移至主內容
編輯推薦
連絡我們
關於想想
版權聲明
Thinking-Taiwan
小英教育基金會
合作媒體
Toggle navigation
FB
contact
rss
簡體
小英教育基金會
合作媒體
關於想想
版權聲明
編輯推薦
熱門文章
政策想想
教育文化
環境經濟
財政金融
全球脈動
國防外交
司法人權
媒體觀察
休閒育樂
政黨政治
主權兩岸
中國問題
社會安全
時事想想
想想副刊
文化研究
書評書介
歷史書寫
運動休閒
電影戲劇
音樂藝術
漫談時事
專欄作家
公民平台
简
熱門
首頁
文章分類
No name熱門
歷史書寫
藍弋丰
1 月 23,2013
【週三想想】美國的誕生.之十一:邦克丘戰役
縱觀世界歷史,適得其反的例子可說不可勝數,美國獨立的過程更是一連串事與願為的結果,一開始,英國與法國在北美洲殖民地競相擴張而發生衝突,由華盛頓在荒野中的戰鬥為引信,引爆法印戰爭與七年戰爭,然而戰後英國卻限制殖民地的擴張。 當英國因為七年戰爭的財政負擔而想對殖民地加稅,卻引發殖民地抵制英國貨物,得不償失而不得不取消大部分加稅。 英國東印度公司因殖民地人抵制英國茶改買走私茶大受打擊,...
許建榮
1 月 21,2013
那些為台灣民主努力過的「境外勢力」(上)
一般來說,台灣將外國人對台灣政治犯的救援行動起源界定在1960年代,但實際上更早。1949年,逃離中共游擊隊回到台灣的史明,在1951年武力推翻蔣介石政權行動曝光後,於1952年潛入日本天山丸貨輪由基隆偷渡到神戶,但遭到日本政府逮捕。日方原本要將他遣返台灣,未料國民黨要求引渡史明,反而促使日本認定史明為政治犯,因此給予政治庇護。 ...
文化研究
周盈成
1 月 21,2013
【週一想想】此生必找的10萬個樂子
至少我比經濟部長誠實:這標題就是恐嚇,絕對不是精算結果。 不知各位有沒有發現,最近諸如「此生必遊的100個景點」、「此生必吃的500道菜」、「此生必學400道料理」、「一生一定要去的50家餐廳」、「非去不可的50家民宿」之類的書超多。而且景點有分台灣篇、中國篇或世界篇,料理有分海鮮、肉類、蔬菜或各地美食等,所以這些數字還可乘以數倍。 站在書店的架前,我不禁讚嘆,天啊,一人一生必玩之事...
彭瑞金
1 月 20,2013
臺灣文學瑰寶鍾老米壽
鍾肇政先生出生於一九二五年元月二十日,今年欣逢他八十八歲生日,人稱米壽,是肇政先生家人、親人的喜事,也是臺灣文學界的喜事。 國家有文學耆老,筆耕超過一甲子,最近一期的《鹽分地帶文學》還有鍾老的近作發表,老當益壯仍然保有創作續航力,確為國家之寶、人民之福。不過,在此群魔亂舞的時代,我們不敢期待像鍾老這樣的國之瑰寶,得到普遍的重視,...
歷史書寫
藍弋丰
1 月 16,2013
【週三想想】美國的誕生.之十:鄉民崛起——康科德‧列星頓戰役
前篇提到三名「黑暗騎士」已經把英軍出擊的訊息傳遍方圓40公里,而英軍還渾然不覺,他們從波士頓的各部隊中,抽調700人上場。出擊英軍的中層軍官,也是從各部隊的志願者中抽調出來混編,因此軍官與士兵並不互相熟悉,部隊於十點出發,一開始總指揮史密斯中校就遲到,上船時秩序亂糟糟,登岸時還被迫在及腰的海水中涉水而過,到兩點才上岸整備完成,一上岸,他們走到哪都聽到鐘響、槍響,...
蔡佳勳
1 月 14,2013
清華校方和陳為廷的愛恨情仇
不管書寫清華大學歷史者是否有願意,我想「陳為廷」都應該被記上一筆。原因不是因為他多麼火紅,有多少新聞能見度或是帶領清大學生重新走上學生運動的舞台。而是他一個人催化了許多事情發生:被他帶領、被他感染、被他激怒。像是催化劑一般,讓許多人事物都動了起來-好壞皆然。 他不是英雄,只是他就是有辦法可以讓你往前走。即使理念與他相背,你都會不自覺的跳出來做點什麼:辯論也好、批評也罷,...
李拓梓
1 月 13,2013
【週日想想】思前想後的「威爾第之夜」
新年假期因為聽了呂紹嘉指揮國家交響樂團的「威爾第之夜」音樂會,遂有機會對自己的生活與歷史作一番反省。很多人喜歡講「藝術歸藝術、政治歸政治」,在我看來是一種逃避的想法。對美的審視標準必有其時代背景,若音樂僅就樂理結構去討論,而忽略其時代意義,那就會如同太空漫步般無處施力。所以當年讀到金耀基在《海德堡語絲》的序言時深有所感。他說:「有歷史的通道,就不會飄浮;有時代的氣息,則知道你站在哪裡了...
蘇治芬
1 月 13,2013
檢察官不配提我家的名
四年了無罪確定 四年來沒有開懷笑過 緊鎖眉頭 永遠哭喪著臉 無法掌握的明天 命運戲弄的人生 ⋯⋯ 小時候 鄉下長者常說 可憐的"蘇東啟" 白色恐怖年代 民國50年9月18日 夜半,人被抓走了 我8歲,景象依稀 15年來獨房 黑牢是他的家 獄牆是我們的記憶 政治是我們的宿命 秘密審判 軍事法庭 死刑、無期徒刑...
饒駿頌
1 月 11,2013
【徵文得獎作品】面對中國交換生
一如往常的大學校園中,學生們總不難辨識出自己與身旁新鮮面孔的不同,即使有一樣的黃皮膚黑頭髮、說著一樣的語言,但一「耳」就可以認出身旁的正是百聞不如一見的「中國交換生」。 一 「你們好,我來自上海…」 「你們好,我來自浙江…」 學生們開始與中國交換生有了第一次的接觸,除了在中學地理課外,台灣學生其實不太在乎這些地點的差別,但也不會察覺這自我介紹詞與他國交換生的些許不同...
陳振東
1 月 09,2013
勞工低薪化 原因與破解之道 (下)
管理大師彼得杜拉克曾說,高管薪資比一般員工高20倍,企業經營長期會出問題。專欄作家安德森今年曾在紐約時報專欄寫到:自由未必越多越好(The Downside of Liberty)。他說道,美國總統傑佛遜在獨立宣言第二行標榜的人權,就是個人主義。傑佛遜在獨立宣言簽署38年後宣稱:利己並非道德的一部分,它是美德的唯一大敵。從60年代起,個人主義擴展成為自私利己,到最近金融危機才稍收斂。...
‹
…
281
282
283
284
285
286
287
288
289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