移至主內容
編輯推薦
連絡我們
關於想想
版權聲明
Thinking-Taiwan
小英教育基金會
合作媒體
Toggle navigation
FB
contact
rss
簡體
小英教育基金會
合作媒體
關於想想
版權聲明
編輯推薦
熱門文章
政策想想
教育文化
環境經濟
財政金融
全球脈動
國防外交
司法人權
媒體觀察
休閒育樂
政黨政治
主權兩岸
中國問題
社會安全
時事想想
想想副刊
文化研究
書評書介
歷史書寫
運動休閒
電影戲劇
音樂藝術
漫談時事
專欄作家
公民平台
简
熱門
首頁
文章分類
時事想想
江河清
2 月 09,2013
台灣勞工的悲慘世界
雨果的大作「孤星淚」,也就是音樂劇「悲慘世界」的原著描述在貧富懸殊、階級不平的社會裡,老百姓因為肚子餓偷了一條麵包,卻因此被判重刑,接著主角在逃躲警察和司法的壓迫底下開啟一連串的悲慘經歷。 這個故事最吸引人之處在於本應維護社會基本正義的法律,卻被國家拿來迫害最底層的人民;應該要堅守法律正義的政府、警察,卻以宣稱執法,追殺老百姓;最後,本來只想要溫飽守法的人民,卻被迫屢次犯法求生存,...
Yuming
2 月 09,2013
反媒體壟斷答客問
站在反媒體壟斷的歷史現場,我們聽到了眾聲喧嘩。台灣市民社會的活力與對多元價值的尊重,在此時此刻一覽無遺。論述與立場競爭的當下,所謂的「反-反媒體壟斷」亦因為「禮貌事件」與「喬姆斯基事件」應運而生。關於禮貌的問題,理論前輩吳乃德先生已經於〈民主不需要禮節嗎?〉一文有了相當精湛的分析。 扣除了禮貌問題,這些反對的聲音大多以「它種產業類比」、「妖魔化中國」、「換人壟斷?有沒有好壟斷?」與...
張之豪
1 月 26,2013
郭冠英的調侃,為甚麼不好笑?
郭冠英日前接受中国媒體訪問,自稱自己是政治犯,說道「我本來是高級外省人,因為台灣人的憤怒,因此就搬到低級的一個地方去了,到南港去了」。 每次「郭冠英」三字出現,就是「外省人」三字又再在公領域出現的時候。族群問題,甚至族群政治,一直沒離開臺灣,面對它與討論它,比起無視與掩飾,更能有效並健康的處理它。 追根究底來看,郭冠英其實一開始就是自以為幽默,以自嘲的方式在講「高級外省人」。...
周品劭
1 月 14,2013
想想.台灣
我相信雨過的天空,彩虹會更美麗。 三十五度天空下台北的街頭飄著細細的太陽雨,鼓舞著這歷史性的一天。五萬多人齊步走,要走出那條心中的理想之路,也走出台灣動人的未來。 是差異性,造就了這個世界的多彩。種族、國籍、政治、宗教、階級以及性別等種種的異同縈繞著我們的世界、國家、社會甚至家庭,生活中充滿著對立與矛盾的聲音。然而當一個地方的人們懂得尊重包容甚至欣賞彼此的差異性,...
羅士哲
1 月 04,2013
2012惡夢懶人包(中)
3. 「民生問題」 今年人民過得很苦,很大一部份是因為油電雙漲,物價也跟著飆。這點,主流媒體多有著墨,我就不細談了。 人民賠上的錢可不只這一條。教育部在今年10月宣佈,大學的學費要全面調漲。公立大學最多可以調漲10%,私立大學可調漲5%,調漲幅度由各校自行調整。算起來每個人一學期要多花三千塊,過癮吧?學歷與就業能力等同,被放到市場上當成商品買賣,而且還要你自己花一筆上市費。...
羅士哲
1 月 03,2013
2012惡夢懶人包(上)
2012年不適合任何慶祝。 一件好事值得慶祝,一件壞事的結束也值得慶祝。不過,2012兩者都不是。2012是一場惡夢,一場沒有任何結束跡象的惡夢。在這一年裡面,台灣這個島嶼經歷了巨大的人權、民主、自由的倒退。更糟的是,已經走到了這個悲慘年份的最後一天,我還並未見到任何理由,足以說服我明年會更好。 再過幾個小時,煙火就要開始施放,我能夠預見到那時天空的喧鬧。...
南嘉生
1 月 01,2013
馬英九的歷史地位
馬英九說他要追求歷史地位,但我們必須先搞清楚馬英九的自我定位。 許多有機會訪問馬英九總統的外國記者,內心都會泛起一個疑惑,「這個人會自認為是一個總統嗎?」檢驗這個命題不僅要從馬英九自己的嘴巴,更且要從他的行為。英國BBC的Hard Line訪問節目,主持人就曾很不禮貌當面質疑他對中華民國的忠誠度,質疑他的國家觀點。美國的記者也這樣,才會有「This man」的說法。...
全球脈動
董恒秀
12 月 22,2012
槍權天授,所以要燒獻兒童?
台灣陰雨濕冷好長一段時間,好不容易週末放晴,正要好好享受風和日麗的舒適與溫暖,赫然傳來美國(12月14日)又發生校園血腥慘案!當我看到有二十位兒童遇難時,一時之間回不過神,不相信這是真的!晨陽與清新的空氣帶給我早上的抒情一下被這樣的震驚掩蓋。這個國家怎麼了? 一個許多人夢想的民主、自由與重視人權的國家,竟然頻頻發生校園槍擊屠殺事件,...
莊成毅
12 月 14,2012
【時事想想】臉書心理學
說來也是蠻諷刺的,最近在臉書上填了不少關於臉書心理學的問卷。裡面的問題大多著眼於現今社群網站式生活模式下人的心理狀態(廢話,都說是臉書心理學問卷了),如焦慮、緊張、失落、忌妒、猜忌、期待、狂喜等等。有些問題也著眼於現今社群網站式人際關係的建構,如是否不經意地只跟關注自己臉書的人往來。以及臉書使用者之間相互的影響,如在臉書上傾倒垃圾甚至公開表人之前是否經過三思云云。...
南嘉生
12 月 13,2012
學生「罵」教育部長
陳為廷同學在立法院強烈抨擊教育部長,衍生出「學生可不可以罵教育部長?」的問題。目前網路上討論這議題很多,但我想將討論重點放在公民社會與社會邏輯關係,並在這架構中討論學生陳為廷與教育部長蔣偉寧的相互關係,並衍生到思想與文化問題。 學生能不能罵教育部長,可以分幾個層次討論,上對下、教育及公民社會問題。 下對上的問題 大家都同意縣民若對縣長、...
‹
…
95
96
97
98
99
100
101
102
103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