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灣智庫執行委員,念物理卻誤打誤撞進入國際政治領域,希望協助打造一個有公義、自信、尊嚴、獨立與繁榮的台灣,讓下一代可以專心實現自己的夢想。
儘管馬英九總統春風滿面卻實問虛答地,在記者會上謊言廢話連篇,他倒是透露了一點關鍵企圖。他在記者會上說:既然目前三位總統候選人都主張維持現狀,「就是我打造的現狀」,建議他們採取我的原則,「用我的方法」,如果可以做到,就有把握可以維持現狀。
很明顯地,馬英九和習近平打算:透過兩人合體先定義台海「現狀」是什麼,再要求極可能在71天之後當選總統的蔡英文去維持這個現狀,如稍有出入就可順勢指控蔡英文有意改變現狀。因為維持現狀是蔡英文說的,他們也故意認為蔡沒有明說現狀是什麼,乾脆就先強行塑造,再教她概括承受,吞下去。
在習馬會後各自的記者會中,只要習馬都提到兩人都認同一個中國,台灣是中國的一部份,即便沒有任何協議簽署,在國際上就達到了1992年陸版九二共識「雙方各自以口頭方式表述一個中國原則」,讓一中原則透過台灣民選總統主動在國際宣誓,達到國際化效果。屆時中方再拿這個一中原則去要求美國改變其一中政策,拿出台灣民選領導者都同意的理由,指控美國的一中政策是在阻礙與破壞台海一中現狀。
更糟糕的是,因為沒有簽署協議,所以無須立院審查。回想十年前國共兩黨「連胡公報」同樣不是協議,沒有違反兩岸人民關係條例的問題,但之後對台灣造成什麼樣的影響? 當時民進黨還是執政黨,這個不是協議的連胡公報就讓扁政府頻於招架,現在是總統親自說出口的主張,還是國民黨執政,同樣不是協議,但現在卻極可能從馬總統口中而出,請問影響程度會比十年前低嗎?
馬英九早就死豬不怕滾水燙,即使民意支持度再低,他還是趕著要在這時刻去見習近平。民間對這件事情的反應外冷內熱,畢竟他已經黑箱多次,謊話連連,除了等他下台,還能怎樣?但是對關心台灣未來的人士而言,現在絕對不是講什麼「不反對蔡習會」的時候。準備執政的民進黨也不應該擔心被貼上逢中必反的標籤,甚至心想等等看馬習會結果,看好不好再來決定立場。這種態度都是小鼻子、小眼睛、只重視眼前選舉得失與可能的選後經營、對歷史潮流與時代任務超級無感。
要知道,馬習會再度捲起台灣民眾對前途的憂慮,很可能讓太陽花運動的成果瞬間化為泡影,這是國家危機!這是國家危機!這是國家危機!此時政治領導的任務是去回應民眾對未來的擔憂,對馬習會表達清晰無誤的根本立場,並以具體行動告訴人民可以如何應對,避免讓人民對台灣未來的無力預期與必將統一的悲觀態度在社會發酵。
這時提「不反對蔡習會」,縱使有再多的前提,也還是形同釋放訊息:台灣領導人個個在排隊等著要見習;更何況媒體果然(惡意地)不強調所謂「蔡習會」的前提。這完全讓中國掌握兩岸領導人見不見面的主導權,而且也會對馬習會批評的力道盡失。(強調過程黑箱是停留在事務官與政策幕僚的格局,忽略國家危機等級的更大問題,而且也沒有回應民眾的焦慮與不安)。固然當選後會面對如何處理與習近平會面的重大問題,因此不希望講過頭而破壞了未來處理兩岸關係的空間,但別忘了台灣民眾才是主考官。
極有可能當選的民進黨總統候選人蔡英文主席,此刻應該以準總統高度看待這個問題。畢竟她(和所有台灣民眾)「遭到突襲」是個危機,但也當成是對自己能力的測試,與展現領導力的機會。現在大家看的是leadership,不是選舉的喜好度或看好度。對這個問題勢必要展現高度與不怕迎戰的能力,才能讓人民與國際社會相信半年之後,她能扛得起馬英九留下來的所有爛攤子。
李總統在1996飛彈危機固然有國安幕僚提供劇本應對,所以態度相對從容,但別忘記他是如何回應當時民間社會又氣又急,又感覺無計可施的心理呢?他並不是一開始鼓吹要民眾用選票教訓共產黨或親共勢力,而是自己直接面對中共的挑釁並採取作為,先讓民眾相信領導者有能力面對並處理問題之後,再使1996的投票從對李登輝個人的喜好,成功轉變成對中國態度的反對。
也就是說,當時李登輝採取的大是大非,不是呼籲民眾在兩個禮拜後用選票表現台灣人的骨氣,不是要民眾承擔是非選擇的後果,而是領導者自己一力承擔,扛下所有對錯的評價,絕不讓民眾在憂慮的狀況下投票。固然現在不是總統,但李總統處理危機的核心精神,足堪借鏡。
回應週六公民團體上街遊行抗議馬習會,民進黨秘書長吳釗燮日前說:民進黨執政過,因此做的事情不是上街抗議或展現阻撓。即使週六要動員各界上街遊行有一定的技術困難,但當天至少也應該要「為台灣民主守夜」。當習馬二人躲到新加坡那個不能遊行不能抗議,沒有言論自由的極權國度密會,民進黨不妨在華山公園點亮燭光,用堅定溫柔的決心,告訴內心憂慮的台灣民眾:相信台灣,相信民主,相信自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