移至主內容
編輯推薦
連絡我們
關於想想
版權聲明
Thinking-Taiwan
小英教育基金會
合作媒體
Toggle navigation
FB
contact
rss
簡體
小英教育基金會
合作媒體
關於想想
版權聲明
編輯推薦
熱門文章
政策想想
教育文化
環境經濟
財政金融
全球脈動
國防外交
司法人權
媒體觀察
休閒育樂
政黨政治
主權兩岸
中國問題
社會安全
時事想想
想想副刊
文化研究
書評書介
歷史書寫
運動休閒
電影戲劇
音樂藝術
漫談時事
專欄作家
公民平台
简
熱門
首頁
文章分類
全球脈動熱門
全球脈動
陳怡秀
11 月 25,2015
【日本想想】 書寫的堅持──日本人的手帳控力抗數位科技潮流
11月19日開始,日本福島縣小學四年級到高中一年級的孩子們,都開始有一本「肥胖手帳」(手帳,即記事本、行事曆),學生每天都要記錄下體重與身體狀況,因為福島縣是肥胖傾向比率全國最高的地區。設計並發布手帳的福島縣教育委員會是否有點「白目」又「殘忍」?難道孩子幼小的心靈不會受傷嗎?況且,寫個手帳就能「防胖」嗎?但日本人之於手帳,就是有這份信心。 日本人對時間的嚴謹程度,...
全球脈動
李中志
11 月 24,2015
全球恐怖活動指數裡的現實
繼年初位於巴黎的《查理周刊》遭到恐怖攻擊,11月13日花都再度灑血,這次規模更大,波及更多無辜,129人被行刑式的屠殺,沒有任何藉口可為此等冷血行徑辯護。正當全世界由主流媒體帶動的情緒為巴黎同感哀傷時,總部設於澳洲雪梨的智庫,經濟與和平研究院 (Institute for Economic & Peace),剛好於巴黎屠殺三天後公布了年度的全球恐怖活動指數 GTI (Global...
文化研究
,
全球脈動
劉世忠
11 月 20,2015
【台灣與世界】 蘇花瑪菲
我在地球兩端,連結台灣與世界。 福爾摩莎美麗台灣島國東岸,「蘇花公路」昂首挺立不搖,迎向太平洋;義大利南部「阿瑪菲」海岸(Amalfi Coast),蜿蜒肆意環繞,縱情地中海。我用旅行影像與文字,將這兩條美麗公路,重新命名為「蘇花瑪菲」。 綿延100公里的蘇花公路,北起宜蘭蘇澳鎮,南抵花蓮吉安鄉。源自清朝時代的原住民遷徙便道,後經日據時代拓寬為臨海道路,二次戰後正式命名為「...
全球脈動
,
政黨政治
林中台
11 月 19,2015
到民主之路:臺灣與韓國的民主轉型期中考
韓國首爾於本月14日爆發大規模示威遊行,參與民眾主要訴求針對現任總統朴槿惠的勞工政策,以及反對統一國編歷史教科書(註1、2)。首爾警方出動水車、催淚瓦斯等武器,並逮捕多位抗議者,試圖鎮壓這個被執政黨人士稱為「暴力」、「破壞法治」的社會運動。 雖然韓國的抗議事件並未在臺灣社會激起太大波瀾,但對比國內風起雲湧的公民運動、香港去年的雨傘革命,以及新加坡針對「馬習會」的高規格警力,...
全球脈動
林琮盛
11 月 19,2015
【中東想想】 恐怖主義的生存威脅,迫使以色列社會轉趨右傾
13日晚間,法國巴黎發生震驚全球的恐怖襲擊事件。這是繼今年2月《查理週刊》事件後,另一起重大恐怖攻擊。法國的穆斯林約有600萬,是歐洲各國中,穆斯林占比最高的國家。隨著該起恐怖攻擊事件,也激盪各界對歐洲文明和伊斯蘭文明如何共存的深刻省思。 《查理週刊》事件落幕後,5月下旬,一個名為「政治─軍事小組」(Politico-Military Group,PMG)...
教育文化
,
環境經濟
,
全球脈動
張昭仁
11 月 18,2015
印度之光映照台灣黯淡
微軟、谷歌這兩家世界最大的軟體公司,這兩年都由印度裔出任執行長,印度裔在美國傑出的表現並不只有矽谷工程界,去年印度裔贏得美國小姐,在電影、公共電視、電視主播,乃至全國性政治人物都可以看到印度裔的身影。曾幾何時,印度人執美國科技界的牛耳。新一代印度裔成為美國社會成功的代表。 這一切都得從三十年前談起,三十年前風靡一時的一本書《世界是平的》,其中提到「工作外包」。...
全球脈動
張國城
11 月 16,2015
為何是法國?──反恐制變首重情報能力
11月13日發生在法國巴黎的恐怖攻擊,震驚全世界。我們除了表達哀悼之意以外,有一個問題值得探究:何以是法國遭受攻擊?恐怖份子選擇目標的標準是什麼? 有些分析家會將問題的根源指向宗教衝突和伊斯蘭世界對西方的敵意。但是,這似乎無法完全解釋是法國、而非其他西方國家遭受恐怖攻擊的原因。事實上,倘若真的是IS所策動,則西方國家基本上對IS來說都是一丘之貉,法國並沒有表現得更加比美國、...
環境經濟
,
全球脈動
林宏燦
11 月 15,2015
農業、冷鍊、六次化
不論是對中國的貨物貿易協定,對美國的TPP,或是東協各國的RECP,打從台灣加入WTO開始,貿易自由化的腳步不曾停歇過。許多農業從業人員一直注意日本在TPP的談判動態,以及日本國內農業的應對之道,希望能從他們的經歷中,找到我們未來的方向。 日本的農業和台灣一樣,同樣面臨生產成本過高、農村勞動人口下降,還有JA(農會)組織僵化的問題。安倍上台後,除了著手整頓JA、...
文化研究
,
全球脈動
陳怡秀
11 月 11,2015
【日本想想】 拔鐵桿、剪纜線、自拍棒──攝影可非百無禁忌
今年6月,日本福島縣白河市內的JR車站中,作為安全柵的約100根鐵棒與捆線被拔除、截斷,彷彿像是外星人一夜之間的惡作劇,在10月終於真相大白──警方逮捕了一名住在京都的18歲大學男生,被問及為什麼要這麼做時,大男孩回答「這些線路妨礙我拍照了」,引來許多人對「撮り鉄」的批評與攝影禮儀的討論。 日本人將電車愛好者分成兩種類型,一種叫做「乗り鉄」,指的是喜歡坐電車的人,另一種則是「撮り鉄」,...
全球脈動
,
主權兩岸
余杰
11 月 08,2015
一場大賭徒與小賭徒的豪賭——馬習會及其對兩岸關係的影響
只有中國大陸的人民擺脫共產主義時,我們才會坐下來同任何人談判。 蔣經國 馬習會是一場大賭徒與小賭徒之間的豪賭。 賭徒之大小,乃是以賭徒之性情及賭資之多少而論:習近平行事為人仿效毛澤東之天馬行空、漠視體制、不按理出牌,在黨內清除政敵、震懾元老,個人崇拜在全國蔚然成風,且擁有中國已然躍居世界第二經濟大國的雄厚實力,賭技豪邁而賭資丰厚,故而是大賭徒;...
‹
…
47
48
49
50
51
52
53
54
55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