移至主內容
編輯推薦
連絡我們
關於想想
版權聲明
Thinking-Taiwan
小英教育基金會
合作媒體
Toggle navigation
FB
contact
rss
簡體
小英教育基金會
合作媒體
關於想想
版權聲明
編輯推薦
熱門文章
政策想想
教育文化
環境經濟
財政金融
全球脈動
國防外交
司法人權
媒體觀察
休閒育樂
政黨政治
主權兩岸
中國問題
社會安全
時事想想
想想副刊
文化研究
書評書介
歷史書寫
運動休閒
電影戲劇
音樂藝術
漫談時事
專欄作家
公民平台
简
熱門
首頁
文章分類
財政金融熱門
財政金融
蔡明芳
10 月 18,2018
【滬尾經濟學】影響股市榮枯不會只有單一因素
美國道瓊工業指數在10月10日 (三) 大跌831.83點,隔日全球股市也出現巨幅跌勢,其中,台股也重挫660.72點,結束345個交易日的萬點榮景。在美國股市下跌後,川普總統直接將美國股市重挫的原因歸因於美國聯邦準備委員會 (Federal Reserve Board,聯準會) 的升息決策。聯準會的升息決策雖會提高資金的借貸成本,提高投資人使用資金的機會成本,但是,...
財政金融
蔡明芳
五月 16,2018
【滬尾經濟學】你499了嗎?為何廠商訂價會有大小眼?
我們常觀察到許多廠商的訂價方式可能因消費者的購買量不同或身分別不同,而有不同的訂價策略。例如,便利商店常推出咖啡第二杯半七折、麵包第二件六折或冰品第二件六折等促銷方案。再者,大學系籃要做專屬隊服時,會因訂製數量的不同,球衣製造商會給予學生不同的價格折扣。此外,學生在不同時段到KTV唱歌時,店家所收取的價格也不一樣。最後,電影院對於學生與上班族收取的票價也有所差異。上述例子共同的特性是,...
財政金融
蔡明芳
五月 01,2018
【滬尾經濟學】找出市場機制的豬隊友
每個接觸經濟學的人,對經濟學的的基本印象多會有供給曲線與需求曲線,市場均衡價格與銷售量,就由供給與需求來決定。這也是一般人常聽到的市場機制或市場經濟。 市場機制顧名思義是由市場上的參與者可共同參與市場決策的機制。如同我們所談的民主制度,是國家內的人可以直接或間接參與政策的討論與決策。然而,凡事都交給市場決定是否真的就表示任何結果都是對市場的供需雙方都一定有利,...
財政金融
林紘宇
3 月 08,2018
ICO與金融監理沙盒:把代幣投入沙盒中?
摘要:本文介紹數位代幣募資(ICO)與近年剛通過的金融監理沙盒,並提出四個不宜將ICO納入金融監理沙盒的理由。 為何區塊鏈跟ICO常常放在一起談? ICO(Initial Coin Offering)意謂公開發行數位代幣,而區塊鏈是目前發行代幣最熱門的方法,理由很簡單:第一、很透明,區塊鏈技術可以說是指一種全民參與記帳的方式。所有的系統背後都有一個資料庫,...
財政金融
秋禾
3 月 07,2018
他鄉之稅——願者上鉤的日本「故鄉稅」
日本是社會福利完善的國家,國民健保、老年年金、失業救濟和長程照護等都行之有年,頗上軌道。實施這些制度的成本,有賴每年來自人民的龐大稅收。 日本的地方分權和地方自治,不但是行政,也包括財政。日本的稅賦,即區分中央稅和地方稅。中央稅是國家徵收的一般所得稅,地方稅是居住地的地方政府徵收的個人稅。也就是說,在日本有戶籍又有一定收入的人,不但得繳所得稅(國稅),還得繳居民稅(地方稅)。其中,...
財政金融
,
全球脈動
吳秉霖
五月 14,2017
【印度想想】上有政策,下有對策──印度人如何應付宛如晴天霹靂的政府政策
2017年3月29日晚間,我們的銷售部門突然收到某車廠採購經理寄來,拜託我們「認購」三百台機車的訊息;瞬時間令人不禁好奇,平常趾高氣昂、五大三粗的堂堂一線大廠採購經理,從何時起也幹起了推銷員的工作,好聲好氣地四處拜託供應商幫助他達成「業績」呢? 原來是印度最高法院剛剛宣布,自4月1日開始,也就是三天後,所有仍只符合三期環保法規(Bharat Stage-III,簡稱BS-3)...
財政金融
余宛如
3 月 17,2017
關於遺贈稅,國民黨和時力都錯了
這禮拜在審遺贈稅法案,行政院可說是腹背受敵。一頭是國民黨團冷嘲熱諷,說加稅沒有正當性又課不到,一直重唱長照服務「社會保險化」的老調;一頭是時代力量黨團高舉公平正義大旗,卯起來拉高邊際稅率、縮短級距、壓低免稅額。身為執政黨立委,有必要說清楚為什麼夾在兩者之間的政院版,才是真正負責任的版本。 國民黨有道理沒誠意 國民黨團說加稅課不到,雖然言過其實,但也有箇中道理。...
財政金融
錢建文
2 月 15,2017
談健保核刪:醫學中心院長,何必曰利!
孟子見梁惠王。王曰:「叟!不遠千里而來,亦將有以利吾國乎?」孟子對曰:「王何必曰利?亦有仁義而已矣。……何必曰利!」 根據民報報導,「一名北部醫學中心院長級的大老」對健保具名審查的看法是:「點值會很慘!」;「這個制度再不檢討,點值可能會跌到失控。」 通常一個人做一件事情或發表一段看法,不願意具名的理由可能有兩種相反的情況,第一是做壞事或說丟臉的話而怕人知道,...
書評書介
,
財政金融
郭家佑
2 月 08,2017
【書評書介】當企業購併國家:為什麼經濟成長人民還是不幸福?
書名:當企業購併國家:從全球資本主義,反思民主、分配與公平正義(The Silent Takeover: Global Capitalism and the Death of Democracy) 作者:諾瑞娜‧赫茲(Noreena Hertz) 譯者:許玉雯 出版社:經濟新潮社 出版日期:2014/10/09 http://www.books.com....
財政金融
吳秉霖
12 月 06,2016
【印度想想】盲目揮舞的禁鈔巨鞭,打擊了誰?苦了誰?
12月3日印度央行(Reserve Bank of India, RBI)公布的資料證明,在施行之初頗受稱許(至少對總理穆迪的支持者而言)的廢鈔政策對打擊黑錢的效果非常有限。在廢鈔後的25天內,印度人民透過長長人龍,在各地銀行內存入約9.6兆的舊現金,已遠超過在11月8日時被宣布廢止使用的15.4兆舊現金的一半。 印度央行規定所有的商業銀行需要提交存款準備金,...
‹
1
2
3
4
5
6
7
8
9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