移至主內容
編輯推薦
連絡我們
關於想想
版權聲明
Thinking-Taiwan
小英教育基金會
合作媒體
Toggle navigation
FB
contact
rss
簡體
小英教育基金會
合作媒體
關於想想
版權聲明
編輯推薦
熱門文章
政策想想
教育文化
環境經濟
財政金融
全球脈動
國防外交
司法人權
媒體觀察
休閒育樂
政黨政治
主權兩岸
中國問題
社會安全
時事想想
想想副刊
文化研究
書評書介
歷史書寫
運動休閒
電影戲劇
音樂藝術
漫談時事
專欄作家
公民平台
简
熱門
首頁
文章分類
No name熱門
林義雄
2 月 22,2014
【想想書摘】只有香如故──林義雄家書:選舉──搶著要當僕人的怪事
奐均: 「要對一個單獨的人的性格做一公正估計,長期耐心觀察和大量後天知識,均不可少。最偉大的天才尚且常做不到這一點,難道我們能假定一般大眾做得到?人民既無時間,也無方法去做這一類考察。他們的結論,都是對表面特徵的膚淺理解而倉促形成的。所以,常發生這種情形:各種騙子知道如何討好人民,而人民最忠實的友人卻反而做不到這一點。」這是托克維爾(Alexis de Tocqueville...
CHIU MEi
2 月 22,2014
【時事想想】我是烏克蘭人,我宣布獨立
夜裡,因著新聞,有些思緒像烈燄,竄入心。 事實上,歐洲這幾日,最重要的關注新聞即是烏克蘭革命抗爭的事件,雖然俄國正在舉辦冬季奧運,他們努力計算著想要得到的金牌數目,但這些金牌之於人類的歷史,只不過是清晨裡的一滴露珠。 然,烏克蘭奧運代表團表示希望繫上「黑絲帶」以對二月十八十九日為被亞努科維奇(Viktor Yanukovich)政府開槍死去的犧牲者表達哀悼,...
黃帝穎
2 月 21,2014
讓中國審稿 王郁琦守不住憲法
王張會的評價,各界看法不一。馬英九總統19日在國民黨中常會上,盛讚行政院大陸委員會主委王郁琦的訪中行,是「郁琦超過預期」。但是他在中國的言行,其實並沒有超越當年的辜汪會談,反而是王郁琦讓中國事先審稿,才是民主社會的意外! 王郁琦日前接受廣播節目專訪時,坦言在南京中山陵博愛廣場提到「中華民國」,事前曾向中國「打招呼」,而且在南京大學的演講內容,也有提供部分內容給中國看過。也就是說,...
雨蒼
2 月 20,2014
從上海評《彭明輝:兩岸之間只有一個問題》
近幾年來,許多台灣人憂心於台灣的現況,往往撰文比較台灣和中國。之前有一篇《上海是個現實的地方,而台灣?》(註1)就引起了很多的討論。而最近最熱的議題就是《彭明輝:兩岸之間只有一個問題》(註2)及後續的相關討論。我希望可以以在上海工作的台灣人提供一些不同的觀點。 1.台灣就是小,中國就是大。 首先,必須要認知的一點是:台灣就是個小地方,中國就是個大地方。這個是完全沒有辦法比較的一點,...
藍弋丰
2 月 19,2014
【能源思考題】(十一):鐵沉於水,但船呢?
鐵會不會浮在水上?那鐵做成的船呢?歷史上,有段時間,人類曾經認為怎麼可以用會沉到水底的材料造船,堅持用木頭造船,但是到現在,鋼鐵造的船在各大洋趴趴走。 鐵的比重比水重,鐵塊會沉到水底,這是科學,但是用鋼鐵造船的辦法,那是科技,科學定律雖然是不變的,但人類的科技卻會一直進步。 過去以LED背光的面板剛推出時,產業界不是懷疑就是嘲笑,說那麼貴誰會買,言猶在耳,才沒幾年,...
文捷
2 月 18,2014
公共財政的鎖國分配
近年國內經濟景氣趨緩,稅收減少,面對民間景氣不如以往,上班族平均薪資也倒退回16年前水準,顯示在全球化新自由主義時代中,台灣在缺乏天然資源與內需市場下,產業無法全面升級的結果,導致勞動力受取代性高,許多工廠外移中國或東南亞,進而導致台灣本地,薪資隨著開發中國家水平下降,藉以在全球化時代下,與新興市場廉價勞動力競爭,從而出現民間平均實質薪資倒退回16年前水平的結果。 不只是台灣,...
李蔚
2 月 18,2014
祭出「中華民國」能夠扭轉敗局?
早幾年在國民黨的文宣體系下,談到國共內戰歷史時經常會用到「轉進」這個字。它的意思說白了,其實就是打敗仗撤退。有人會用更戲謔的說法詮釋它:「向後轉再前進」。 當然在「轉進」的過程中,也可能會打出出人意表的戰績,例如國共內戰後期的古寧頭一戰。而某種程度,陸委會主委王郁琦剛剛結束的南京、上海訪問,也像是這樣一場「轉進戰」。 要評價王郁琦這趟中國行的成績,必須先確定比較的基準。...
邱翊
2 月 15,2014
〈大稻埕〉是拍給誰看的?
十年前進入旅行社工作那一年,某天跟同事一起吃午餐,我興奮地與大家分享最近聽到的八卦,原來某兩位藝文界大老是一對couple,結果在座約10人,沒有人知道這兩個人是誰。 我想說的是,在不同角落生活的台灣人,彼此的價值觀差異非常非常大,遠比文青、鄉民想像的還要大,因為文青、鄉民所關注的議題只是少數人想知道的事,而主流媒體只是提供被刻意安排、形塑的資訊,這社會大部分的人的閱聽來源是主流媒體,...
Ko Tsì-jîn
2 月 14,2014
【我看台語片】:台片賀歲風
小時候的電影記憶,地方小型電影院還遍佈全台的年代,全班(全校)校外教學在東港小鎮戲院看《英烈千秋》(1974)、《八百壯士》(1976)、《筧橋英烈傳》(1977)等「愛(中)國」電影,「八百壯士一條心,十萬大軍不敢擋」,現在還很會唱。這部片當年在香港也很紅,林青霞獻國旗很熱血吧! 再來就是農曆新年在屏東市戲院看的香港「賀歲片」,像是成龍的動作片如《A計劃》(1983)等,...
林濁水
2 月 14,2014
【華山論劍】兩岸經貿的愛與恨:顧肚子還是拜佛祖 華山記要(四)
長期以來兩岸議題藍綠爭辯得最激烈的,其實不是謝長廷和柯建銘耿耿於懷的「凍獨」這個意識型態議題而是經貿議題。在台獨支持度超過60%以上的當今,國民黨並不敢輕啟反獨之戰,靠謝柯發動,反獨之戰波瀾難以壯濶起來;但兩岸經貿政策鬆緊的角力,從陳水扁執政時代的積極開放/鎖國之爭,到馬英九時代的三通、ECFA、服貿協議之戰,雙方在國會才真正纏鬥不休。 民進黨華山會議期間,...
‹
…
716
717
718
719
720
721
722
723
724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