移至主內容
編輯推薦
連絡我們
關於想想
版權聲明
Thinking-Taiwan
小英教育基金會
合作媒體
Toggle navigation
FB
contact
rss
簡體
小英教育基金會
合作媒體
關於想想
版權聲明
編輯推薦
熱門文章
政策想想
教育文化
環境經濟
財政金融
全球脈動
國防外交
司法人權
媒體觀察
休閒育樂
政黨政治
主權兩岸
中國問題
社會安全
時事想想
想想副刊
文化研究
書評書介
歷史書寫
運動休閒
電影戲劇
音樂藝術
漫談時事
專欄作家
公民平台
简
熱門
首頁
文章分類
全球脈動熱門
全球脈動
楊虔豪
12 月 15,2015
【首爾想想】安哲秀退出在野黨 國會選情增衝擊
這幾天,南韓政壇掀起一陣巨大波瀾,主角是曾經的「第三勢力」先鋒──安哲秀,他於13日上午在國會舉行記者會,宣布退出最大在野黨新政治民主聯盟。 安哲秀在退黨宣言中表示:「黨內的更大改革目標遭到排擠,並陷入只守住所剩無幾的既得權力中。嘴巴講說要改革,實際上卻害怕改革;我認為黨內已不可再有變化或革新,若在裡面無法挑戰,那麼我就要在外頭,以強大的衝擊來引領變化。」 之後,他又宣稱要「...
全球脈動
楊虔豪
12 月 11,2015
【首爾想想】二次反政府示威 激情前後的現場觀察
在11月14日的大規模反政府示威,演變成流血衝突後,民主勞總又宣布在12月5日舉行第二次「民眾總崛起」抗議集會。集會舉行前,南韓社會氛圍可謂肅殺之極。(第一次反政府抗議與緣起,請見【首爾想想】南韓反政府示威,關鍵問題在哪裡?) 由於當局將第一次示威定調為「暴力集會」,警方宣布不准許第二次集會的舉行,此舉引來工運界的反彈,指責警方和政府是在聯手打壓工會勢力,在有關第一次示威的爭議都尚未釐清前...
全球脈動
,
社會安全
徐子軒
12 月 09,2015
不進反退的台灣?
近來台灣香港中國新加坡四家機構,聯手推出一項《四地華人社會進步指標調查》,指標包括了政府施政、貧富分配等九個面向,方法是透過各地民眾自評以觀察其社會的滿意程度;同時,也透過各地民眾的互評以決定進步的排行。自評和互評的結果其實都不令人意外:中國、新加坡在九項自評上均高過五分,香港僅只一項超過五分,台灣則沒有一項。而就互評來看,新加坡以壓倒性優勢榮登首位,台灣敬陪末座。...
全球脈動
黃丞儀
12 月 07,2015
沒有人喜歡騎牆派?
即將於十二月十日來台訪問的哈佛法學院教授凱斯・桑思汀(Cass R. Sunstein)(註1)是一個對人類行為充滿興趣的法學家。他在倡議審議民主的同時,也質疑「審議」(deliberation)在真實世界裡面是否如想像的美好。透過實驗,他發現人群有「團體極端化」(group polarization)的傾向。如果沒有正確的資訊,審議討論只會造成藍的越藍,綠的越綠;...
環境經濟
,
全球脈動
劉世忠
12 月 04,2015
【台灣與世界】 全球暖化下的傷心太平洋
這世界看似多采美好,多因人們不願面對現實的真相,那就是我們唯一共同擁有的地球早已奄奄一息。很多時候,人類總是在面臨大自然反撲之際,才能理解自己原來才是惹惱大自然的始作俑者。 當我們享受冷氣的舒暢涼意、開車的風馳電掣、污染廢氣排放的商業利益,地球也愈來愈擠、愈來愈熱、愈來愈不快樂。氣候變遷導致全球暖化的結果,北極快速融解的冰山讓海平面迅速上升。諷刺的是,這些由你我共同創造的原罪,...
全球脈動
,
社會安全
蔡榮裕
12 月 01,2015
IS承認台灣是一個國家,我們「做自己」高興嗎?
這是我依據2015.11.26日英國媒體《獨立報》後續報導的一些想法。 這對於我們常說的「做自己」所帶來的衝擊是什麼?沒有民主的自由,是滋生暴力的溫床;沒有自由的民主,只是假象,卻是受制於暴力的陰影,難以對於創傷事件有真正的昇華和創造力。至少大家或多或少都知道「做自己」,從來不是容易的事,這在精神分析的診療室裡是常見的困境,我以一般的語言來描述這些經驗的轉換。 「伊斯蘭國」(...
環境經濟
,
全球脈動
張昭仁
12 月 01,2015
獵殺台灣經濟成果的一場騙局
以《二十一世紀資本論》聞名世界的經濟學家皮凱提去年到臺北演講,被台灣的低薪22K嚇了一跳,GDP跑到那裡去了?這是馬政府八年傾中傾財團團造成的所得分配不均的結果,情況不改善反而持續不好,現在連經濟成長都進入負數,經濟嚴峻,財政敗壞是馬政府八年來經濟政策,財政政策的總結果。 去年希臘債高築台,國家破產,義大利也面臨相同窘境,接著其他歐洲國家的債務問題相繼引爆,...
全球脈動
余承儒
11 月 30,2015
日本企業的中國夢──是好夢正甜,還是夢醒時分?
據報載台灣的製鞋業龍頭寶成,因受不了「五險一金」,裁撤了部分中國生產線,淡出當地市場[1]。曾經也大力投資中國的日本企業,似乎越來越多也對中國市場不再樂觀企盼。當中國夢不再金光閃閃,或許台灣人也可以省思,未來台灣應該加大對中國的經濟依存,還是可以思考其他的選項。 根據中國商務部最新公布的統計數據,日本對中國的直接投資,今年1月到10月對比去年同期,大幅滑落了25.1%。整體而言,...
環境經濟
,
全球脈動
陳儒瑋
11 月 28,2015
基改鮭魚為何不受青睞?
爭議之中,延宕近二十年的基改鮭魚商業化上市申請終獲美國食品藥物管理局(FDA)拍板定案,成為全球首例供人類食用的基改肉品,業者估計二年後即可供應至全美餐桌,且無須強制標示為基因改造。 此消息經媒體披露後,隨即引來各地消費者群起抗議。國際民間組織「食物安全中心(Center for Food Safety) 」不但宣布將尋求法律途徑控告FDA未善盡把關之責,...
全球脈動
,
國防外交
,
社會安全
廖千瑤
11 月 27,2015
勿恃伊斯蘭國之不來,恃吾有以待之
這一次美國和伊斯蘭國雙雙認證台灣是反恐成員國,在華語的網路世界自然上引起了一陣騷動。首先是美國教練宣布了他這次亞太區棒球比賽的棒次安排,台灣名列第八棒。接著伊斯蘭國釋出新的宣戰影片,明確點名到台灣和中國。在該影片的畫面上,台灣和中國被視為兩個不同的國家,台灣人對此不禁喜憂參半。 對筆者來說,伊斯蘭國對台灣的歷史認識顯然是不足的,我對此自然是非常地不滿意。怎麼可以把車輪旗當成台灣的國旗呢?...
‹
…
45
46
47
48
49
50
51
52
53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