移至主內容
編輯推薦
連絡我們
關於想想
版權聲明
Thinking-Taiwan
小英教育基金會
合作媒體
Toggle navigation
FB
contact
rss
簡體
小英教育基金會
合作媒體
關於想想
版權聲明
編輯推薦
熱門文章
政策想想
教育文化
環境經濟
財政金融
全球脈動
國防外交
司法人權
媒體觀察
休閒育樂
政黨政治
主權兩岸
中國問題
社會安全
時事想想
想想副刊
文化研究
書評書介
歷史書寫
運動休閒
電影戲劇
音樂藝術
漫談時事
專欄作家
公民平台
简
熱門
首頁
文章分類
No name熱門
藍弋丰
2 月 12,2014
【能源思考題】(十):工作回流,能源也有責?
年初,鴻海董事長郭台銘暢談其 2014 年相關的投資想法,其中包括計劃在美投資十代面板廠,產業界猜測這是因為蘋果近來開始把生產線挪回美國本土,鴻海身為蘋果公司的主要代工廠,也得跟進。 想當初,歐巴馬曾問蘋果能不能把製造挪回美國,得到的答案是「不可能」,不只當時的賈伯斯如此當面回絕,整個上游供應鏈也都在嘲笑歐巴馬根本不懂產業,怎麼可能把整個產業鏈都搬回美國去呢?...
吳其
2 月 12,2014
有感於馬英九賣台前夕──兼斥朱雲漢「中國大陸興起與全球秩序重組」一文
臺灣內部為中國說話的聲音從來活躍不窮,為中國文化妝點的力氣自然與國民黨巨量黨產有關,但是沒有一套信念和看法,是無法對人們加以說服的。不久前我才驚訝發現,原來認識很久的朋友雖然知道國民黨很爛,但是大量金額貪腐的問題她只知道是陳水扁而已。她也憤怒失望民進黨的改革功虧一簣,但是她並沒有具體聽過國民黨貪腐的情形(1a.,1b.)。國民黨把他們的利益交換隱形藏於制度內,竟然這麼成功。...
全球脈動
林琮盛
2 月 12,2014
【中東想想】巴勒斯坦難民營的美麗抵抗
一走進Ribal辦公室,牆上一幅「美麗抵抗」(beautiful resistance)的海報笑臉迎人。年紀30歲的Ribal目前在伯利恆Alrowwad文藝中心擔任行政秘書,負責處理位在伯利恆西北邊一處稱為「Aida難民營」兒童的「課外教學」。 阿拉伯語中,Alrowwad意謂著「先驅者」。創辦人希望透過非暴力、和平的抵制行動,來傳達這處巴勒斯坦難民的心聲,也帶給難民最需要的:...
李中志
2 月 11,2014
凱達格蘭道上的南京政府
憲法與歷史書寫,這兩個在民主國家原本不相干的範疇,卻被馬政府攪和在一起,認為歷史書寫要符合憲法,堪稱憲政史上的一大創舉。嗯,那麼吾等不服,怎麼到教育部抗議呢?應該提起大法官會議釋憲。雖然馬總統鬧笑話已是常態化,但此事非同小可,絕非只是馬總統跛腳焦慮的無聊之舉,而是他上任以來對台灣再殖民地化最有意識的一個動作。 憲法的目的本來就是入世的。十三世紀初,英王約翰面對諸侯的戰爭壓力,頒布《大憲章》...
教育文化
蕭瑟寡人
2 月 11,2014
為什麼有些留學生不能回亞細亞(下)
說到對照組,當我在台灣念高中的時候,因為自己喜歡在課外摸索網頁與程式設計,以致成績不佳。當時我常感到自己身邊的同學只在乎如何升學。當社團、體育校隊、公益等通通被價值觀扭曲成為升學跳板,我會開始覺得自己感到不適。 但我運氣很好,雖然考試和在校成績不甚理想,或許靠著一些課外的活動,我鑽進到了工程第一志願的資管系和物理系候補,讓我日後有機會轉系進入自己想念的資訊科學。...
教育文化
蕭瑟寡人
2 月 11,2014
為什麼有些留學生不能回亞細亞(中)
似曾相識,不是嗎? 對此,我為有此遭遇的朋友們感到不平。但是,我在這邊將直言,告訴你為什麼這種事情會一再重演。 過去幾年我面試過數以百計的工程師與設計師,而在閱讀履歷和實際面試的過程中,我發現台灣人與中國人在找工作的時候有個令我難懂的態度,那就是,認為一切跟專業看似無直接關係的事情都不重要。打個比方,我看過很多台灣人寫的履歷,除了實習、工作經驗外,就是列出課表、成績,...
莊佳穎
2 月 11,2014
致「自由」── 1920年與2014年的台灣,和電影〈大稻埕〉
「自由」,是理解電影〈大稻埕〉的關鍵字。 做為一部票房極佳的賀歲片,很顯然,〈大稻埕〉不是要拍給歷史學者、文史工作者、 文青、鄉民來看的。也因此,這篇關於電影〈大稻埕〉的小文,不會是一篇糾正電影文本裡的歷史細節、或辯證影片中相關文學藝術作品應該如何被細緻處理、或檢討「穿越時空」邏輯是否夠說服人心的文本分析或史學研討論文(以上議題請讀者參照已經發表的電影〈大稻埕〉各精彩評論)。相對的,我想從...
倪國榮
2 月 10,2014
【詩想想】總統府撞擊客詩、王教授自焚了自由、鮮花的自由
總統府撞擊客詩 它黑色幽默地 迤邐著 夢境地快速著 它撞上官僚來不及穿上褲子的 屁股 三十五噸耶 (辛亥路 羅斯福 凱道 景福門 快快快 達陣 ...
文化研究
,
政黨政治
李拓梓
2 月 09,2014
【週日想想】與Robert Dahl相關的幾則回憶
一早起床就看到政治學大師Robert Dahl過世的訃音,隨即回到書架翻找出幾本他的著作,並陷入回憶的餘燼。他與Arend Lijphart,應該是大學時代我與政治學理論最初的相遇,不過當時所燃起的熱情,其實也是一段穩定感情的起點。 那一年,我助教班用的書就是Robert Dahl的《論民主》,那是一本簡單的小書,談民主的基本定義。當時教室的最後一排坐了一個女生,漂亮但素樸的臉,...
陳清泉
2 月 08,2014
【時事想想】左看烏克蘭困境 右想台灣未來
基輔獨立廣場上的人民蜂起,反政府示威風潮短期內沒有緩解的跡象。政治、經濟情勢與台灣若合符節的烏克蘭,因瀕臨內戰邊緣,引發歐盟與美國的關切。 烏克蘭的政治抗爭行動起於2013年11月,總統亞努科維奇片面中止與歐盟簽署攸關烏克蘭與歐盟經濟整合的「聯繫國協定」(Association Agreement),琵琶別抱轉向俄羅斯主導的「關稅同盟」,激怒無法忍受烏克蘭政經改革停滯狀態的人民,...
‹
…
718
719
720
721
722
723
724
725
726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