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由軟體工作者、公民記者,現任職於數位經濟暨產業發展協會。
近幾年來,許多台灣人憂心於台灣的現況,往往撰文比較台灣和中國。之前有一篇《上海是個現實的地方,而台灣?》(註1)就引起了很多的討論。而最近最熱的議題就是《彭明輝:兩岸之間只有一個問題》(註2)及後續的相關討論。我希望可以以在上海工作的台灣人提供一些不同的觀點。
1.台灣就是小,中國就是大。
首先,必須要認知的一點是:台灣就是個小地方,中國就是個大地方。這個是完全沒有辦法比較的一點,但這些文章卻往往忽視這一點。
比如說,彭明輝在後續的回應中寫道:
『當大陸最頂尖的2,300萬人(13億人口的1.77%而已)平均技術水準超過台灣時,大陸人均所得也許還很低,總體經濟或許還千瘡百孔,但已經足以搶走台灣的絕大部分訂單,而把台經濟搞垮。』
這就是一種拿「大」和「小」來比較的狀況。事實上,中國頂尖人才絕對比台灣多;但多又怎樣?這個大和小的分別,本身就有盲點。這個世界的人才是流動的,如何讓中國的頂尖人才為台灣所用,才是重點。
而也是因為中國的市場夠大,因此只要可以搶得一定的市場份額,公司就可以活下去。因此許多外資都趨之若騖,拼命的拿錢進去中國投資。因此,在上海的路上往往可以看到許多來台灣工作的白領外籍人士,這是台灣看不到的。很多台灣人只看到許多外資投資中國,就緊張為何他們不來台灣。事實上,這也是市場大小所造成的差異。無論台灣怎麼開放,市場大小的差距終究是難以扭轉的。
2.台灣是民主,中國是專制
民主體制有民主體制的優點,以及帶來的缺點。專制有專制帶來的優點,也有他的缺點。
專制最大的優點,就是領導人很有效率的拍板定生死。看看權傾一時的薄熙來,他可以用收買、暗殺這些非法手段來做到重慶的快速發展。
但這些手段最大的問題,就是「犧牲一些人,成就一些人」。比如說,為了快速發展,蓋工廠,強迫當地民眾拆遷;為了發展某些產業,以大規模補貼的方式來進行;為了發展所需要的錢,大規模舉債以達成目的。請問這些手段,一般人民若了解後果,是否接受?你是否接受為了蓋工廠而強迫你搬家?你是否接受透支子孫的未來,以成就自己這一代的繁榮?
民主政治的確效率較為低落。可是在討論、決策的過程中,有許多不同面向的聲音都會出來,更多不同的觀點、思想、價值的碰撞,才能讓決策更為完整(註3)。我並不認為這種效率上的損失換取一個相對正確的決定有什麼問題。
這種專制和民主之間的差異,事實上也是難以比較的。今天要台灣人放棄集會遊行、言論自由換取政治上的「效率」(包含剷除異己的效率),台灣人是否願意接受?我想不願意的人更多。
專制又帶來更重要的問題。在中國,大部分的國民其實都有扭曲的國際觀。電視一天到晚播放仇日和讚揚共產黨的抗戰片(註4),中央電視台公開支持獨裁政權(註5),都說明了中國媒體提供的國際觀並不客觀。的確,中國的新聞台報導的國際新聞比台灣多很多,許多分析也頗為深入。但更多時候,這些國際觀是為了服務本身的維穩需求而存在的。
如果沒有經過多方比較、過濾,就直接接受這些國際觀,就會出現很扭曲的狀況。 台灣也有這樣的情況,但至少台灣是言論自由的國家。以台灣的立報為例,最近發表了朱高正文章:《告日本國民書──為東亞文明圈的復興共同奮鬥》(註6),就恬不知恥的聲稱釣魚台問題是中國和日本的「默契」,更把中國的挑釁式的劃出航空識別區的事件曲解為「釣魚島主權存在爭議的具體表現。」
該文最後不能免俗的大量指責日本二戰時候的行為,還以日本文化宗主國自居,完全忽視是中國在操作反日情緒以轉移民眾對政府的不滿。這種國際觀,真的就是彭明輝所稱的「優質而豐富的國際資訊和視野」嗎?
3.經濟發展階段不一樣
中國和台灣目前處於不同的經濟發展階段。台灣目前已經發展到了瓶頸,必須要轉型或發展其他新型產業才能解決經濟問題;但中國仍有大量的勞力資源可供使用,還在經濟高速發展的階段。更重要的是,中國地大物博,沿海發展到接近台灣的階段了,內陸卻還沒有。因此這個國家的經濟成長還可以持續一段時間。但是,台灣的瓶頸,中國遲早也會遇到。以台灣現階段的狀況和中國比較,就像是一個成人和生長期的小孩比身高一樣沒有意義。台灣該做的應當是找出自己的路,而非走回頭路去嘗試中國現在的路線(註7)。
4.民族性的問題
中國人經過了這幾十年的共產黨統治,整個國家短視近利,出現了很獨特的民族性:為達目的不擇手段。而中國的民族過於統一,也讓中國人失去了理解多元文化的機會。許多中國人會拼了命的去達成某個目標,即使違法、讓人側目,也在所不惜。
中國政府統治新疆、西藏,總以為當地民眾要的就是跟漢人一樣的工作和賺錢;大肆招商引資,破壞了當地的環境和生活文化;卻搞不清楚為什麼當地人會如此反感(註8)。
這些文化和民族性,讓中國在達到目的時十分強勢(譬如說,考高分,招商引資,賺錢等等);但是這些行為因為毫無顧忌別人的看法,因為不擇手段,往往帶來了很多的問題(黑心食品、環境破壞、霧霾、當地居民的反感等等),甚至移民到其他國家時造成當地居民的困擾(註9)。
台灣和中國事實上有很多元素是難以比較的。從土地面積大小、人口數量,到政策方向,都不一樣。但中國就沒有可借鑒的地方嗎?事實上也非如此。
舉例來說,中國的拆遷法規給予被拆遷者的補助款多了很多(註10),而非台灣規定的「市價三成」;被拆遷者拆遷以後確實可以拿這些錢去找到房子來住,減少很多社會問題;這是台灣應該學習的。但反過來說,中國拆遷的暴力手段,又是台灣應該警惕、注意的部份。
中國的政策上頗重視農業,對於高價的房產也在尋找反制之道;對於勞工的薪資、福利,國家也有在關心。但反觀台灣,不只不重視農業,還放任房產飆漲,漠視勞工的權益。這點也是台灣應該學習的。
就民族性來說,事實上許多台灣人的民族性和中國人是差不多的。我們該看到的是:中國人的民族性的確帶來了優點,但也有相應的缺點。台灣人應該學習如何從中國人的行為中反省、反思自己是否也有類似的問題,並且思考該如何處理和中國人之間的來往關係(比如說,談兩岸協議時應該想到中國人會不擇手段,因此要盡力防堵中國方面不守規矩的問題,但利用他們的強烈目的性來為台灣帶來好處)。
尤其是中國專制底下,人民不關心政治,導致許多政客在背地裡撈了很多錢。中國的人大代表們更是充斥著許多富豪(註11)。這種對政治的冷漠態度,是台灣絕對必須避免的。
中國有中國的問題,台灣不該忽視;而台灣也有台灣的問題,從中國觀點來看並沒有辦法解決這些問題。
彭明輝說,省籍是假議題,因為『在大陸人眼中,台灣的外省人和本省人都叫「台灣人」』,這是有問題的。
舉個例子講。王家父母很偏心,哥哥可以拿一堆錢去找名師補習,妹妹只能在家裡自學。然後彭明輝說,這有什麼關係,兄妹出去都叫作「王家人」啊。請問問題是由一個外人來決定是否存在的嗎?不是吧。許多的省籍問題背後凸顯的是社會資源分配不公,以及過去獨厚外省人的政策帶來的階級感。這些過去的政策沒有檢討,把問題當作沒發生,這是對的嗎?
統獨議題更是關係台灣未來前途的問題。台灣統一,就是被中國統治(雖然很多中國朋友希望被台灣統一,不過我想這應該不可能啦),失去台灣的民主。請問你願意嗎?而且中國人民在共產黨長期灌輸下,他們並不認為台灣有資格獨立。真正有腦的知識份子在比例上少之又少。加上中國現在已經無孔不入的想要掌握台灣的各種資源,更透過中時集團來為共產黨發聲(註12)。而彭明輝卻無視這點,片面聲稱沒有問題,真的好嗎?
省籍問題是台灣的過去造成的問題。沒有反省、沒有檢討,那麼歷史就會重演。看看對岸不檢討六四的問題,試圖文過飾非,搞出了多少笑話?又重蹈了多少覆轍?統獨問題是台灣的未來問題。忽視政治,忽視台灣的外交,或多或少都會影響台灣人的未來。這個問題難道不重要嗎?
中國的確是台灣的鄰國。但我們面對的態度應該健康、務實。我們應該了解有什麼是我們可以跟中國學習的;也應當了解什麼是台灣永遠都學不來的。了解中國,更可以從中國的狀況反思台灣社會自己的問題。分辨其中的不同,找出台灣的方向,才是健康的心態。
● 註2:彭明輝:兩岸之間只有一個問題:http://www.appledaily.com.tw/realtimenews/article/new/20140209/340605/
● 註3:Re: [空想] 如果政府的所有功能都由企業替代?:http://www.ptt.cc/bbs/DummyHistory/M.1307243072.A.8AF.html
● 註4:中國去年拍攝大約200部「抗日片」:http://big5.soundofhope.org/node/321289
● 註5:有關中國中央電視台的爭議:http://zh.wikipedia.org/zh-tw/有关中国中央电视台的争议
● 註6:告日本國民書──為東亞文明圈的復興共同奮鬥:http://www.lihpao.com/?action-viewnews-itemid-137452
● 註7:蠢人才會跟中國比:http://mag.udn.com/mag/news/storypage.jsp?f_ART_ID=497556
● 註8:茉莉:西藏“安居工程”的破坏性使命:http://woeser.middle-way.net/2011/08/blog-post_13.html
● 註9:外國移民說 “世界末日”就是中國人來了!:http://beimeicuige.blog.hexun.com.tw/82176909_d.html
● 註10:中国式拆迁:一半是暴力,一半是暴利:http://v.ifeng.com/special/jiaodianzhiji/chaiqia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