移至主內容
編輯推薦
投稿
連絡我們
關於想想
版權聲明
Thinking-Taiwan
小英教育基金會
合作媒體
Toggle navigation
FB
contact
rss
簡體
Thinking-Taiwan
小英教育基金會
合作媒體
投稿
聯絡我們
關於想想
版權聲明
編輯推薦
熱門文章
政策想想
教育文化
環境經濟
財政金融
全球脈動
國防外交
司法人權
媒體觀察
休閒育樂
政黨政治
主權兩岸
中國問題
社會安全
時事想想
想想副刊
文化研究
書評書介
歷史書寫
運動休閒
電影戲劇
音樂藝術
漫談時事
專欄作家
公民平台
简
熱門
首頁
文章分類
財政金融熱門
財政金融
,
司法人權
林士清
8 月 23,2016
Uber案例:看共享經濟產業模式與既有法規產生之扞格
Uber高舉「共享經濟模式」及「科技資訊服務」兩面大旗,在台灣市場經營頻頻博取新聞版面,上千台計程車業抗議受到政府議程的重視,而交通部三年來對Uber的開罰金額也達到6500萬元。經濟部投審會原先要求Uber撤銷在台投資許可,迄今最新投審會最終會商結果出爐,決議在交通部計程車措施公布之前,先暫緩處理Uber撤銷營業登記案。從經濟學上的探討而論,共享經濟是一種「創造性破壞」(...
財政金融
Mattel
2 月 02,2015
【島嶼邊緣】台灣健保已經快倒 還被中國人吃到飽
國民黨政府總是利用媒體瘋狂放送特定新聞時,通過問題法案或與暗渡中國有關的事情。2013年衛生署隱匿H6N1疫情一個月,在6月21日才公布「H6N1全球首例在台灣」訊息引起人民恐慌,當日下午就是台灣與中國簽「兩岸服貿協議」的時刻。2014年2月瘋傳小模淫照事件,隨後陸委會主委王郁琦跟中國國台辦主任張志軍召開首次兩岸事務首長會議。9月餿水油事件延燒多日,當大家注意力在餿水油時,「兩岸貨貿協議」...
財政金融
蔡明芳
12 月 02,2014
【政策想想】面對全球化 台灣的下一步
台灣過去將整個國家經濟發展的重心主要集中在電子業,但電子相關產業發展的集中並非問題,問題在於廠商幾乎集中在中間或上游電子產業,在缺少品牌出海口,加以關鍵零組件掌控在外國大廠手中的情況下,電子廠商為了搶食外國品牌廠商訂單,都在「自己的廠商自己打」的情況下,形成低價與低利潤的「毛三到四」廠商。 在這樣的背景下,我們的廠商無法從外國大廠身上得到好處,...
財政金融
秋禾
3 月 07,2018
他鄉之稅——願者上鉤的日本「故鄉稅」
日本是社會福利完善的國家,國民健保、老年年金、失業救濟和長程照護等都行之有年,頗上軌道。實施這些制度的成本,有賴每年來自人民的龐大稅收。 日本的地方分權和地方自治,不但是行政,也包括財政。日本的稅賦,即區分中央稅和地方稅。中央稅是國家徵收的一般所得稅,地方稅是居住地的地方政府徵收的個人稅。也就是說,在日本有戶籍又有一定收入的人,不但得繳所得稅(國稅),還得繳居民稅(地方稅)。其中,...
財政金融
,
社會安全
林金立
9月 07,2015
【政策想想】 實務觀點看長照十年2.0:行政效率、總合治理、與融合能力
蔡英文主席的長期照顧政策,選擇了與目前國民黨政府長期照顧保險不同的路線,以指定稅收的方式為財源,走向公共服務模式的長期照顧,從追求公平正義的精神來看,稅金制的長期照顧能夠讓高所得者付較多的責任,也避免長期照顧保險可能收不到保費的風險,對於民眾來說,相對於保險費的每月付出,指定稅金的財務來源比較無剝奪感,也減少了誘發使用的問題。 沒有總合治理,公共服務的烏托邦不容易實現...
財政金融
,
全球脈動
林士清
6 月 24,2019
以「廣場協議」為鑑:美中貿易戰是否讓中國步入失落的二十年?
1985年日本被迫簽署《廣場協議》,其背景與2019年美國對中國發動貿易戰十分相似。當時的美國雷根政府強烈指責日本操縱匯率,稱日本政府故意讓匯率遠低於美國,讓日本出口業者享受不公佈的貿易優勢。然而,美國譴責日本的本質,其實是雷根政府實際的強勢美元政策,才使得日元對美元匯率一直保持在235:1左右,倘若日本不簽署協議,代價就是失去龐大的美國市場,沒有美國市場等於失去國際市場,...
財政金融
,
政黨政治
吳秉霖
10 月 30,2016
【印度想想】那倫德拉‧穆迪:百億預算的個人品牌行銷
2014年春夏之交,春寒褪盡、日焰已然高漲時,攤開報紙、打開電視,或坐在開著收音機的汽車上、搭配著窗外一幕又一幕飛掠過的公路看板,眼裡看到的、耳裡聽見的,很高的機率會被鋪天蓋地告訴你請投票給人民黨(Bharatiya Janata Party, BJP)首相提名人那倫德拉‧穆迪(Narendra Modi)的訊息所淹沒。 到該年5月12日選舉完畢時,...
財政金融
包敏真
6 月 19,2016
別只防杜節稅,還要節制濫權
立法院下週即將審查所得稅法十七條之四的增修條文。從四年前釋字705號大法官解釋發佈以來,懸而未決的公共設施保留地捐贈抵稅問題,終於要畫下句點。在這個時候,我們得拉遠視角,看看事情的全貌,才能做出明智的判斷。 先梳理一下歷史的脈絡。問題的起點在私有公保地,就是過去政府劃定私有地為公共設施保留地,預告要用公告現值來徵收使用。但是預告徵收之後,政府因為預算不足、施政腳步沒到位,往往沒有即時徵收。...
財政金融
全面真軍
6 月 09,2015
無法長期照護的長照保險與我國的財政困境
長照保險法草案,日前拍板定案,最受矚目的保險費用,仍由受薪階級負擔,與所得掛勾,預估受薪階級每人每月平均應負擔140元保費,雖然也參考健保補充保費的規定,對利息所得等六項收入課補充保費,然而整體財源依然是往受薪階級開刀,至於企業的營業稅等,完全不受影響。 筆者認為,保費的來源與相關立法,或許有其困難與無奈之處,然而這次的立法,無論從解決長照問題、落實世代正義與租稅正義的角度,...
財政金融
,
政黨政治
怪叟
11 月 13,2014
【政策想想】請問朱立倫,三環三線怎麼有錢實現?
繼日前爭執三環三線進度落後,究竟是假動工還是實質動工後,11月8日新北市長朱立倫再度大動作抨擊民進黨對捷運支票跳票的指控,強調「三環三線,正在實現」,同時他也刻意跳過挑戰者,重提蔡英文2010年對三環三線是「吃不起的牛排」的批評。三環三線是否是張芭樂票,儼然又有2016總統前哨戰的味道。 雖然幾週前同屬國民黨籍積極輔選的交通部長葉匡時,才在立院明確表達中央未核定計畫、編列預算,...
‹
1
2
3
4
5
6
7
8
9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