移至主內容
編輯推薦
投稿
連絡我們
關於想想
版權聲明
Thinking-Taiwan
小英教育基金會
合作媒體
Toggle navigation
FB
contact
rss
簡體
Thinking-Taiwan
小英教育基金會
合作媒體
投稿
聯絡我們
關於想想
版權聲明
編輯推薦
熱門文章
政策想想
教育文化
環境經濟
財政金融
全球脈動
國防外交
司法人權
媒體觀察
休閒育樂
政黨政治
主權兩岸
中國問題
社會安全
時事想想
想想副刊
文化研究
書評書介
歷史書寫
運動休閒
電影戲劇
音樂藝術
漫談時事
專欄作家
公民平台
简
熱門
首頁
文章分類
婚姻平權
全球脈動
施芳瓏
7 月 23,2022
LGBT+ 課題:少一點仇恨,多一點包容
1972年的7月2日,在倫敦開啟了第一場同性戀的抗爭(protest)遊行 ,由同志解放陣線(The Gay Liberation Front)主辦,約有2000位參與。50年後的同一天,也由同志解放陣線開走,也走相同的遊行路線,從海德公園(Hyde Park Corner)出發,途經英國政府的中心(Whitehall),走至終點特拉法加廣場(Trafalgar Square)。遊行後,...
司法人權
顏鈺杰
五月 16,2020
翻開榮耀的歷史扉頁——同婚法案一周年後的省思
前言 去年的這個時候,彩虹旗驕傲的在凱道上飄揚,數對伴侶激情的在大街上擁吻,接受這個世界對他們的善意及祝福。2019年5月17日台灣寫下燦爛的篇章,成為亞洲第一個同婚合法國家。 這是一個既保障人權,又尊重民主政治的結果 2017年5月24日「大法官第748號解釋」確立了同志有與異性戀相同的婚姻自由之後,又因應2018年底的公投結果,決議以專法形式保障同性婚姻相關權益,...
陳佩儀
11 月 28,2019
【男人想想】一位女跨男的自敘:我的「pass」之路
2019年10月25日,同志遊行的前夕,一場夜間的遊行點亮了台北街道──一群跨性別朋友、支持跨性別的朋友們走上街頭。跨性別者渴望被「看見」,不再隱身於LGBT的歸類中,而是將自己顯現出來,讓粉藍旗飄揚的夜晚,越夜越美麗。 台灣第一屆跨性別遊行:你認識他們了嗎? 台灣同志諮詢熱線協會於今年舉辦第一屆跨性別遊行,期待社會能夠理解跨性別者不平凡的生命;同性戀者、...
彭治鏐
11 月 07,2019
【男人想想】當兩位男人在公共空間溫柔地牽著手
台北,滿載彩虹群像的十月 上個月的最後一個週六──10月26日,是一年一度的台灣同志遊行。適逢今年5月剛通過同性婚姻,當日高達20萬人的LGBT+(Lesbian/女同性戀、Gay/男同性戀、Bisexual/雙性戀、Transgender/跨性別,以及其他眾多性少數)與異性戀盟友們一起走上台北街頭,表達對LGBT+平權與自由、多元共融價值的支持。 並非僅有遊行當天,...
社會安全
杜瑛秋
五月 23,2019
【女人想想】求助反遭二度傷害?多元性別族群之性別暴力調查大公開
小愛和賀賀是一對女同志伴侶,在交往3年後,雙方因為價值觀以及生活習慣一直無法有共識,加上賀賀一直誤會小愛跟小明有曖昧關係,讓小愛感到無法再走下去而提出分手。但賀賀無法忘記這段戀情,因此威脅小愛說,若她和她分手,就要讓小愛公司以及家人知道他們倆的關係。小愛仍決定要分手故準備搬離開她們共居的住所,賀賀無法接受這樣的事實還有搬離開的行為,除了言語恐嚇外也拿棍棒打了小愛,造成臉部還有身體多處紅腫瘀傷...
司法人權
李中志
五月 20,2019
婚姻是基本人權,不是特權
如果隨便去問一個美國人應不應該禁止黑白通婚?除非你問到三K黨,大概十之八九會認為這根本不成問題,因為禁止黑白通婚是不可思議的,但在上世紀50年代的美國,是否立法禁止黑白通婚是依各地民情傳統,絕大多數的人認為,人民本來就有權以族群界定婚姻的範圍,而國家出手干預人民立法保護血統,即制定所謂anti-miscegenation laws,反而是更不可思議的做法。 翻開美國的平權史,...
教育文化
,
司法人權
莊泰富
五月 16,2019
【男人想想】748法案底下的男性
圍圍是個輔導老師,他是個男同志,他,同時也是一個女孩的父親。 2005年10月,圍圍遇到了他生命中的真愛-喵喵。大學遇到彼此的他們,交往三年後就在校園中遇到了挑戰,正在修習教育學程準備實習課程的他們,差點被主任終止實習,在主任的觀念中,男同志是不能擔任實習老師的。 此外,校方也要求雙方的家長都到學校會談,在封閉的校園環境中,校園對同志的不友善不僅只發生在學生身上,...
教育文化
,
司法人權
黃寶玉
五月 16,2019
【時事想想】「你們的孩子是天使」 同志家庭在老師、鄰居眼中的真實面貌
2019年5月17日,在國際「不再恐同日」(INTERNATIONAL DAY AGAINST HOMOPHOBIA)這天,台灣將發生一件全世界矚目的大事件,並會被永久記錄下來,成為「台灣」在國際社會的「履歷」上重要的一筆。因為台灣婚姻平權法案將交付立法院表決,並且是直球對決,沒有退路。 無論表決的結果如何,(經過沒有誠意的協商,傷害感情的公投,政治角力的多方拉扯之後),只有身為「...
教育文化
,
社會安全
賴彥丞
五月 08,2019
我們與惡的距離:從國中生跳樓事件談愛滋與同志的汙名
2000年4月20日,屏東國中生葉永鋕在廁所倒臥血泊身亡,他因性別氣質較為陰柔屢遭同儕霸凌,使得這位「玫瑰少年」不敢在下課時間上廁所,只能利用課堂時間如廁,沒想到發生無可挽回的悲劇。那時校園還是實施「兩性教育」的保守教學氛圍。葉永鋕的逝世,推動了台灣性別平等教育的進程,然遺憾的是,在他死後滿十九年又兩天之時,台中的一位劉姓國中生因不堪同學長期在全班面前嘲諷其同性戀身分而跳樓,...
文化研究
藍士博
4 月 16,2019
【桃籽:想想】玫瑰、少年,與我們不逃避的世界——楊翠、陳嘉行對話錄
民主是台灣社會的百年追求,不管是宿命或者是機遇,一代代的台灣人心手相連,傳承記憶、勇氣與希望,也成為了面對強權威脅的堅實後盾。作為楊逵的孫女,楊翠從目睹多少風雲人物走踏東海花園,終至勇敢接下重擔,承擔台灣轉型正義的重要任務;相反地,原本在螢光幕上唱唱跳跳、耽溺於花花世界小確幸的焦糖——陳嘉行,卻意外地從《永不放棄:楊逵的抵抗、勞動與寫作》這本書開始,踏上思辨、倡議的公共領域。...
1
2
3
4
5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