移至主內容
編輯推薦
連絡我們
關於想想
版權聲明
Thinking-Taiwan
小英教育基金會
合作媒體
Toggle navigation
FB
contact
rss
簡體
小英教育基金會
合作媒體
關於想想
版權聲明
編輯推薦
熱門文章
政策想想
教育文化
環境經濟
財政金融
全球脈動
國防外交
司法人權
媒體觀察
休閒育樂
政黨政治
主權兩岸
中國問題
社會安全
時事想想
想想副刊
文化研究
書評書介
歷史書寫
運動休閒
電影戲劇
音樂藝術
漫談時事
專欄作家
公民平台
简
熱門
首頁
文章分類
No name熱門
李拓梓
4 月 29,2014
【週二想想】為什麼應該修正《公民投票法》?
為了核四公投,很多數學不好的人都陷入數字迷障。到底《公民投票法》第30條規定投票率與得票率双二分之一門檻的限制,是馬英九說的少少25%+1就可以低空飛過?還是民進黨宣稱的100人即便49人贊成1人反對,但因為50人沒投票所以就算否決? 圖片來源:蘋果日報 其實兩者都對。理論上,我國過去的投票率不低,需要涉及公投的重大議題時,...
范綱皓
4 月 28,2014
【時事想想】核不核作?:兩種恐懼的對抗
「學生為什麼不好好讀書」、「你還是好好寫論文吧?」諸如此類的絮語不斷出現在我的研究所生涯。這陣子,密集的社會運動與社會改革更讓這種絮語叨念不絕於耳。我好不容易靜下心來打開論文,寫個沒幾句,卻又煩了起來,就出門繞繞,看看社會上其他的世界如何運行吧! 約了一名已經工作的同學坐下來喝杯飲料聊個天,體驗一下一般人的生活。因此,我刻意迴避談論那些一般人會覺得惱人的話題,沒想到他自己提起,想聽我的意見...
Mattel
4 月 28,2014
【週一想想】一起省下一座核四廠
4月27日有5萬人聚集凱道周邊再前進至忠孝西路癱瘓交通,希望藉此引起大台北居民重視核四安全問題。5萬人上街反核四,已經不是第一次,20幾年來,反核四議題不斷,反核人士幾乎年年走上街頭。2011年,日本311大地震引發的核災,才引起不分藍綠支持者的關注,許多原本挺藍的演藝人員,紛紛表達反核立場,甚至金曲獎頒獎典禮也成為反核場域。 (427反核大遊行,林義雄發起的「...
林衡哲
4 月 28,2014
林義雄「禁食」的生命意義
深受羅素與甘地的影響 林義雄在2014年4月22日于義光教會開始「禁食」,以72歲的老軀,要去喚醒全體台灣人民的「反核意識」,以普渡眾生的心情以及耶穌基督上十字架的情操,要國民黨政權立刻「停建核四」,以免未來台灣人民受「核災毀滅」的危機。 林義雄一生深受英國哲人羅素和印度聖雄甘地的影響,他一方面嚮往羅素「人間理想國」...
邱函妮
4 月 28,2014
福島核災的親身經歷與回憶
自從得知林義雄先生的禁食行動後,我心中一直難以平靜。一方面是憂心林先生的行動,是否能夠獲得實質回應。一方面也對他的決心感到不捨與悲傷。 (林義雄先生禁食第六天,27日在義光教會做禮拜) 這幾天時而想起東日本大地震發生時的事情,當時我還旅居日本東京,除了每天面臨地震餘波不斷襲來的恐懼之外,福島核電廠的事故更是讓這場世紀災難雪上加霜。...
黃天豪
4 月 27,2014
【時事想想】修改「心理師法」 保障誰的權益?
立委江惠貞、蘇清泉等25人,以「維護心理相關科系大學畢業生應考心理師之權益」的理由,將心理師的應考資格,由原先「具心理相關系所碩士學歷並實習至少一年者」,新增「以大學學歷報考者,需具有經中央主管機關認定之五年以上臨床實務經驗」。此舉讓我國的法治精神與醫療品質,偷偷被拆了一塊牆角。 圖說:立委蘇清泉。圖片來源:中評社 ...
晏山農
4 月 26,2014
【時事想想】憲政擺爛、政治激化敵我的邪惡領導人
看著電視上馬蘇會唇槍舌劍的畫面,相信絕大多數國民會搖頭歎息。或許蘇貞昌先前在與郝龍斌、朱立倫會談過程太愉快、太有共識,就忘卻凱達格蘭大道上囚徒根本是平行宇宙來的,一逕的推諉、跳針、插話,沒了總統的高度,祇像個耍賴潑皮的小學生,又像菜市場吵架的大嬸。早知這會面不會有共識,也不會有結果,孰料情況比預料中的還糟。 馬蘇會場景除了增添政治綜藝效果外,於解決當下難題(核四爭議,...
吳易澄
4 月 26,2014
大時代裡的自由之歌──談「夾腳拖劇團」新劇《阿媽的雜細車》
甫完成台灣民主景點踏查,推出書籍《自由背包客: 台灣民主景點小旅行》的易蓁,這次與她的劇團夥伴一起籌畫舞台劇「阿媽的雜細車」,即將在五月登場。這齣描述在日治時期發生的愛情故事,在台灣民主如此動盪之際,即三一八學運正夯時推上舞台,不免有著某種「共時性」的想像。幾個世紀以來台灣不斷地抵抗各種形式的壓迫,這些形式以國族的、政治的、經濟的面貌交替出現,實則相互纏繞。 「...
素樸勛
4 月 26,2014
【想想看電影】如何把人民保母變惡魔
曾入圍奧斯卡最佳外語片的電影《與巴席爾跳華爾滋》描寫黎巴嫩戰爭,十幾歲的軍人,面對未知的恐懼,唯一會做的就是無止境的開槍。《漢娜鄂蘭:真理無懼》中提及的納粹戰犯,已「邪惡的平庸」形容制度的鑲嵌之下,即使平庸之人也會犯下極大的恐怖罪行。 《奧斯卡的一天》改編自2008年,發生在舊金山的真人真事,沒有戰爭,沒有納粹,也不是「無人聞問的午後」,而是在眾人面前,...
Ko Tsì-jîn
4 月 25,2014
【我看台語片】:突然的浪漫
3月29日,318反服貿運動正盛,去年(2013)國家文藝獎得主作家宋澤萊,於高雄「哲學星期五」開講,提到台灣的文藝潮流,已不是文學天下,文學退居文藝運動第二線。 圖說:FlyingV的集資廣告。圖片來源:網路 第一線是,自《海角七號》(2008)崛起的台灣本土電影。 宋老師說,看了《大稻埕》非常感動,《KANO》...
‹
…
681
682
683
684
685
686
687
688
689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