移至主內容
編輯推薦
連絡我們
關於想想
版權聲明
Thinking-Taiwan
小英教育基金會
合作媒體
Toggle navigation
FB
contact
rss
簡體
小英教育基金會
合作媒體
關於想想
版權聲明
編輯推薦
熱門文章
政策想想
教育文化
環境經濟
財政金融
全球脈動
國防外交
司法人權
媒體觀察
休閒育樂
政黨政治
主權兩岸
中國問題
社會安全
時事想想
想想副刊
文化研究
書評書介
歷史書寫
運動休閒
電影戲劇
音樂藝術
漫談時事
專欄作家
公民平台
简
熱門
首頁
文章分類
No name熱門
社會安全
黃柏翰
五月 28,2014
重新思考醫療的本質
近來有許多文章以「醫療是公共財,不應商品化。」為立論基調,質疑「服務貿易協議」和「自由經濟示範區」若納入醫療產業,將對醫療本質和人民健康的戕害。本文無意針對服貿協議和自經區多做評論,只希望能重新思考我們對於醫療體系的共同想像。 醫療早已走向商品化 暫且撇開自費市場不論,對台灣民眾而言醫療並不像是需要購買的「商品」:只要定期繳納健保費,即能以低廉的價格享有高品質的醫療,...
郭勵
五月 28,2014
當鄭捷父母出面道歉後
從上星期臺北捷運發生刑案後,媒體對於犯案動機的各種揣測及鄭捷的人格特質進行無限上綱的標籤化,死刑存廢的討論、派駐在捷運站的警力數量跟種類,到事隔七日後的今天,鄭捷父母首次出面到捷運江子翠站發表談話,不知道這件事情是不是又回隨著新聞覆蓋而被大家淡忘。如果我們能夠回歸事件最根本的問題進行討論,可能我們還是沒有辦法即刻「解決」問題,但最起碼,我們沒有錯失『瞭解』問題的機會。 「...
賴天恆
五月 27,2014
嚇阻不是唯一的問題
前年年底的湯姆熊歡樂世界隨機殺人事件,以至近日的江子翠隨機殺人事件,喚起了死刑存廢的議題。針對第一起,有些人會主張這正好證明死刑的必要性,死刑可以嚇阻犯罪。針對第二起,有些人主張這正好證明死刑無用,死刑無法嚇阻犯罪。這些都是關於死刑到底能否有效嚇阻犯罪的探討。 然而,對許多人來說,「死刑能否有效嚇阻犯罪」與「到底該不該存有死刑」是兩個不同的問題。就算對前者有結論性的研究,...
林濁水
五月 27,2014
【華山論劍】國會 為什麼成政治二軍收容所?
王建煊主張廢監察院,他說「如果有一天地下有知碰到國父孫中山,孫中山一定說,如果我現在活在世界上,我老早改掉了」。 王建煊說得好,不應該以人廢言。深藍中的深藍的他這麽一說,象徵意義非常大,表示太陽花運動號召的憲改在意識形態上的障礙基本已經排除了,感謝他。如果江宜樺還算自由主義者而不是保守中的保守,深藍中的深藍的話,那麼他說的不開憲政會議的理由...
Mattel
五月 26,2014
【週一想想】都是They的錯
5月21日,許多台北人引以為傲的台北捷運發生大學生殺死4人殺傷22人的重大事件,震撼了台灣社會。事件發生後,各方紛紛檢討發生的原因以及事件發生當下的處理問題;許多朋友也自發性地在江子翠捷運站以各種方式紀念罹難者,並用自己的力量來修復國人受傷的心靈,令人充分感受到台灣民間社會的力量與溫馨。不過,執政的國民黨對事件的反應,倒是令人覺得訝然萬分。 (...
佐瑪
五月 26,2014
悲痛之後,我看見走出荒謬的希望
一如往常,我從每天上班都會經過的捷運站入站,在月台邊停下腳步,等候列車。一旁的男生用手機玩著神魔之塔,兩個女學生聊著影集,中年上班族接聽電話。列車開門,裏頭的乘客魚貫而出,上車的人們在擁擠的車廂各自尋得立足之地,之後又回到手中的5吋世界中。一個大叔與我對到視線,我讀出他的眼中帶有非常輕微的焦躁。這場景就跟長久以來的台北上班日一樣,只是江子翠事件後,車廂中除了乘客之外,還搭載了些許焦慮與恐懼...
廖偉翔
五月 25,2014
你我都可以成為改善醫療勞動條件的一份子
馬英九總統就職6周年座談,特地南下選在中國醫藥大學舉行,會後與學生座談被問及「血汗醫院」時,竟回答「有哪家血汗醫院,就告訴我」。相信不只有我一人,甚至在現場聽到此番言論者,大多數的基層醫療勞動者都只能苦笑以對,摸摸鼻子抱怨一番,繼續待在工作崗位上奮鬥。 圖片來源:台灣基層護理產業工會FB。 根據醫改會整理,民國101年至103年5月,...
史努比
五月 25,2014
【開往台灣的慢船】北捷案後的思想與言論犯罪思考
台北捷運殺人案,對殺人者、罹難者甚至台灣社會,都是一項悲劇。慘案發生後引起的社會討論不一而足,諸如學校和家庭教育、存在人心中的暴力因子,乃至廢除死刑。然而這些討論之中,可能有一項受到了大家的忽略。 成立鄭捷粉絲團、在社交媒體和論壇上對鄭嫌行為表示尊敬與嚮往,以及留言說要「在高捷上來一下」、「淡水線就交給我」,都遭到公共撻伐,同時遭警方偵訊。 根據警方表示,...
李援軍
五月 24,2014
死的選擇與道德
2014年5月19日,中興大學張姓碩士生因修習的「神話學研究」課程內容有嚴重的性別岐視,他向校方性平會檢舉要求退還學分費,卻遭校方拒絕受理,申訴也無下文,若校方繼續官僚,並試圖冷處理。5月20日晚間8時左右,張姓碩士生站在學校綜合大樓12樓,經警方勸阻無效後自殺,墜樓身亡。 死亡,或是自殺,在現今社會是與性別認同、性傾向一般敏感,甚至更為禁忌。無論是想法(思想灰暗)、相似行為(自殘...
李振宇
五月 24,2014
危險的統治哲學
近來台灣社會自太陽花學運起,各項公共議題在的能見度逐漸提升。諸如核四存廢、公投盟事件、死刑犯權益等,民眾無論參與議題其中與否,大多能感受到一股持續膨脹的隱憂正透過公民的言論躁動著。這是社會轉變的開始,一個理想的民主社會以言論制衡公權力的公民意識正逐漸被喚醒、釋放。 然而,觀察自總統到政府各院首長對於群眾運動的訴求主張,卻皆盡維持一貫不變的立場與回應:「尊重民主,遵守法律...
‹
…
683
684
685
686
687
688
689
690
691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