反媒體壟斷答客問

友善列印版本

站在反媒體壟斷的歷史現場,我們聽到了眾聲喧嘩。台灣市民社會的活力與對多元價值的尊重,在此時此刻一覽無遺。論述與立場競爭的當下,所謂的「反-反媒體壟斷」亦因為「禮貌事件」與「喬姆斯基事件」應運而生。關於禮貌的問題,理論前輩吳乃德先生已經於〈民主不需要禮節嗎?〉一文有了相當精湛的分析。

扣除了禮貌問題,這些反對的聲音大多以「它種產業類比」、「妖魔化中國」、「換人壟斷?有沒有好壟斷?」與「媒體資訊同質性並不影響多元管道與選擇的自由」等四個因素來表達其立場。但筆者認為,這四種想法都是有待商榷的。

第一,「其他百業之壟斷」與「媒體壟斷」有其意義與層次上的差異。媒體端控制的是訊息,是影響偏好形塑的關鍵因素。關於所有其他服務、商品,甚至政黨傾向與政治認同都受到訊息管道的牽制與影響。寬鬆的看法,甚至可以說它是現代社會當中,自由意志依然自由的底線。所以媒體壟斷的嚴重性遠超過其他行業的壟斷。喬治歐威爾(George Orwell)在《1984》當中不斷強調宣傳的重要性,就在暗示世人不要讓媒體的多元報導,變成了單一管道的一元宣傳。

第二、「負面中國」與「反媒體壟斷」之連結,確實被視為統獨雙方快速集結支持者的最有效方案,「反媒體壟斷運動」甚至也成為反對黨陣營見獵心喜亟欲收割的政治資源。但根據筆者最近短暫而密集的活動參與所構成之社會觀察現場經驗,當下以學生為主軸的反媒體壟斷運動以「反媒体壟斷」與「拒絕中國因素干預」為兩大核心訴求。其針對的是中華人民共和國政權與台灣買辦企業之間政商勾結,藉此扭曲台灣資訊結構的行為。他們立場明確且行為嚴謹,並沒有以歧視的方式抹黑中國。

況且台灣主體意識的突顯,並不代表對中華文化的污名化或對中國市民社會的不友善。吳介民教授所謂的《第三種中國想像》,就是要在恐共、媚共兩條台灣兩黨已然失敗的道路上,尋找一種新的認識論立場。讓兩岸人民能夠相互理解,尊重彼此的決定。讓彼此開放的人民而非封閉的政府來決定相互的關係與前途。雖然結局不見得盡如人意,但這是多元凌駕一元,民主突顯自我決定甚至自我表現的較佳方案。

當然正因為台灣多元價值並陳的現狀,使反對中國因素與媒體壟斷的人也應該傾聽立場迥異者之言論。但對筆者來說,一群人用恐共心態;另一群人用媚共心態將兩種文化沙文主義式的民族主義(中國與台灣),凌駕於壟斷的本質之上,都如同討「禮貌事件一樣」,就是在模糊焦點。同情的理解中國是必要的。在這個時代,雙方都不再需要有喊狼來的牧羊人了吧!

第三、有人認為,若是林榮三、或其他同業甚至公視來買蘋果,關心中國因素的反對黨或群眾就不會堅持堅持反對併購案。在台灣,許多人確實有這樣的看法。但筆者認為,媒體集中雖是導因於中共與中國台企之間的「異業結盟」。然而,此問題真正重要的核心爭議仍是「壟斷」,而不是「換人來壟斷。」更不是「有沒有好壟斷?」在溝通理性與交疊共識都難以達成的時代,要能夠相互同情的理解對方的思維,多元的資訊管道是不可或缺的。當壟斷造成了多元的喪失時,淪亡的就是同情理解的可能性。

那麼以理解為基礎的溝通理性與交疊共識,其達成的機率也就越趨渺茫,民主價值能持續維繫的前途也就更顯灰暗。所以根本沒有「換人壟斷」或「有沒有好壟斷」這兩種議題。因為多元價值的淪喪,緊接著的必然是民主正當性的龜裂。只要是壟斷,對我們當下所珍視的各種價值都會有毀滅性的打擊。

第四、或許有人會認為,媒體從來就不是壟斷的。因為我們現在都不看電視或報紙新聞了,最新、最真實的第一手消息都來自網路媒體甚至PTT八卦版。況且,遙控器就在你手上,有線電視幾百台讓你自己選,何來壟斷之嫌?

但值得注意的是,當影響台灣前途最劇、佔多數投票人口的嬰兒潮世代仍然以電視媒體為主要的資訊來源時,不停同質化的資訊內容與惡化的資訊品質,若再加上從系統台、新聞媒體再到報章雜誌有意圖的上下游產業鏈壟斷,無疑會讓閱聽環境雪上加霜。反媒體壟斷可能不見得讓閱聽人可以得到更好的閱聽環境,但不反媒體壟斷絕對會讓同質化與惡化的媒體環境雪上加霜。

任何一種價值或論述佔據正當性制高點時,很容易成為無法包容他者異議的單一出口,進而形成另類的言論壟斷與論述霸權。所以我們必須採取開放的心態,重新挖掘反媒體壟斷所代表的多元價值與公民社會意涵。理直氣和。能讓反壟斷的思想更包容也更穩固。

作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