移至主內容
編輯推薦
連絡我們
關於想想
版權聲明
Thinking-Taiwan
小英教育基金會
合作媒體
Toggle navigation
FB
contact
rss
簡體
小英教育基金會
合作媒體
關於想想
版權聲明
編輯推薦
熱門文章
政策想想
教育文化
環境經濟
財政金融
全球脈動
國防外交
司法人權
媒體觀察
休閒育樂
政黨政治
主權兩岸
中國問題
社會安全
時事想想
想想副刊
文化研究
書評書介
歷史書寫
運動休閒
電影戲劇
音樂藝術
漫談時事
專欄作家
公民平台
简
熱門
首頁
文章分類
No name熱門
歷史書寫
江昺崙
4 月 24,2019
哲人日已遠:紀念葉博文大哥
台北二二八紀念館第一任館長葉博文先生,因肝炎於2019年4月1日離世,享壽72歲。 葉先生大半生,都在追求台灣人的尊嚴獨立與民主自由。他因為美麗島事件及林宅血案,開始關心各項社會議題,之後各種社會運動,幾乎無役不與,直到前年生病罹癌,仍然在街頭爭取公投法修正。 葉博文生前曾經跟我說了很多他的故事,他希望我記錄下來,但不需要公開發表,他認為自己是平凡的人,不需要做什麼回憶錄。...
文化研究
陳威臣
4 月 23,2019
【鐵份補給】風吹草低見火車 濃濃俄式風格的蒙古縱貫鐵道
從小讀地理課的時候,地理老師都會教我們,那個秋海棠的北邊,隔著戈壁大沙漠,有著一片青青草原,風吹草低見牛羊,這個被稱為「蒙古地方」遼闊大地,讓人神往。當時我的小腦袋瓜浮現著美麗的塞外風情,與數不盡的牛羊馬,也暗自下定決心,總有一天要踏上這塊土地。直到長大,才知道這一切都是虛假,我們的國家只有台澎金馬,而那片塞外的土地,也早在1911年就獨立,稱之為「蒙古國」,地理課本寫的「庫倫」,則是「烏蘭巴托...
歷史書寫
李永熾、李衣雲
4 月 18,2019
《李永熾回憶錄》──邊緣的自由人:一九九○年代台灣的民主化運動(二)
往前閱讀:《李永熾回憶錄──邊緣的自由人》一九九○年代台灣的民主化運動(一) 國會全面改選 自一九九○年野百合學運,學生提出廢除萬年國會的訴求後,一九九一年國會全面改選也終於提上了日程。 永熾很早就意識到萬年國會的荒謬,福澤諭吉雖然相對於民權派比較保守,但他在談民主自由時,還是以民權為主,主張通俗民權,用現在的話來說就是大眾主權、人民主權的意思,算是很高調的民權。碩士班時代,...
文化研究
,
財政金融
易俊宏
4 月 14,2019
政治100分、經濟0分的新台幣
隨著日本政府即將到來的新年號,日幣上的人物也將之改版,其中備受矚目的是5,000日圓上的津田梅子;何許人也?她是明治時代的教育者、日本女子教育的先驅。貨幣是當代社會日常生活必需的東西,而政府作為發行者,決定了貨幣上的象徵圖樣、也是建構民族認同的具體象徵。一個民族國家的文明程度,大抵也能從這些指標略窺一二;至少這是個表達官方政治立場的絕對領域。 不只是日幣上出現女性頭像,...
文化研究
吳健豪
4 月 11,2019
【男人想想】男女真的有平等嗎?
有一次跟一群男大學生演講性別議題,有個男同學開頭就問我:「老師,你覺得男女真的有平等嗎?」我反問他:「你們的看法呢?」於是這群工科男大生,開始描述他們的經驗。 這個一向都是男生的工科系所,自從系上開放甄試管道之後,開始有女生加入,然後在這清一色男性的科系掀起波濤。他們說:「男生女生不可能公平的啦!我們班上的女生,她們的作業做得再爛再差,只要跟老師哭一下,老師就會通過;還有喔!...
歷史書寫
,
媒體觀察
,
主權兩岸
蔡穎杰
4 月 10,2019
「經濟一百分」? 假新聞滿天飛?這些招式德國納粹當年都用過
2000年總統大選時,本人仍是學生,某位同學非常認真地跟我說,一定要支持宋楚瑜,趕快接受中國的一國兩制方案,不然萬一惹惱刺激中國打過來,就沒有這麼好的待遇了。姑且不論一國兩制這個「待遇」如何,關於台灣當前的處境,納粹德國的故事也許可以拿來參考。 歷史上,對於二次大戰的近因,一般的說法是,由於西方國家對於希特勒上台以後的蠶食併吞周圍小國領土,採取容忍的態度,因此讓希特勒得寸進尺,...
歷史書寫
,
電影戲劇
藍士博
4 月 09,2019
【桃籽:想想】涉入/攝入的姿態——從《街頭》談紀錄片與社會運動
影像是上個世紀才逐漸成熟的魔法,至今早已除魅、幾至氾濫。對於台灣人來說,不管是百年前台灣文化協會「美台團」的巡迴播放;或者是三十多年前綠色小組在警棍、水車當中穿梭,留下台灣民主化運動的珍貴影像資產,紀錄片不僅是社會運動的紀錄,本身就是社會運動的一環。 即使不是刻意為之,江偉華導演拍攝的《廣場》、《街頭》兩部紀錄片,似乎還是延續接續了這個「傳統」。從野草莓到318,...
4 月 09,2019
戰地眺望
在茫茫的台灣史中,有著數不清的戰爭。這些故事讓我們或許沉思半晌,或許沉痛不已。但我始終認為,只有深刻地了解歷史,細膩地在其中反省。而後,我們才能真正了解什麼是和平。
文化研究
陳威臣
4 月 07,2019
【鐵份補給】日本海上武力的發源地——橫須賀軍港
每次搭乘橫須賀線前往橫須賀,經過沼間隧道後,就會看到左邊海側,出現好多軍艦,而美軍第七艦隊司令部,也是在橫須賀,可以說橫須賀就是個龐大的軍港,這個人口多達42萬的城市,是有名的軍都之一。 歷史的偶然,讓橫須賀成為日本與美國最重要的連結,這個故事就要從幕末開始講起。橫須賀位於東京南方的三浦半島,這裡自古以來就是東京灣的屏障,也因此成為兵家必爭之地,戰國時代的北條氏,便在此地設立水軍,...
文化研究
潘彥瑞
4 月 04,2019
大叔的震撼:什麼!嚕嚕米不是河馬?
「我以為她是一隻河馬。」「嗄!不是嗎?」我在臉書貼上嚕嚕米布偶抱日本小女孩的照片,八百年沒互動的臉友們差點暴動。「我一直以為她是!」「不然呢?」震驚的朋友裡有二十世代正妹、新婚人妻主播、兩個孩子的媽媽。有人受不了無知大叔我,留言幫大家解惑「她是啊~這隻是女生,是慕敏的妹妹~」。 香港臉友說「她是科妮」,只有一個男性友人冷靜回答「她是精靈」,但馬上又被歪樓「是河馬精靈」。因為太過訝異...
‹
…
102
103
104
105
106
107
108
109
110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