移至主內容
編輯推薦
連絡我們
關於想想
版權聲明
Thinking-Taiwan
小英教育基金會
合作媒體
Toggle navigation
FB
contact
rss
簡體
小英教育基金會
合作媒體
關於想想
版權聲明
編輯推薦
熱門文章
政策想想
教育文化
環境經濟
財政金融
全球脈動
國防外交
司法人權
媒體觀察
休閒育樂
政黨政治
主權兩岸
中國問題
社會安全
時事想想
想想副刊
文化研究
書評書介
歷史書寫
運動休閒
電影戲劇
音樂藝術
漫談時事
專欄作家
公民平台
简
熱門
首頁
文章分類
No name熱門
教育文化
魏佳卉
6 月 09,2016
【大學問想想】可是寶寶不說,聯考回不去了
大學推甄1994年開辦,那年應屆考上大學日間部的台灣18歲少年,僅佔同齡人口13%左右;2016年大學多元入學制度推動22年,這年全台大學提供的日間部四年制學制招生名額,可以滿足超過78%的18歲少年,成為大學新鮮人的目標。 少子化和大學擴張,是造成台灣大學新鮮人爆炸性成長的兩大推力。 1994年高中應屆畢業生,出生於1976龍年,那年台灣新生兒超過42.5萬人;...
音樂藝術
張肇烜
五月 13,2016
【人心人術】 東方雕刻藝術殿堂的推手:李梅樹
「藝術無涯,吾生有涯。」 ──李梅樹 歷史百年的「三峽老街」是台灣保存最長的老街,老街上的「三峽清水祖師廟」,不只是地方民眾信仰的中心,更被譽為「東方雕刻藝術殿堂」,幕後的推手就是台灣前輩藝術家──李梅樹。 李梅樹(1902-1983)出生在日治時期的「三角湧」(即今三峽),家中經商。李梅樹是家中次子,從小就對美術和音樂很有興趣。日治時期,日本人讀小學校,...
音樂藝術
張肇烜
4 月 15,2016
【人心人術】 我的語言就是繪畫:廖繼春
「我不會講話,我用畫來說我的話。」──廖繼春 一個故事,就是一個人生,廖繼春的人生,是最勵志的故事。 廖繼春(1902年1月4日-1976年2月13日)出生在葫蘆墩,也就是今天的台中豐原。廖家務農,家境並不優渥,父母在他小時候相繼過世。長兄如父,好在有哥哥的栽培,他得以完成學業。1910年廖繼春進入豐原公學校就讀,學業成績非常優異。他從小就喜歡畫畫,但是他們家沒有錢給他買鉛筆...
音樂藝術
張肇烜
4 月 08,2016
【人心人術】 台灣第一代傳奇畫家:陳植棋
「人生是短促的,藝術才是永遠。」 ──陳植棋 陳植棋(1906-1931)這個充滿傳奇的名字,你或許很少聽過;但是在台灣近代歷史與美術中,卻是舉足輕重的代表人物。 出生在台北汐止農家的陳植棋,從小就很有領袖魅力,是出名的孩子王。聰明的他學業表現也很傑出,1921年以第一名成績從南港公學校畢業,考上台北師範學校。 師範學校的學風非常保守,...
歷史書寫
曾明財
1 月 30,2016
【眷村想想】 纏足的老婆婆
由於老爸在光大一村屬年齡最輕,童年的我對左鄰右舍大人都喊「伯伯」,或加姓氏稱王伯伯、劉伯伯或張伯伯,更年長的則稱「爺爺」。對家庭主婦則以王媽媽、吳媽媽或陳媽媽區分,其中,有兩位外省老太太因為年紀大,鄰居都喊「婆婆ㄆㄛˇㄆㄛˊ」,我也跟著喊「婆婆」。 鄭宗明爺爺家和我家一樣,都住五權路259巷,相距約20公尺。鄭婆婆七、八十歲了,瘦瘦高高,裹小腳,經常包髮髻、身著黑色衣衫長褲。家裡空間窄,...
曾明財
1 月 09,2016
【眷村想想】 家庭小工:什麼都作,什麼都不奇怪
老媽在眷村當了一輩子家庭主婦,沒有外出工作,在我成長過程還是看她做了好幾項家庭小工,包裝豆乾和牛肉乾、包火種、縫女性月經帶釦子等。另外,就是幫人帶小孩,持續用心照顧潘氏三兄妹七年以上。 包裝豆乾和牛肉乾的年代,是在我上小學前,廠商就位於五叔公家旁,五叔公的家人平時賺此外快,也介紹老媽加入行列。 每一個豆乾包裝內有五片,每片長寬約三公分,有點辣味,內附紅色招牌紙,...
教育文化
,
文化研究
廖志峰
1 月 01,2016
郵筒的物語
街頭的郵筒本來已被遺忘了許久,只有郵差和騎摩托車的人記得,只是一般騎士可能還覺得郵筒占據他們停車的空間。路過的人不會意識到它的存在,尤其是在城市裡,尤其是全民上網以後,電子郵件、簡訊、LINE群組的即時通訊,郵筒的使用率偏低,當然,還有連帶影響的郵局業務。幾年前,一個英國郵差在聖誕節前夕把大批遞送不完的耶誕卡倒進泰晤士河,轟動世界,像這樣的新聞,幾乎是絕響,誰還寄聖誕卡呢? 不過,...
文化研究
,
全球脈動
陳怡秀
12 月 23,2015
【日本想想】 從發車音到下水道孔蓋,處處暗藏細節巧思的日本
在日本的生活,雖然不算長,也無法堪稱一帆風順、萬里無雲,卻也扎實地體驗到一些生活風情,趁著年末回顧一番,來分享一下最感動我的,莫過於日本人對細節的追求與堅持,無論耳朵聽見的、腳下踩的、電視上看見的,細膩無處不在。 第一次到東京旅行時,我在車站月台盼著列車進站,伴隨著從遠方逐漸逼近的光芒,幾個輕巧的音符也同時流瀉著,跟在台北捷運上聽見的單調警示音完全不同,意料之外的「聲音」,...
環境經濟
,
中國問題
周鉅原
12 月 13,2015
人民幣入籃的迷思
國際貨幣基金(IMF)於11月30日決定將人民幣納入一籃子貨幣,以計算特別提款權(special drawing right)的價位。雖然最終決定人民幣計價的比重為10.92%,低於一般預期,但畢竟人民幣已經入籃,今後對國際金融有何影響,值得關注探討。 一國種貨幣要成為IMF一籃子貨幣有兩項條件:第一必須是主要貿易國家,第二是其貨幣必須是能自由使用(freedom of use)。...
Meta South (南方之南)
6 月 30,2015
八仙塵爆,你/妳忘記了什麼?
約九個月前筆者為文〈妳,又忘了嗎?〉,提到高雄氣爆事件和食安事件一樣早有前例,但是我們的政府與人民一樣選擇遺忘,因此類似的事件不斷發生。由八仙樂園粉塵爆炸事件可以看得出來,我們又再次遺忘之前的教訓;甚至筆者在先前文章中就提及了粉塵爆炸的可能。但是筆者不想讓人覺得「你是先知好棒棒」;相反的,筆者想利用這件事件統合一下,由這次事件所看出的相關各種問題,因為這樣的大規模公共安全事件有可能再發生,...
‹
…
46
47
48
49
50
51
52
53
54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