移至主內容
編輯推薦
連絡我們
關於想想
版權聲明
Thinking-Taiwan
小英教育基金會
合作媒體
Toggle navigation
FB
contact
rss
簡體
小英教育基金會
合作媒體
關於想想
版權聲明
編輯推薦
熱門文章
政策想想
教育文化
環境經濟
財政金融
全球脈動
國防外交
司法人權
媒體觀察
休閒育樂
政黨政治
主權兩岸
中國問題
社會安全
時事想想
想想副刊
文化研究
書評書介
歷史書寫
運動休閒
電影戲劇
音樂藝術
漫談時事
專欄作家
公民平台
简
熱門
首頁
文章分類
馬英九
新一
8 月 22,2013
【週四想想】比日劇還遜的鬼島:打造「公民」運動的物質基礎
邇近,周遭許多朋友都不斷抱怨「過勞」之問題,若還要利用業餘關注跟參與公共事務,就如同許多職業女性一般,是在工作與家庭之間兩頭燒,根本已無無心力負荷。朋友的抱怨,剛好說明「公民」運動,必須一定物質基礎跟條件。 因此,倡議或鼓吹公民運動之人,若真相信公民運動是台灣的未來,那首先必須具備「他者關懷」,理解為何在台灣要來參與一場「公運」那麼難,畢竟這是一個「工運」都沒有的國度,工人都幹到過勞累趴,...
媒體觀察
陌鷹萊
8 月 12,2013
醫生奉獻 烏龍記者 無能總統
已故林口長庚醫院臨床毒物科主任林杰樑,發明農藥巴拉刈中毒的解毒方法聞名業內。巴拉刈和巴拉松一樣,都是農民經常使用的農用藥物,名稱不同,性質也不同。巴拉刈的「刈」讀音同「意」。但卻經常被讀為「哥」或「圭」。 前幾天,有線電視T台,因接續報導林杰樑醫師一生行儀,有一段內容特別提到林醫師發明「巴拉刈解毒」的內容。但是,報導這條新聞內容的女記者,從頭到尾,都將「巴拉刈」讀為「巴拉圭」。...
主權兩岸
林濁水
8 月 09,2013
【華山論劍】雙面總統馬英九___民進黨兩岸戰略系列八
規矩拘謹的馬總統為什麼國家安全大政方針竟那樣地重用另類觀念的蘇起,以致於引起強烈反彈,終於以讓蘇起草草下台收場? 這可以從馬的用人哲學切入。 馬總統超自戀,「照鏡子用人」,專用和自己一樣的人,搞小圈圈,所以整個團隊和社會脫節,欠缺同理心。 這是流行的說法。 那麼鏡子中的馬總統長得什麼樣子? 那無非是: 拘謹有如模範生般守規矩,思想保守,...
環境經濟
賴天恆
8 月 09,2013
人民應該對服貿協議說「不」!
服貿協議是攸關台灣經濟發展、政局走向的重大決策。對於一個民主國家來說,面對重大決策最關鍵的問題,便是人民是否能夠決定「要」或「不要」。但就我國目前的局勢來看,答案顯然是不行。 總統日前親上火線喊話,宣稱「兩岸服貿協議對台灣只有好處沒有壞處」,並且把所有的反對意見都當成必須辟除的「謠言」。對總統來說,即使全國人民堅持不要,他也仍然會繼續「推動」、「溝通」。「接受人民的決定」...
電影戲劇
Ko Tsì-jîn
8 月 09,2013
【週五想想】我看台語片:歷史高點反倒扁
2006年,民主進步黨政府鄭文燦局長主政的行政院新聞局主辦「台灣國際影視博覽會」,「慶祝台語電影50週年」為其系列活動之一,由國家電影資料館承辦,在全台各地舉行巡迴影展,持續至隔年2007年3月。 當年影展所呈現的,是國家電影資料館搶救流行於1950、60年代老台語片的成果。總產出千餘部的台語片,目前國家電影資料館典藏200部左右,1989到1997年任館長的井迎瑞教授為搶救要角,...
歷史書寫
李拓梓
8 月 04,2013
【週日想想】送洪仲丘 憶起1997
那晚悶熱無比,我整天為了支援在野黨佔領立院的行動東奔西跑,張著眼睛都快要睡著,卻因為一個意外行程,來到聲援洪仲丘案的「公民1985」行動基地。才走進院子,就看到十幾個年輕人在敲敲打打道具,彷若台灣的某個小型工廠。走上二樓,又看到幾位小姐認真的討論著傳單、活動流程,還看到一位舊識。那位舊識已經轉行當生意人,我以為他應該每天忙著數鈔票,卻沒想到對公共事務還是如此忘情不下,自願成為這個公民行動的一員...
沈政男
7 月 12,2013
關說賄賂走後門是可恥的行為
國際透明組織公布2013年全球貪腐(corrupt)指數,台灣民眾在調查前十二個月內曾經向教育、司法、醫療、警政、戶政、日常設施、稅賦、土地服務等單位賄賂(bribe)的比率高達36%,在亞太14國排第12名,在全球95國排第65名。 也就是說,每三個台灣人就有一人,過去一年曾經向政府、公家或對等單位行賄。如果把一年改成十年、過去所有時間,這數字恐怕更驚人。 賄賂一字,...
張之豪
7 月 11,2013
【時事想想】沒有面孔的貪腐
國際透明組織(Transparency International)發表2013年的報告,被經濟學人雜誌引述後,臺灣媒體也爭相報導內容有提到臺灣的數據。 有三張圖值得想想。 一是你是否曾行賄?顯示為 36% 的人是有行賄的。 二是你「覺得」貪腐情況有否在減少?答案是「感覺」有減少。 三是你「覺得」個人能否改變貪腐的情形?答案則很有意思, 36% 的人覺得無力改變, 64...
李拓梓
6 月 30,2013
【週日想想】容忍比自由更為重要
我本來只是認為,馬政府的所作所為,頂多需要改寫政治學教科書裡像是「責任政治」的定義、或者憲法中明定的總統與閣揆權力分際,沒想到前幾天聽到馬一席「容忍比自由更為重要」的講話,才赫然發現在他的執政下,連中文辭典可能也要改寫了。 馬英九引用胡適這句「容忍比自由更為重要」的句子,是為了告訴國人要容忍不同的意見(其實就是他的意見),他認為台灣民主還有很多改進的空間,...
賴怡忠
6 月 26,2013
【時事想想】馬英九該如何面對歐習會的警訊?
被經濟學人週刊戲謔為斷背山會的「歐習會」落幕,這個世界矚目的非正式峰會沒有共同聲明,但出了一個有關氫氟碳化合物排放的協議宣佈。由於這個峰會的起始及發展過程充滿了種種奇異性,顯示了同樣是弱勢領導者的習近平與歐巴馬的不同表現風格。總結來看,此次非正式峰會顯示習近平是有備而來步步進逼,歐巴馬被打得潰不成軍,這個狀況對於即將登場的「吳習會」絕對是凶多吉少。 歐習會第一個怪異的地方,...
‹
…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22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