移至主內容
編輯推薦
連絡我們
關於想想
版權聲明
Thinking-Taiwan
小英教育基金會
合作媒體
Toggle navigation
FB
contact
rss
簡體
小英教育基金會
合作媒體
關於想想
版權聲明
編輯推薦
熱門文章
政策想想
教育文化
環境經濟
財政金融
全球脈動
國防外交
司法人權
媒體觀察
休閒育樂
政黨政治
主權兩岸
中國問題
社會安全
時事想想
想想副刊
文化研究
書評書介
歷史書寫
運動休閒
電影戲劇
音樂藝術
漫談時事
專欄作家
公民平台
简
熱門
首頁
政策想想
文章分類
全球脈動
全球脈動
Jack Huang
4 月 04,2017
回應經濟日報:都有能力到海外工作了 還回台灣幹嘛呢
新南向議題熱,台灣人有意願赴東南亞求學、工作的比例日增,雖然部分民眾與媒體仍脫不了「東南亞=落後」的一貫想法,仍抱持著「歐美=好棒棒」的奇怪邏輯,但大抵相信隨著資訊交流頻繁,台灣對自己的東南亞鄰居,理當越來越了解,並更能夠以平等且宏觀的角度視之。 這幾天經濟日報一篇「大量國人赴海外工作 是福是禍?」(2017-03-26)的奇文,顯然充分展現了還停留在1980年代的思維,...
全球脈動
吳秉霖
4 月 02,2017
【印度想想】日本社群:印度的國中之國
在西印度古吉拉特邦(Gujarat State)工作的日籍主管鳥居先生,配有一位印度籍翻譯。初次見面時,我與一位深諳日語的台籍同事目瞪口呆看著這位老兄在鳥居先生和其他印度裔主管間輪轉地切換著日語與印地語(Hindi,北印度最普及的語言)。 在他的口沫橫飛之間,我們發現原來日語跟印地語的腔調是如此相似:印度人與日本人能夠輕易地、字正腔圓地講出彼此語言正確的發音。...
全球脈動
鄭素賢
3 月 30,2017
【北歐想想】芬蘭銀行經驗二、三事:服務轉型、嚴謹管理、社會責任
四年多前,我因為工作調動而短暫移居芬蘭。到公司報到後沒幾天,當地的同事就帶領著前往附近銀行開戶,從此展開在異國安家的歷程。我藉此文章與讀者分享我在芬蘭的銀行來往個人經驗與心得,從一般小客戶的角度,觀察當地銀行的管理與服務。金融財經專業知識並非我所長,但是希望透過最單純的經驗描述,能夠對國內銀行的專業管理與服務帶來些許的啟示。 支票在芬蘭早已成為過去式 銀行開戶是我的第一個芬蘭驚艷。...
全球脈動
楊虔豪
3 月 29,2017
【首爾想想】朴槿惠下台後…收押與否的關鍵一週
3月10日,深陷親信干政風暴的南韓總統朴槿惠,終於被憲法裁判所以全員一致的方式,通過彈劾,成為大韓民國首位以合法程序遭罷黜的元首。 親信干政案一開始,本人在《想想論壇》撰寫的「朝朴槿惠總統席捲而來的『秘線實權』風暴」上下兩篇文章,試著以深入淺出的方式,把複雜的干政案來龍去脈,解說給大家,相信已成眾人了解干政案的重要參考依據。 經過四個半月,這段期間,歷經朴總統三次「無痛」道歉...
全球脈動
Jack Huang
3 月 20,2017
【泰國想想】泰國民主之路仍充滿挑戰
泰國,這個東南亞唯一未被殖民過的國家,雖奉行君主立憲,但頻繁的政變仍為近代泰國政治給人的印象。從2007年開始的紅衫軍-黃衫軍輪番抗爭、2014年軍方政變、到去年國王拉瑪九世逝世,以及今年原本預計舉行的大選,可能會推遲到2018年中⋯⋯政治的風雲色變,讓外人如霧裡看花,但若要說他政局動盪,影響社會穩定,好像又不盡然如此。首都曼谷的生活仍歌舞昇平,遊人如織;外商仍將泰國視為東盟中極具投資潛力的國度...
全球脈動
紹沖
3 月 13,2017
緬甸投資人看新南向政策
新政府新南向政策涉及東南亞、南亞及紐澳諸多國家,並於經濟部國際貿易局設置「新南向政策專網」供民眾瀏覽相關資訊,立意甚佳,但讀萬卷書不如行萬里路。身為一名緬甸小投資人,為投資東南亞,我親赴馬來西亞、緬甸等地考察,參與不知幾場東南亞國家投資說明會,除親身體驗更吸取他人實務經驗,方才決定轉移資金至東南亞。而政府的資訊過於書面,很多「魔鬼藏於細節中」,對棘手的關鍵問題皆點到為止,甚至避而不談,...
全球脈動
吳秉霖
3 月 05,2017
【印度想想】在印度該如何選擇航空公司:印度國內航空大解析
印度的國內航空市場成長率高居世界前幾名。2016會計年度(四月至三月)印度國內線搭乘總人次突破2億2300萬,相較於去年同期1億9000萬人次有將近18% 的漲幅──同期間中國航空市場的成長率約10%,美國航空市場則是不到5%。鑑於有能力負擔搭乘飛機出行的上層中產階級(upper-middle class)仍只占總人數一小部份,印度航空市場仍有無限的潛力。安侯建業(KPMG)...
全球脈動
楊佳恬
2 月 28,2017
奧地利教我的事:轉型正義,是為了在黑暗中尋找光明的出口
我在奧地利接受了中學教育,也實際感受到,轉型正義可以帶給人怎麼樣的正面影響。奧地利這個國家形象優雅,有著美麗阿爾卑斯山脈、古典音樂之都維也納,身為中立國,更是在擔任國際上許多糾紛的和平使者。 許多人不知道的是,這個國家曾經孕育出了著名的獨裁者希特勒(Adolf Hitler)。 是的,希特勒不是德國人,而是土生土長的奧地利人。他從一個潦倒的奧地利畫家一路攀爬德國的政治最頂端,...
全球脈動
陳怡秀
2 月 23,2017
【日本想想】視障者「看」攝影展──一場用說、聽和想像共享藝術的「吵鬧野餐」
「現在您通過的,是寬大概3公尺左右的走廊,左右的牆面上都掛著一排一直往後延伸下去的照片,照片是長跟寬都6.3公分的正方體,大概就跟巴掌差不多大吧,這個區域的主題叫做『每日的銀版寫真』,是新井卓先生從2011年開始,給自己每天都要拍一次銀版攝影的功課,這回集大成,挑選出182幅作品,裡面的內容都很生活化,比如街道呀、樹木花卉呀、很多都是我們在日常中就看得到的東西⋯⋯」...
全球脈動
吳秉霖
2 月 19,2017
【印度想想】千年傳統,全新觀念:吃一頓飯,破除寡婦迷信
拜科技所賜,所有想得到的,世界上最新、最好、最光鮮亮麗的事物,都能在現代印度找到:最新穎的智慧型手機、最昂貴的汽車、最經典的文學小說皆已然出現在百貨公司的櫥窗裡;同時,平民創業、女權運動、教育解放等等社會性、文化性的先鋒運動亦在南亞大陸遍地開花。但是,印度實在太大了,所有現代化的浪潮洶湧著、矯健著,如舉著雙臂的螳螂去試圖拉動承載千年傳統、百樣差異、十億人口的巨大馬車:要拖動這樣沉重的負擔,...
‹
…
24
25
26
27
28
29
30
31
32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