移至主內容
編輯推薦
連絡我們
關於想想
版權聲明
Thinking-Taiwan
小英教育基金會
合作媒體
Toggle navigation
FB
contact
rss
簡體
Thinking-Taiwan
小英教育基金會
合作媒體
聯絡我們
關於想想
版權聲明
編輯推薦
熱門文章
政策想想
教育文化
環境經濟
財政金融
全球脈動
國防外交
司法人權
媒體觀察
休閒育樂
政黨政治
主權兩岸
中國問題
社會安全
時事想想
想想副刊
文化研究
書評書介
歷史書寫
運動休閒
電影戲劇
音樂藝術
漫談時事
專欄作家
公民平台
简
熱門
首頁
文章分類
軍國主義
歷史書寫
周以正
9月 27,2017
【解嚴30週年】我的戒嚴時代
一、偏激 1984年初夏的某日,三年的雄中生涯即將告一個段落,雖然即將到來的聯考有如烏雲罩頂,但我記得那是一個大熱天,陽光笑的很燦爛,我獨自到雄中的標本室去找班導。 班導是個生物老師,他負責管理雄中標本室,裡面留有日本時代收藏的各種動物標本:鴨嘴獸、企鵝、熊鷹……是個寶庫。那一天,班導剛好不在坐位上,而他的桌上又擺滿了學籍資料,我翻了翻自己的那一份,...
書評書介
朴裕河
7 月 09,2017
【書摘】《帝國的慰安婦》:「愛國」的慰安婦與帝國
書名:帝國的慰安婦:殖民統治與記憶政治 作者:朴裕河 譯者:劉夏如 出版社:玉山社 出版日期:2017/07/01 「愛國」的慰安婦 1.「自願性」的結構 「慰安婦」的「強制連行」,基本上只限於戰場與佔領地。吉見教授指出,印尼的「安汶島上確實發生過強制連行與強制使役」。(吉見義明,二○○九夏季)但正如前述,那裡的強制性與朝鮮人慰安婦所面臨的強制性,...
歷史書寫
花亦芬
12 月 28,2016
【書摘】在歷史的傷口上重生:德國走過的轉型正義之路
書名:在歷史的傷口上重生:德國走過的轉型正義之路 作者: 花亦芬 出版社:先覺 出版日期:2016/08/05 http://www.books.com.tw/products/0010721982 【摘文】 第1章 走出高調「現代性」,回歸「人性」 柏林的現代,不在於想讓人嘖嘖稱奇、不在於努力要驚艷四方;...
全球脈動
曾昭明
9月 11,2015
天朝主義與敘利亞人道危機:我們這個時代的「戰爭責任」議題
敘利亞的「人道危機」,終於震驚了歐洲的社會良心。遲到的人道關懷,儘管是媒體的產物,依然彌足珍貴。但人們似乎尚未清楚意識到,是誰阻擋了國際社會抑制敘利亞殘酷的國內戰爭的努力?很弔詭的,造成戰禍日益擴大的「阻擋者」,正是今年才為「反法西斯戰爭勝利70年」舉辦大閱兵,展現它們作為世界舞台主角的存在感的兩個國家——俄羅斯與中國。 回到2012年8月3日,當時聯合國正在召開大會,...
中國問題
寇謐將(J Michael Cole)
9月 04,2015
中國的「抗戰勝利紀念日」閱兵:令人憂慮的信號
在中距離核彈頭、戰鬥機、長程轟炸機、火箭發射器、戰車、攻擊直升機,以及70,000隻白鴿和無數氣球從天安門廣場撤收完畢之後,我們恐怕得捫心自問,今天這場武力展演(註1)究竟是為了甚麼?以及同樣重要的問題:又是衝著誰來的? 就字面意義來說,這場閱兵是為了紀念中國抗日戰爭暨世界反法西斯戰爭勝利,以及中國在整個第二次世界大戰發揮的作用而舉行的;儘管這作用絕非毫無爭議,...
許仁碩
9月 03,2014
從三月社運成員訪日風波,看台日社運交流問題(下)
日本左翼的主張與運動路線 比起日本右翼,日本左翼團體間的主張歧異性恐怕更大。不過若對照前述右翼主要主張,左翼一般則持下述的見解: 1.反對天皇制與民族主義。 2.支持非戰的和平憲法。 3.反省戰爭與殖民責任。 4.強調跨國公民間的交流與聯繫。 5.堅持民主價值,推動性別、族群平等等改革。 6.反對自由貿易,支持(各種版本的)社會主義。...
全球脈動
,
國防外交
許仁碩
7 月 12,2014
從日本公民社會角度談集體自衛權問題
日前日本安倍首相以內閣決議方式變更憲法解釋,解禁了日本的集體自衛權,引起國內外的關注,臺灣媒體的報導中,多半以地域政治的角度切入,認為此舉有助臺灣對抗中國。然而,閣議之前即有人在東京街頭自焚抗議,而當日一宣布,首相官邸外旋即聚集了數萬人抗議,如果集體自衛權真的利大於弊,日本的公民在抗議什麼呢?只是怕死不想上戰場而已嗎?我認為支持之前,也應該聽聽從日本公民社會角度,對集體自衛權提出的反對觀點...
書評書介
劉夏如
7 月 11,2014
走出戰後日本「創世紀」神話 ──《東京小屋的回憶》與日本人的戰爭記憶
長期以來,台灣的日本近代史敘事多半複製日本戰後歷史學公式論點,認為1930年代的日本法西斯當道,軍部暴走發動對外侵略戰爭,人民是生活在「黑暗時代」的受害者。這種「國家(軍)VS.社會(民)」的善惡二元論深植人心,無怪乎標榜追尋台灣「美好年代」的電影《KANO》上演時,會受到諸多質疑批評,1930年代的殖民地台灣人應該也一樣在戰爭陰影下過得水深火熱,怎麼可能會美好呢?此種政治正確的正史刻板印象,...
李拓梓
3 月 18,2014
【週二想想】「零戰」、生命的價值與「正常國家」
百田尚樹的小說《永遠のゼロ》應該是去年一年,我所讀到最精采,最讓人難忘的翻譯小說。故事內容高潮迭起,譯者王蘊潔譯筆流暢,每個篇章讀完都欲罷不能,隨時想知道接下來又怎麼了。原著小說在日本長銷大賣,去年還拍成電影,目前仍在院線上。日本首相安倍晉三(據說是作者好友)也躬逢其盛,映後說了很感動之類的話語,卻引來攻擊,讓這部電影/小說一下子突然變成了右翼軍國主義復甦的代言人。...
文化研究
,
歷史書寫
丁允恭
1 月 28,2014
【週二想想】死的政治
雖然絕大多數人都未曾目睹,但來自翔實的記錄之中,我們許多人都應該熟知這個場景,並在有限的資料以外,形成自己對畫面的想像和填補: 在1970年11月25日的上午11時許,剛把最後作品天人五衰交付給編輯的三島由紀夫,帶領著「楯の會」的四名成員,來到位在市ヶ谷的陸上自衛隊東部方面總監部,在與總監假意的會談之後,他們把他軟禁了起來,並且對自衛隊員發表演說,鼓吹大家參與他的「政變」。當然,沒有成功,...
1
2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