移至主內容
編輯推薦
連絡我們
關於想想
版權聲明
Thinking-Taiwan
小英教育基金會
合作媒體
Toggle navigation
FB
contact
rss
簡體
小英教育基金會
合作媒體
關於想想
版權聲明
編輯推薦
熱門文章
政策想想
教育文化
環境經濟
財政金融
全球脈動
國防外交
司法人權
媒體觀察
休閒育樂
政黨政治
主權兩岸
中國問題
社會安全
時事想想
想想副刊
文化研究
書評書介
歷史書寫
運動休閒
電影戲劇
音樂藝術
漫談時事
專欄作家
公民平台
简
熱門
首頁
文章分類
No name熱門
吳秉霖
11 月 13,2016
【印度想想】印度是世界的中心──印度人的世界觀
以下觀察與心得以北印度區一般中產以上居住於都市的印度教家庭為主,人的生活形式會受宗教、教育、經濟能力、地域傳統影響,不能一概而論。 與東亞文化圈的商場中拚酒夜不歸的應酬交際文化截然不同的是,印度這個國家的生意人,不論是客戶還是供應商,一到下班時間後只會和你敷衍應付、草草了事,好能趕著(在瘋狂的交通裡)回家吃媽媽或老婆煮的晚餐。 此外,過半人口是素食者,更別提好幾個邦都禁酒(稱為『乾地...
電影戲劇
素樸勛
11 月 08,2016
《牯嶺街少年殺人事件》回到六零年代的台北泡MISS
我在公車上就把《牯嶺街少年殺人事件》的劇本讀完,不是要輕薄楊德昌四小時的電影,而是,讀的是小野編劇初版。 編劇初版,距離電影最後呈現距離有五年之久,中間經歷了很多,包含小野退出了團隊,詹宏志、陳國富的加入。距離1991年上映的今天,四小時的版本又是在25年後跟各位初見面,我從劇本中理解的,是一部作品如何從原形出發,怎麼把人物開展,並如何成為一個龐大的結構。...
書評書介
石井明
10 月 20,2016
【書摘】中國邊境的戰爭真相:釣魚台列嶼的日、中、台主權糾紛
書名:中國邊境的戰爭真相(中国国境 熱戦の跡を歩く) 作者: 石井明譯者:顏雪雪 出版社:八旗文化 出版日期:2016/10/05 第七章 洶湧的台日之海/釣魚台列嶼的日、中、台主權糾紛 釣魚台列嶼問題是台灣問題(一) 二○一三年,中日互換大使,從正式建交以來已過了四十年,但是中日間因為釣魚台列嶼問題而關係緊張,遇到建交以來最惡化的狀況。...
全球脈動
陳信宏
10 月 05,2016
97.3%就職率?日本大學生如何面對就業問題?
2016年5月20日,台灣正如火如荼舉行第14任總統就職典禮時,日本厚生勞動省及文部科學省亦在同一天,發表對於日本大學生的就業情況調查;隨後,台灣媒體也跟進發布了相關消息。(台灣已羨慕!日本景氣好轉 新鮮人就職率達到97%) 究竟97%的就職率代表著什麼意思?是否真的令人羨慕?而日本大學生對於就業問題又是如何思考的呢? 97.3%就職率的迷思 在此之前,我們需先釐清日文中,「...
全球脈動
漂流木
10 月 04,2016
諾貝爾和平獎真的帶來和平?
若說諾貝爾和平獎得主無助於現實的和平,是對該座獎最大的諷刺,近日剛過世的前以色列總統西蒙.裴雷斯應該就是這項「世界級諷刺劇」的締造者。 歷經近半個月和死神的搏鬥後,腦溢血中風的裴雷斯在特拉維夫的哈伊姆·謝巴醫療中心去世,享年93歲。 綜觀以色列的開國元勳,佩雷斯是這些元勳中,最後一位長逝的政治人物。 一生致力國家的生存與和平 以色列建國後,...
社會安全
朱真一
9月 12,2016
新加坡是兹卡;台灣是登革模範
自新加坡8月27日宣布有本土兹卡(zika)病例,接著第二天就宣布有41人,每天都宣布再找出十幾到幾十名病人,四天後的8月31日就破百而有115病例中,其中57為病例是外國籍,最多的是中國23位、印度15位、孟加拉10位、馬來西亞6位,印尼緬甸及台灣各一位。很快地查出外國籍的病人,提醒這些鄰近國家要防範。 再三天的9月3日就增加100人到215病例,以後的增加趨勢稍減,再三天(9月6日)...
賴彥丞
9月 07,2016
台中一中新校門爭議的幕後揭露了什麼?
這次新校門的揭幕顯然已「締造歷史」:台中一中百年校史上遭受負評最爆量的一次!各界冷嘲熱諷排山倒海而來,連絕大多數一中在校生與校友都給予噓聲。網友嘲諷像「酒店」,儼然「金錢豹分店」;校友批如「檳榔攤」,直呼「醜斃了」;絕大多數在校生亦認為新大門與校景及一中百年歷史風格極為不搭。唯校長陳木柱自誇這是「前衛設計」,以及校方高層等極少數人給予正面評價,...
8 月 24,2016
賴彥丞
本人目前擔任大學校務會議學生代表,曾任台中市政府青年事務審議會青年代表、家教並參與反黑箱課綱運動,對時事及民主人權等相關議題多所關注。
全球脈動
余杰
8 月 09,2016
拜上帝,還是拜撒旦?
路透社的一篇報導揭露,近期中梵關係有了重大突破,雙方將就主教任命權問題達成一份協議。報導更稱,教宗方濟各可能會赦免八名由中國政府任命主教的罪名,以向中國示好。甚至有教廷的官員揚言,一旦雙方達成某種妥協,教廷可以在一夜之間將使館從台北遷到北京。 如果今天的教宗是秉持天主教2000年傳統、堅守宗教信仰自由原則以及由信仰中生發出的正義和人權觀念的約翰.保羅二世,教廷不會做出這種荒腔走板的決定...
教育文化
魏佳卉
8 月 07,2016
【大學問想想】誰是十二年國教的遺珠?
十二年國教開辦三年,全國15個就學區,每年開辦上百場說明會,總是擠滿焦急的國中家長,亟欲了解「免試入學」究竟是怎麼回事?然而,年年都有學生考完會考,因選填志願「失誤」,而與理想中的「第一志願」擦身而過。 在「適性揚才」的精神下,十二年國教應是扭轉「唯有讀書高」的解方,目的在於讓人人都能根據性向、專長,選填高中、高職的多元科系。依照目前台灣高中職的招生人數來看,...
‹
…
97
98
99
100
101
102
103
104
105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