移至主內容
編輯推薦
連絡我們
關於想想
版權聲明
Thinking-Taiwan
小英教育基金會
合作媒體
Toggle navigation
FB
contact
rss
簡體
Thinking-Taiwan
小英教育基金會
合作媒體
聯絡我們
關於想想
版權聲明
編輯推薦
熱門文章
政策想想
教育文化
環境經濟
財政金融
全球脈動
國防外交
司法人權
媒體觀察
休閒育樂
政黨政治
主權兩岸
中國問題
社會安全
時事想想
想想副刊
文化研究
書評書介
歷史書寫
運動休閒
電影戲劇
音樂藝術
漫談時事
專欄作家
公民平台
简
熱門
首頁
文章分類
多元教育
教育文化
,
全球脈動
林乃絹 Jane Lin
7 月 01,2018
【荷事生非】荷蘭教育哪裡不一樣?從高教改革裡看門道
編註:本文由作者林乃絹於教育部「全國教育創新工作營」報導撰成,原文在荷事生非出版,經作者同意由荷事生非重新編修。 鬱金香、運河和梵谷,在這些對荷蘭的典型想像外,你知道荷蘭還有歷經五百年大學教育改革的歷史嗎?本文將以荷蘭高教體系的分軌,帶你進一步了解荷蘭高教系統背後的思維,與其培養出來社會人士的世界觀。 兩大支柱:研究技職雙軌系統,加上跨領域學習...
全球脈動
王蓓
6 月 17,2018
【荷事生非】荷蘭兒童民主教育
一 年前大兒子小丹跟我提要求:「媽媽,我看完新聞再回房間睡覺好嗎?」進而改變了他從出生起就一直保持晚上八點前睡覺的慣例。新聞指的是荷蘭國家電視台NOS每晚8點的時事節目,類似於中國的新聞聯播。從我和先生答應他這個要求的那一天起,改變的不僅僅是一個孩子的日常作息,也讓他即時地看到了發生在世界各地的時事動態,從自然災害到恐怖襲擊,從競選到賽事。 荷蘭兒童看新聞──一個成長的標的...
教育文化
盧俊良
6 月 04,2018
【春風化雨】自然課原來可以這樣上!
想起小時候上自然課的情景,莫過於一群小朋友圍著實驗桌,看著其中一位又帥又聰明的小男生操作著實驗器材,一位又可愛又聰明的小女生忙著畫表格紀錄實驗數據,順便大聲管教不聽話搗蛋及放空的組員,而我通常就是那位放空的組員,偶而還會搗蛋。三十多年前的回憶彷彿昨日重現,記憶中的自然小老師們各行各業打拼去了,只剩當年在自然課裡放空的小男孩成了自然老師,守著自然教室,希望眼前的這群小朋友喜歡科學,...
書評書介
張懋中
五月 31,2018
【書摘】《同行致遠》:給學生自由去發掘熱情
書名:《同行致遠》 作者:張懋中 出版社:商周出版 出版日期:2018年4月24日 有一天,我遇到在UCLA指導的博士生Jenny,她剛回台灣的某大學任教,我問她教學狀況如何,Jenny嘆了口氣:「台灣學生的步調好慢、學習意願好弱啊⋯⋯」 怎麼會這樣說呢?我們聊起UCLA電機系的作風和台灣的差異,有一門課程叫做「數值系統設計」,課程長度是十週,從第一堂課開始,...
教育文化
黃建榮
2 月 05,2018
【春風化雨】神木與森林:給孩子更寬廣的學習從捨棄教科書開始
曾經在一個教師研習的場合,主講者問大家一個問題:「這輩子最難忘、影響你最深的是哪一本書?」在場每個老師輪流說出影響自己最深的一本書,在眾多答案中,卻沒有人的答案是「教科書」。然而弔詭的是:大部分的人,這輩子讀過最多的可能是「教科書」或「參考書」,也或許大家心中從未認定教科書也是書。從小到大我們在學校受教育的過程中,大部分的學習都是被設計安排好的,我們沒有機會去想為什麼要學習?去選擇要學什麼?...
教育文化
黃建榮
11 月 07,2017
【春風化雨】AI時代的教育新思維
人工智慧(AI)時代來臨,孩子要學什麼、怎麼學,才能夠迎向不確定的未來世界?創新工場董事長李開復認為,AI時代來臨,並不代表機器將會完全取代人類,而是人類不需再浪費時間做無聊、重複性的事,「父母最重要的是讓孩子找到自己的天賦和興趣,做自己最擅長、最愛好的事,就是好的開始。」倘若我們無法讓孩子認識自己、發現天賦,進而往想走的地方去,孩子恐怕很難找到自己存在的價值。過去的教育是把人教成機器,...
教育文化
賴慈芸
8 月 24,2017
【翻譯偵探事務所】影響台灣社會的翻譯──教改經典:夏山學校
「父母不能了解學校裡書本教育是多麼不重要。小孩和大人一樣,只學得會他們喜歡學的東西。所有的獎品、分數和考試都妨礙正常性格的發展。只有書呆子才主張唯一的教育是從書上得來的。⋯⋯對大多數的少年學生而言,學校課程不過是在浪費時間、精力和耐心,它剝奪孩子們玩耍的權利,造出一批小老頭來。 當我在師範學院或大學裡對學生講課時,我常常對這些滿腹無用知識的青年男女的幼稚感到驚訝。他們知道的很多,...
教育文化
謝宇程
3 月 29,2016
【學與業壯遊】 大學該複製量產,或是輔助創造?──大學的藝術之二十六
在18歲的時候,父母交了錢,讓兒女進入某大學某科系,光是坐在課堂上大概要花2000個小時,課外準備作業、報告及考試估計要再花3000小時。這一切,所為何來?父母辛苦,學生花時間、教授花心力,我們到底想要造成什麼?如果教育是為了學生存在,那麼,大學是提供了什麼,讓學生有更好的人生,讓所有人付出的努力並不枉費? 「複製量產」式高教,不該停嗎? 今日,大學運作的機制仍是「複製量產」式的。...
文化研究
,
全球脈動
陳怡秀
3 月 16,2016
【日本想想】 沒人理的寒暑假作業 小阿宅作出驚人成果
正在就讀國中的西川君舉辦了一場博物館展覽,小學六年級的山本君出了第一本書,書的內容從168件文具開始談起,而這些,竟然都「只是」他們的寒暑假作業。這項可自由訂定題目的「自由研究」,讓他們名正言順深入「玩」興趣,爸媽也跟著一起作陪動腦筋,誰說熱中喜好就是不務「正業」呢? 先從西川君的故事開始說起吧。西川充希在日本三重縣就讀國一,最喜歡昆蟲,觀察、採集、製作昆蟲標本是他的最大嗜好。...
教育文化
謝宇程
1 月 12,2016
【學與業壯遊】 跳脫行政的僵化和枷鎖,大學突圍可以和餐飲事業學什麼?── 《大學的藝術》之十七
在過去的許多文章中,我從各種角度提出大學應該如何改善教學方法,把「人才培育品質」放在第一順位。我能想像大學經營者們要大吐苦水──我們何嘗不想好好經營人才培育?但大學的人事制度就是僵化,既缺少資源作為誘因,也缺少權限可以指揮引導,身為校長,也沒什麼方法可以影響一線的教學實務啊! 其實,這個世界並不是一定要體制提供的資源和權力才能做事。體制之外大有門道可以造成改變;甚至,有許多極為重要的事,...
1
2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