇到難關,勇往直前,使命必達,安倍以此象徵再創日本第一的企圖十分明顯。伴隨卡通動畫,充滿濃濃的戰後日本文化,成功喚起世人對2020東京奧運的想像與期待。屆時東京將與倫敦並列,成為戰後唯二舉辦過兩次奧運的城市...
電影戲劇
陳怡秀
9月 21,2016
【日本想想】 拍照沒動力?動手做一本屬於自己的「ZINE」吧
踏入會場時,一時之間令我有些恍惚,不只是因為攤位太多讓人不知從何逛起,更在於迎面撲來的自信、活力與積極,力道之大得要好好挺直身,才能接招。這裡是The Tokyo Art Book Fair(東京藝術書籍博覽會,以下簡稱TAB)的會場。 TAB於2009年開始舉辦,每年都會聚集上百家藝術叢書出版社、藝廊、藝術家工作室和藝術相關學系的學校,或者是單打獨鬥的獨立藝術家本人來設攤,...
環境經濟
劉錦龍
9月 20,2016
創新發展:Raspberry Pi的啟示
在今年(2016)5月份,美國時代(Time)雜誌選出50種具有空前影響力的小產品(註1),這些產品很多是你我所周知的,包括百年前的留聲機(Victrola)、早期的Sony彩色電視機、IBM電動打字機、IBM個人電腦、IBM手提電腦、HP雷射印表機,以至於目前使用的Apple產品,包括:iPod、iPhone、iPad。但有一項產品則是大家並不清楚,卻被選在其中,這項產品稱為「...
音樂藝術
張肇烜
9月 20,2016
【人心人術】心繫台灣的本土畫家:陳景容
「藝術是那樣的深奧,好像一口古井,不知道有多深。」──陳景容 台灣國寶畫家陳景容,1934年出生在彰化,是彰化高中第五屆的畢業生,高中時常到八卦山寫生;喜愛繪畫的他,曾和廖繼春及張義雄學畫,1956年畢業於師大美術系。 就在師大畢業前夕,陳景容和郭東榮、劉國松、李芳枝、郭豫倫等人發起組織「五月畫會」,五月畫會特出的現代藝術畫風有別於過去保守畫風,...
全球脈動
Alley Chu
9月 19,2016
【荷事生非】魚兒魚兒天上游:魚菜共生的屋頂農場
荷蘭是著名的農業大國,其透過現代化的溫室栽培技術成為世界主要農產品出口國之一。隨著永續發展的思維逐漸普及,人們也逐漸意識到農產品在運送過程所造成的碳足跡,加上越來越多人有著對於食材新鮮的要求,在荷蘭興起了都市農業的風潮。有的是大樓上的戶外屋頂菜園,有的是平地上的社區共享菜園。而這篇所要介紹的,由瑞士新創UrbanFarmers (註1)所打造的UF002 De Schilde,...
歷史書寫
阿圖賽
9月 19,2016
【縮影人間】再會吧!北投的溫泉路
北投這陣子突然成為媒體與網友的熱門話題,因為北投公園是目前正熱門的手機遊戲Pokemon(寶可夢)的聚寶地。多數台灣人因為遊戲而關心北投,只是,關於北投,我們又曾經記得多少? 北投昔日是平埔族北投社(Ki-pataw)所在地,清國康熙中葉之後逐漸有漢人到此屯墾,《裨海紀遊》作者郁永河也記載著他在1697年到北投龍鳳谷開採硫磺的歷史。不過,這是官方歷史上的北投,民間記憶的北投呢?...
全球脈動
吳秉霖
9月 18,2016
【印度想想】在首都旁蓋了一座都市的開發商DLF
第一次抵達印度是2014年2月某日的凌晨三點;15小時的台灣─上海─德里的旅程,令我木然地鑽進來接我的Maruti-Suzuki小車,對車上的人已是印象模糊。但在昏沉之間,仍能記得奔馳在暗夜的街道上時,由遠而近,從左側掠過的,那閃閃奕奕的龐大建築群。2014年的夏天,我住的地方是DLF Sector 27, 工作的地方是DLF Phase-2, 上館子打尖的地方是DLF Cyber-hub,...
書評書介
張國城
9月 18,2016
【書摘】台灣健檢書:和平協議代表什麼?
書名:台灣健檢書 作者:張國城 出版社:玉山社 出版日期:2016年9月12日 http://www.tipi.com.tw/books.php?pid=655 和平協議代表什麼? 馬英九從2006年以來,即不斷在各種場合提出兩岸簽訂和平協議的議題,且隨著他的執政而趨向落實。他雖然在2016年下台,但這個議題不會因此而消失。...
教育文化
魏佳卉
9月 15,2016
【大學問想想】如何成為「最好的」大學?
自從1983年以來,每年9月《美國新聞與世界報導》(U.S. News & World Report)固定發表「全美最佳大學排行榜」(Best College Rankings),這份評比向來是學生選讀美國大學最具權威的參考指南。 10年來,位於波士頓的東北大學(Northeastern University),在全美大學排行名次跳躍性的成長, 2014年甚至引來《波士頓》雜誌(...
楊虔豪
9月 14,2016
【首爾想想】獨居未婚、超高齡社會、城鄉極端…南韓人口如何變化?
「現在都老大不小了,應該也要成家了吧,若到現在還沒伴侶的話,得趕緊來準備相親、找對象了吧?」 類似這樣的話,時常出現在南韓父母口中,每當兒女要步入30歲左右時,家長通常會開始操心,當事人或多或少也會有些危機意識,「中年單身」人士,甚至會被社會瞧不起。但傳統觀念與人口實態,已開始出現差距。 南韓統計廳於8月7日公布了五年一度的人口住宅總調查,高齡化現象持續加重,...
‹
…
215
216
217
218
219
220
221
222
223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