移至主內容
編輯推薦
連絡我們
關於想想
版權聲明
Thinking-Taiwan
小英教育基金會
合作媒體
Toggle navigation
FB
contact
rss
簡體
小英教育基金會
合作媒體
關於想想
版權聲明
編輯推薦
熱門文章
政策想想
教育文化
環境經濟
財政金融
全球脈動
國防外交
司法人權
媒體觀察
休閒育樂
政黨政治
主權兩岸
中國問題
社會安全
時事想想
想想副刊
文化研究
書評書介
歷史書寫
運動休閒
電影戲劇
音樂藝術
漫談時事
專欄作家
公民平台
简
熱門
首頁
文章分類
經濟發展
主權兩岸
,
中國問題
蔡宏政
7 月 16,2015
陸客觀光經濟啟示錄:掛牌經濟的政治工程?
陸客觀光經濟牽涉到兩個相互糾結的問題:第一、陸客來台是否帶給台灣經濟效益?;第二,陸客觀光是否會對台灣造成以商圍政的衝擊?就台灣的立場而言,當然是希望獲取經濟利益而沒有以商圍政的衝擊;就中國的立場而言,自然是希望用最低的經濟價格,產生最大的政治槓桿。不幸的是,這些年來是快速地朝中方希望的方向發展。 陸客輸入可以分成三個歷史階段。第一階段是2000年以前,陸客來台人數是零,...
環境經濟
王行篤
4 月 22,2015
【政策想想】 台灣為何亟需結構改革
回顧台灣經濟發展60年歷程,大體而言前30年經濟力爭上游,社會充滿發奮的風氣;後30年則經濟成長減緩,人們有一些失落的感覺。我們不禁想問,如此趨勢的演變是因為台灣人不夠打拚?還是國際政經情勢變化使然?其實可歸納的因素很多,但其中最重要的事實是:台灣既有發展模式已經頹落,亟需進行整體結構的改革。 從歷史看經濟成長的歷程,台灣經濟在度過1950、60美援協助的年代之後,...
許家睿
7 月 16,2014
馬英九為什麼這麼愛拚經濟?
馬英九為什麼這麼愛拚經濟,看起來似乎是一個不需要疑問的問題,身為一國的總統,拚經濟難道不是一件重要的事情嗎?然而事實上馬英九的拚經濟招牌,才是台灣政治最大的迷思所在。 今年三月,台灣政治圈掀起了一場反黑箱服貿的社會運動,抗議者佔領立法院議場抗議馬政府以粗暴的手段強行通過服貿協議之審查,馬英九則一再以兩岸之間的服貿協議是台灣經濟活路,...
新一
五月 29,2014
【打狗吹水】:砍馬重練:南台灣發展會議的倡議
馬邦伯治國無能、威權復辟,已是歷史定位。馬邦伯此歷史定位的打造,竟連帶也「激活」(刺激到活起來)台灣沈寂許久的「社會運動」,抑或時下的潮語說法— 「公民運動」。只不過,馬邦伯這廂無能復辟的歷史定位愈是昭然,那廂的公民也就愈加忙碌,甚至產生「公民過勞」或「血汗公民」的無奈現象。 憲政國是 vs. 經貿國是? 事實上,對於馬邦伯的「惡治」...
環境經濟
,
中國問題
Chenglap
8 月 31,2013
中國大陸物價對香港的影響
偶然我會聽到朋友一個說法,那就是「儲多少錢才足夠退休」。 他們會把自己維持現在生活水準的支出計下來,然後向著未來幾十年投射。舉個例子,可能是希望自己在賺到一千五百萬臺幣,然後再每個月使用三萬臺幣。而覺得,只要在某個時間點賺到這個數字,就可以一輩子維持現在的生活水準。這樣的「計劃」,完全建基在一個假設上,那就是把經濟和錢,看成一種頗為靜態,價值不會大變的東西。...
Yolanda
8 月 31,2013
中國社會裡的小資生活現象
最近一段時間,號稱代表時下中國年輕人特別是九零後大學生思想情態的電影《小時代》引發熱議。劇本改編自同名小說,小說作者也是一貫在非議風口浪尖的八零後青春文學作家郭敬明。從原著到電影都用空洞虛無和浮華的情境打造出作者或一小部份人心中的當下,以扭曲的價值觀、生活空虛、盲目拜金等偶像劇的套路來表達他們認知的青春。 作者認為他的作品受眾是國中以上學生,他們完全能理解電影所傳遞的生活氣息。從「...
財政金融
,
政黨政治
林全
8 月 04,2012
政府是主角 配角或丑角
有人相信,小政府有利於經濟發展;也有人相信,大政府有利於經濟發展;但恐怕沒有人相信,無政府有利於經濟發展。故經濟學者對政府角色大小,雖然頗多爭議,但很少人會全盤否定它的經濟角色。關鍵應該在政府的效能如何?或者政府的競爭力如何? 理論上,政府的效能愈高,愈有機會在經濟發展中扮演主角,這時候主張大政府就是對的;否則,政府就只適合當配角;再等而下之,就可能成為丑角。 但實務上,...
‹
1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