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縮影人間】再會吧!北投的溫泉路

友善列印版本

北投這陣子突然成為媒體與網友的熱門話題,因為北投公園是目前正熱門的手機遊戲Pokemon(寶可夢)的聚寶地。多數台灣人因為遊戲而關心北投,只是,關於北投,我們又曾經記得多少?

北投昔日是平埔族北投社(Ki-pataw)所在地,清國康熙中葉之後逐漸有漢人到此屯墾,《裨海紀遊》作者郁永河也記載著他在1697年到北投龍鳳谷開採硫磺的歷史。不過,這是官方歷史上的北投,民間記憶的北投呢?

北投在百年前就因為溫泉之便,成為台灣的觀光名勝地。1894年,德國人Quely在北投發現溫泉;1896年,日本人平田源吾在北投興建台灣第一家溫泉旅館「天狗庵」,成為台灣溫泉文化的濫觴。1945年以後,北投溫泉文化從繁盛逐漸轉為衰微,一直到1990年代末期才開始有復甦的跡象。

百年前的北投,雖然留存在許多耆老孩提時期的口傳記憶,然而,我們必須翻閱著殘篇的回憶,才能在將近百年前的報紙上閱讀到昔日的光彩。1927年,台灣最大報《臺灣日日新報》舉辦票選台灣八景活動,活動以郵寄方式進行,每日將統計票數公布報上。八景活動競爭激烈,當時台灣人口僅約四百萬人,但卻透過郵寄投出了超過三億六千萬張選票。最終結果,雖然北投沒有列名台灣八景,但得到了票選委員會的青睞,入選了台灣十二勝,得票數則有4,666,604票。

台灣八景票選活動,曾經留存在北投人的記憶中。而,北投溫泉的記憶,也曾經是一些人用一生的幸福換來的故事。

「今夜的雨水滴落來,冷霜霜,滴在這條無情的無尾巷。

春夜的北投,是酒意,是回憶。

是一朵花淪落的風塵,是三分酒意中的溫柔。

來來來,牽阮的手,勸你一杯最後的紹興酒。

阮沒醉,阮只是用阮一生的幸福舖著你的溫泉路,舖著這條破碎的黃昏路。」

「春夜的露水,是幸福,是怨嘆,抑是今晚三分醉的結婚禮?

溫泉鄉有一朵花,伊有情,伊有意。

伊有心今晚要嫁,只是不敢說出伊的身世。」

潘麗麗的歌聲詮釋著北投40歲陪酒生文惠的內心。1979年,政府就要在北投禁娼了,青春已逝的文惠祝福著同樣淪落風塵的年輕姐妹有了歸宿。雖然姐妹只是成為客人清水的細姨,但能夠離開溫泉路,是許多姊妹的心願。

因為家境被迫淪落了溫泉路,是許多人不得不的選擇。1970年代之前的北投溫泉鄉,有著許多和文惠類似的故事。

這類的庶民歷史一直複寫著,不會因為社會選擇遺忘,因而消逝。因此,1980、1990年代,花蓮的原住民部落若有人蓋新房子,就會被聯想到是否有女兒被賣到了都市。類似當然完全不能類比的,1990、2000年代的越南,若村落有人蓋新房子,就會被聯想到是否有女兒嫁到了台灣。

然而,許多政治力卻想抹除記憶。

1967年12月,美國《時代雜誌》(Time)介紹北投卻刊載了一張美軍與兩位台灣女性一起泡溫泉出浴的照片,令政府覺得臉上無光。1976年10月31日,署名方豪的作者以標題〈何以慰  蔣公在天之靈?〉在聯合報是痛斥「北投妓女陪浴」照片,認為這些文化是「毀滅倫理道德,我們又何以慰蔣公在天之靈?」

1977年4月2日,黨政高層在台北市的會議中決議自1979年起全面撤銷北投妓女戶的營業許可。

潘麗麗歌聲所描述的《再會吧!北投》,就是文惠在政府決定於1979年廢娼之後的心情。《再會吧!北投》唱著姐妹淘帶著不願意講的身世,幸運地離開了溫泉路;文惠滿心歡喜姐妹有了歸宿;只是,花樣年華不再的文惠,在這一年離開了溫泉鄉的無尾巷之後,她又能往哪裡去?

每每聽完《再會吧!北投》,總是內心沈重著這些人的際遇,沈重著台灣各角落可能存在的類似記憶,也沈重著不能抹去也不斷重複的故事。

「來來來,牽阮的手。勸你一杯最後的紹興酒。

阮沒醉,阮只是有一個姐妹伴,今晚要離開溫泉路離開這條破碎的黃昏路。

祝伊幸福,不用又躺在這塊冷霜霜的榻榻米,祝她幸福。」

作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