移至主內容
編輯推薦
連絡我們
關於想想
版權聲明
Thinking-Taiwan
小英教育基金會
合作媒體
Toggle navigation
FB
contact
rss
簡體
小英教育基金會
合作媒體
關於想想
版權聲明
編輯推薦
熱門文章
政策想想
教育文化
環境經濟
財政金融
全球脈動
國防外交
司法人權
媒體觀察
休閒育樂
政黨政治
主權兩岸
中國問題
社會安全
時事想想
想想副刊
文化研究
書評書介
歷史書寫
運動休閒
電影戲劇
音樂藝術
漫談時事
專欄作家
公民平台
简
熱門
首頁
文章分類
No name熱門
歷史書寫
馬非白
3 月 29,2020
【被遺忘的歷史】郭國基口禍與「乞食趕廟公」的文化衝突(上)
郭國基,生於1900年,受日本教育,留學日本,娶日本太太,少壯就熱衷政治、社會活動,坐過日本監牢,二戰後參政當過市參議員、省參議員,卻也坐過中國國民黨政權的牢;一生以「郭大砲」征戰南北而馳名,卻在最後一次參選立法委員,當選後不久即因病辭世。 他一生惹的「禍」不少,日治時代是因強出頭抱不平,遭日本特別高等警察(特高警)迫害,羅織到「東港事件」【註1】中而坐牢,備受酷刑後才釋放。...
文化研究
邱振瑞
3 月 26,2020
【日晷之南】作家是怎樣煉成的——國木田獨步
有一個不爭的事實,無論什麼時代,作家都是眾所羨慕的行業,欽羡者認為,這是一種高尚的行當,享受社會大眾的尊重,若加上媒體持續的傳播,很快就能名利雙收,走向恩寵的讚美聲中。這些世俗社會的期盼和想像,如今都已獲得歷史性的證明,所以它們才成為難以撼動的他者形象。然而,這裡存在必要的質疑:果真,所有的作家走入墳墓之前,都能享有這般輝煌嗎? 有的作家為了寫出好文章,...
歷史書寫
Will Lu
3 月 19,2020
【戰地眺望】沉默的衛兵:戰地有刺植物的故事
自然環境對軍事部署的影響極為重大。一座防禦工事的興建,需要依據設施的不同需求,考量視野、火力、掩蔽能力等各種要素,在自然地景中再三尋覓適合的地點,才能取得制敵優勢。然而,軍事設施的興建卻也同時在改變自然環境,例如砍伐原有森林、挖掘山壁、興建硬體設施等等。其中,駐守的部隊也常會藉由自然的力量築起防禦工事──種植大量渾身帶刺的植物。這些植物在陣地中看似渺小、往往卻會繁衍出不容忽視的防禦力量...
歷史書寫
馬非白
3 月 15,2020
【被遺忘的歷史】二二八事變的高雄屠夫:彭孟緝(續)
往前閱讀 : 【被遺忘的歷史】二二八事變的高雄屠夫:彭孟緝(上) 【被遺忘的歷史】二二八事變的高雄屠夫:彭孟緝(下) 在二二八事變發生之後的高雄「三六慘案」中,高雄要塞司令兼台灣南部防衛司令部司令的彭孟緝,設計高雄和平談判代表二度上去壽山要塞的機會,藉口代表之一的凃光明企圖行刺,除了將包括凃光明在內的三位代表當場逮捕之外,還隨即命令他的部隊依計畫下山進行大屠殺。...
文化研究
黃彥瑄
3 月 08,2020
性別政治與空間:泰勒絲新MV《The Man》中的女性主義宣言
美國流行歌手泰勒絲(Taylor Swift)於2月27日發佈了第七張專輯中的新曲《男人》(The Man),於MV主題中控訴在當代社會中男女不平等的現象,並將自己裝扮成典型西方社會中的成功男性,即便抽煙喝酒、玩女人,但卻仍會被社會認肯為「好男人」。但若以「好男人」形象的標準,套用在女性身上卻不能被成立。MV中除了展現在社會中特有的「男性紅利」外,本文擬從「性別空間」的角度出發,...
歷史書寫
馬非白
3 月 08,2020
【被遺忘的歷史】白色恐怖時代獎金制度的內幕
中國國民黨政權蔣家王朝時代,一手軍事專權鎮壓,一手厚利重賞蠱惑軍特橫衝直撞,締造了長期的白色恐怖遂行獨裁統治。前者造成數不清的台灣人(包括逃難來台的中國人)冤死,後者則鑄下眾多冤錯假案。 1987年解除戒嚴後,儘管政治及社會的管控鬆綁了,但此前的不義內幕始終被禁錮於「極機密」、「永久保密」密室裡,直到2016年政黨第三次輪替才慢慢讓陽光照進那陰暗的角落,並在《促進轉型正義委員會》成立時,...
教育文化
張皓
3 月 05,2020
【男人想想】陽光仍未照進的角落──從《陽光普照》看台灣男性情感困境
「把握時間,掌握方向。」這是電影《陽光普照》主角,汽車駕訓班教練陳光文(阿文)數十年來堅守的人生教條,然而生命發展往往不如預期:兩個兒子接連發生的意外事件,不僅讓人措手不及,阿文在家庭中的父親權威也完全失能,無法掌控一切。 電影文本反映社會,由於《陽光普照》貼近家庭生活的題材,使許多觀眾同理於阿文與琴姐一家人的悲劇,彷彿阿文就像是自己家中那位頑固、拒絕溝通,其實心裡充滿複雜情緒、...
歷史書寫
王俐茹
3 月 03,2020
如何解讀伏流:電波在二二八說的故事
在二二八及後續三月屠殺事件中,由於臺灣人遭受的悲劇太過強烈,受害者的故事說不盡,也不願說盡。除了遺族的訪談和故事本身撼動未曾經歷當年的我們之外,留下的照片、圖像也保留住1947年二二八事件的的蛛絲馬跡。因此黃榮燦的二二八版畫和家屬為受害的陳澄波留下的紀錄,相信都曾震撼不少臺灣人。但聲音證據是當時二二八事件中難以被留下的部份,尤其在後來二二八事件訪談當中,大部分的受訪者提及如何得知「臺北發生大代誌...
書評書介
威廉.J.道布森(William J. Dobson)
3 月 03,2020
《獨裁者的進化》:香港的反送中抗爭
不確定的年代 當《獨裁者的進化》這本書最早出現在二〇一二年,民主與獨裁之間的拚搏已經達到了一個頂點高潮。一波政治性的抗議運動席捲了中東,動搖了幾個原先看似最穩定的專制政體。只有驚魂甫定、尚未回神的分析,才會斷言接下來將產生強健多元的民主政體。當時還沒有辦法預言到那麼遠,雖然長久以來,運動已經證明能夠有效地摧毀政治結構,但要建立新的體系來取代原有秩序,卻非運動之所長。...
歷史書寫
馬非白
3 月 01,2020
【被遺忘的歷史】政工幹部學校的「台灣獨立運動」案
政工幹部學校是蔣介石指派蔣經國所創立的,主要是在訓練軍中政治作戰的幹部,進入部隊擔任輔導長、政戰官、心輔官等職務,早年被戲稱為部隊裡的「監軍」,並曾遭到美國及中國國民黨政權內開明派(如孫立人、吳國楨等人)的迭次質疑。 中國國民黨政權蔣家王朝在國共內戰敗逃後,提出「三分軍事,七分政治」,利用「整軍建軍運動」期間建立政工制度,在國防部下設「總政治部」,由蔣經國擔任主任,...
‹
…
100
101
102
103
104
105
106
107
108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