郭冠英的調侃,為甚麼不好笑?

友善列印版本

郭冠英日前接受中国媒體訪問,自稱自己是政治犯,說道「我本來是高級外省人,因為台灣人的憤怒,因此就搬到低級的一個地方去了,到南港去了」。

每次「郭冠英」三字出現,就是「外省人」三字又再在公領域出現的時候。族群問題,甚至族群政治,一直沒離開臺灣,面對它與討論它,比起無視與掩飾,更能有效並健康的處理它。

追根究底來看,郭冠英其實一開始就是自以為幽默,以自嘲的方式在講「高級外省人」。在爭議一開始的那篇文章2006年寫的〈繞不出的圓環〉裡,郭冠英自不自認「外省人」是高級的,其實不是問題,他只是在借用這個(他自以為已經在本土化的臺灣被顛覆完成的)刻板印象來形容臺灣小吃確實好吃。

但問題若停留在那裡,也不會鬧到今天這個田地。當時事後再報導出的多次訪談、回應與其它文章中,郭冠英確實表現出他的偏見,也就是從本來的價值中立的自嘲,到處理時的進退失據,表現出他真的有自認「高級」之處。也許這還加上他被兩大過免職處分公務員的職務,而讓他更有受害者心理。

他為何吝於對臺灣社會解釋?他其實可以好好解釋的。文筆如他,大可以洋洋灑灑寫篇文章好好說明來龍去脈,心路歷程。而我認為他吝於解釋的主因就是因為他真的不屑,真的有發自內心的狂妄與自大,或者說,優越感;讓他一開始就覺得這個無法接受他這個愚蠢的幽默的臺灣社會,根本不該浪費他的唇舌來解釋。他有所解釋的時候,多半是為了保留公務員資格的抗辯,而非正式地針對這個受傷的社會來誠心道歉與解釋。

為甚麼這個社會無法接受他自以為的幽默與優越感?假使「外省人」不再高級,那自稱為「高級外省人」自然就不會引起任何爭議。就是這麼簡單。這個社會還有著隱藏的族群不公平分配的問題。軍公教一般都被認為外省族群佔多數,事實上也是如此,但是裡面還是有很多本省人。

從商者,則族群較為混雜,也許比例就比較接近真正的族群比。但是,工農階級者,則外省族群的比例就相對少。或者說,這種原先就出身低微(老兵)的外省人後代,在工農生活中,與本土融入的程度也遠超過高級的軍公教(與富商)的外省族群。

這些所謂「高級外省人」,就如Benedict Anderson說的那些不肯學其統治領地的歐洲貴族一樣,是要透過「我與你是不同的」來顯示出自己的高貴,也因此,在歐洲各國開始本土化時,國家與民主的浪潮才讓德國國王開始學德語,英國國王開始學英語。

郭冠英一路以來犯了兩大錯誤,第一是他是公務員身份,站在國家的立場,他那些政治評論,否任自我國家主權的立場,對國家而言,是完全不可能被接受的。單就這點來說,中華民國的歷任總統在任(包括兩蔣在內),都會要他走路的,而且若是兩蔣時代,沒要了他的項上人頭才是奇怪。

附帶一提的,對於追求自由民主與堅持主權的臺灣人來說,捍衛郭冠英這種人與這種言論的自由,是我們共同的信念與目標。當然,他有他說這些偏見的自由,而我們也有我們大力批判與撻伐他的自由,只要言論的分歧與對立是保持在民間,國家的責任就是確保你們要怎麼互罵都沒事,若太超過了則要出面調停,這才叫保障言論自由。

郭冠英的第二錯誤,就是針對他在「高級外省人」這個失敗了的幽默上。如果是在一個可見的未來,當事過境遷,當臺灣社會對於「外省人」不再有相對剝奪感,外省族群也不再有少數「高級份子」掌握著媒體、綜藝、文化、學術、軍事、官僚體系,當這一切的族群分佈都可以趨近於正常,那麼,那一天的到來,才是郭冠英這種幽默真的可以搏君一笑的時候。在這個威權轉型後尚未完成的正常化到來以前,在許多結構性的歧視與文化高低位偕尚未被弭平以前,「高級外省人」不僅不幽默,還很傷人。

最後,講個小故事來結束。

郭冠英事件於2009年發生時,我無意間得知一位我在野草莓運動裡所認識的運動同志,是來自支持新黨的高階外省公務員與官員家庭。於是我問他,對「高級外省人」事件怎麼看?

家裡背景是浙江的他說:「郭冠英是貴州人耶,他那樣也敢說自己是高級?」

作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