移至主內容
編輯推薦
連絡我們
關於想想
版權聲明
Thinking-Taiwan
小英教育基金會
合作媒體
Toggle navigation
FB
contact
rss
簡體
小英教育基金會
合作媒體
關於想想
版權聲明
編輯推薦
熱門文章
政策想想
教育文化
環境經濟
財政金融
全球脈動
國防外交
司法人權
媒體觀察
休閒育樂
政黨政治
主權兩岸
中國問題
社會安全
時事想想
想想副刊
文化研究
書評書介
歷史書寫
運動休閒
電影戲劇
音樂藝術
漫談時事
專欄作家
公民平台
简
熱門
首頁
文章分類
No name熱門
張志豪
五月 22,2014
兩岸經貿互動機制需要國際規範支撐
一直以來,中國在「一中原則」下,迴避與台灣透過多邊WTO 機制互動或解決經貿爭議。2001至2008年兩岸僅能仰賴中國大陸對台灣的經貿戰略調整,或透過半官方的海基及海協或是非官方的民間組織等「中介組織」協調處理,兩岸不僅未能在多邊國際經貿結構下互動,也缺乏雙邊經貿互動機制。兩岸兩會在2008年重啟對話,前後簽訂了包括ECFA等19項協議及達成2項共識,形成新的經貿互動關係。...
張勝涵
五月 22,2014
我是江子翠人,我想活在更好的社會
我是江子翠人。今天傍晚我走進江子翠站時,距離犯人被捕不到二十分鐘。或許是因為我到場時一切都已經太晚,但是我感到恐懼的不是我臨近命案現場,也不是我如果早點出門就可能目睹甚至捲入事件本身。我感到恐懼的是,我待在捷運站的那十分鐘,從頭到尾都沒有人在向其他人說明現在發生什麼事了。 讓我從頭講起。走近出口前,不知為何出口停了救護車,並且聚集了一堆人,走下去發現捷運站刷票口全都顯示叉叉,...
吳沛憶
五月 22,2014
【時事想想】馬總統,你難道不焦慮嗎?
要怎麼回顧馬政府執政六年呢? 馬總統在就職六週年的這一天,選擇來到大學校園裡,對著青年學子發表演說。在歷經一個月,捲動全國社會的反黑箱服貿運動後,他以「青年本是社會資產,學運反映世代焦慮」為講題,作為回應。 馬英九就職六週年至校園,學生在外吶喊抗議。圖片來源:自由時報 同一時間,在演講聽外,來自中興...
藍弋丰
五月 21,2014
【能源思考題】看看越南想想自己
過去想到越南,我們台灣人總是帶著一種,嗯,「把他們當人看」的態度,有個廣為流傳的笑話充分表現了許多台灣人過去對越南的觀點,這個笑話是這樣的: 話說基督教徒經常在電線桿上貼傳教標語:「信耶穌得永生」,而另一方面,許多仲介業者也老是在電線桿上貼廣告:「越南新娘‧(聯絡電話)」,於是,不可避免的,當有個仲介業者在已經有傳教標語的電線桿上貼上廣告,就成了: 「...
全球脈動
洪耀南
五月 21,2014
反中排華砸台商背後的算計
南海爭議,除了礁島之外就屬油井的探鑽,目前南海油井已經超過千口,各國都呈現高度緊繃情況。美國總統歐巴馬剛剛結束亞洲之行沒有多久,中國大陸就在越南外海240公里處的爭議水域處置鑽油平台,引發越南反中民族情緒的失控。 2013年六月越南石化集團與中國遠洋石化公司簽定就北部灣共同協議之探勘協議,甚至二國上個月剛剛完成兩國邊防合作,中越邊境長1449.566公里界線及1917座界碑達成協議...
余杰
五月 21,2014
一名「異鄉客」和「世界人」想對臺灣說的話 ——以地方主義的視角重審中國和臺灣的近代史
自從二零零八年第一次訪問臺灣以來,臺灣就成了讓我魂牽夢繞的第二故鄉。 圖說:余杰。圖片來源:主場新聞 我是一個沒有故鄉的人,或者說,我的故鄉早已淪陷。一九九二年,十九歲的我北上求學,此後在北京連續居住了十九年。雖然我每年都回一兩趟四川成都的老家,但故鄉越來越陌生得讓我無法辨認:在九十年代以來突飛猛進的城市化浪潮中,...
周政緯
五月 21,2014
泰國動態權力的移轉與再平衡
泰國陸軍總司令帕拉育(Prayuth Chan-ocha)於20日凌晨3時(台灣時間同日凌晨4時)宣布全國戒嚴令,陸軍全權接管全國治安。使得這場因爭議法案所引起的混亂政局越演越烈,泰國可能再度重演2006年前總理塔信(Thaksin Shinawatra)下台後引發的紅、黃衫軍街頭之爭。軍方此次於聲明中表示,「實施戒嚴是為了『恢復泰王國和平與秩序』,敦促大眾不要恐慌,與往常一樣生活和工作即可,...
林濁水
五月 20,2014
【華山論劍】國會席次應該多少才對?
圖說:美國國會山莊。圖片來源:網路 我國國會席次應該113,還是200~300才好,第一個該做的是先拿一般民主國家的正常做法比較一下,不要閉門造車,自以為是。那麼就先看看下面這個以西歐國家為主的圖表: 民主國家國會席次與代表人口(兩院制國家代表數以眾院計,美國則眾院及參院+眾院各計一次)...
廖千瑤
五月 19,2014
519 遙祭詹益樺
1989年5月19日,鄭南榕烈士的喪禮進行時,長期為著台灣底層奔走的社運人士詹益樺自焚而死。他本著「拚將一死酬知己」與「向風刎頸送公子」的精神,兩次打火機點不著仍三度點起打火機,終於引發了熊熊大火覆没了他的身軀,詹烈士就隨著鄭烈士而去了。這件事當年引起大轟動,但至今卻少人提及,實在令人唏噓不已。 平心而論,鄭南榕是政論作者、雜誌老闆,也是街頭運動中著名的籌劃者與決策者,...
劉克襄
五月 19,2014
黑面琵鷺帶給我們的禮物
黑面琵鷺變少了,這是怎麼回事? (作者提供) 以往每年秋末,七股濕地固定有一千多隻南來度冬,前幾年竟銳減了四百多隻。 台江國家公園為此特別展開追探,發現很可能是牠們的棲地遭到破壞。 原來,在地漁民紛紛把過往養殖虱目魚的淺坪改為深水池,換養經濟價值較高的石斑。黑面琵鷺喜愛在水深不高的地方篩食。此一環境改變,...
‹
…
685
686
687
688
689
690
691
692
693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