移至主內容
編輯推薦
連絡我們
關於想想
版權聲明
Thinking-Taiwan
小英教育基金會
合作媒體
Toggle navigation
FB
contact
rss
簡體
Thinking-Taiwan
小英教育基金會
合作媒體
聯絡我們
關於想想
版權聲明
編輯推薦
熱門文章
政策想想
教育文化
環境經濟
財政金融
全球脈動
國防外交
司法人權
媒體觀察
休閒育樂
政黨政治
主權兩岸
中國問題
社會安全
時事想想
想想副刊
文化研究
書評書介
歷史書寫
運動休閒
電影戲劇
音樂藝術
漫談時事
專欄作家
公民平台
简
熱門
首頁
文章分類
中國人
李中志
12 月 01,2013
台灣人,你生氣有什麼用?
三十年前,有個青年惡心憤怒,因為看到電視新聞,有官員微笑著說:「把檢驗不合格的廠商都揭露了,叫這些生意人怎麼吃飯?」青年生氣人民容忍這個無能的政府?她想點把野火,燒盡一切不義。 三十年後,無油不毒,奸商不但有飯吃,還豪宅無數,甚至可以撤銷國家的公文。同樣在電視新聞中,閣揆微笑著說,我家吃進口油;他的閣員說,花那點錢,你指望什麼好油?但三十年前的青年不憤怒了,變成了永遠眼看天空,...
Mattel
9月 02,2013
【週一想想】數字台灣:台灣人的國族/國家認同變化
台灣的國族/國家認同議題從1980年代末期以來,一直是學界熱門的議題,同時也經常是選舉時的話題。台灣在經歷李登輝民主化政策與台灣本土化潮流後,台灣人認同逐年成長;直至今日,以TVBS在2013年的調查為例,高達75%的台灣民眾自認是「台灣人」、不是「中國人」;若以長期被視為主張統一的聯合報為例,2009年的調查也顯示,高達69%的台灣民眾自認是「台灣人」、不是「中國人」。 一般而言...
中國問題
盧斯達
8 月 21,2013
「大家都是中國人」為甚麼比粗口更難聽
比粗口更難聽的話,乃一句「大家都是中國人」。除了因為大陸人在外地失禮橫蠻、在國內無惡不作,毀了所有華人甚至黃種人的形象以外,我們對這句話的感受,實牽涉更深層的民族身份問題。而這個問題自從1911年之後,都沒有好好解決,禍連至今。 我們討厭「大家都是中國人」,實由於「中國人」根本是一個空洞的詞語,是無法指涉有血有肉的眾人。因為「中國人」這個字所包含的東西太多,多到一個地步,就是空廢;...
教育文化
,
歷史書寫
Yuming
7 月 23,2013
多元文化 = 無文化?:日據復辟之再思考
據七月十八日中國時報觀念平台所載之〈去殖民化、去皇民化 何錯之有?〉一文,李姓作者將「日據」取代「日治」之說法,視為去殖民化、去皇民化之象徵。但筆者以為,此文充滿著大量的歧視、錯誤與偏見性的修辭,有必要釐清。 第一、此文作者並引用美國學者杭亭頓(Samuel Phillips Huntington)之論述,認為當今的美國雖也號稱多元,但仍是盎格魯撒克遜為主體;...
文化研究
徐子軒
7 月 15,2013
年輕的中國與中國人:廣州隨筆
臨時受朋友所託,我在六月初的敏感時刻進入廣州處理商務。猶記20年前,第一次造訪中國的地方就是廣州,那時火車站前還睡滿了農民,機場內掛滿了代價而沽的字畫。2年前二訪廣州,或許拜辛亥百年所賜,新白雲機場的吞吐量一度超越浦東,廣東也已是最富裕的省份。這次,從機場到地鐵,APP顯示室外33度、體感40度,天氣很悶燥,但氣氛沒有甚麼不同。如同中國各大都市,也正不斷的成長,珠江新城的複式少則千萬人民幣起跳,...
張紹中
五月 12,2013
【時事想想】一個台灣人死了
我還記得很久以前,大概是我國一或國二的時候讀過龍應台寫的一篇文章,叫做《一個美國人死了》。事隔多年,我已記不得詳細的內容了,只記得文章鼓動著龍女士一貫富有煽動力的文字與民族主義式激情,而我依稀還可以記得龍應台結尾作出的結論是:「中國人也是有名字的。」那是一個以我如今生活環境所學習的中文來看顯得很突兀的句尾,說不上對或錯,也不影響閱讀,僅僅是有些怪異。...
金大鈞
3 月 01,2013
台灣人?中國人?你、我、他是誰?
今日溫馨的家庭晚餐時分,電視裡一則新聞傳來留鬍子對男人有幫助時,筆者也順勢贊同一聲,但金媽卻說我們山東人有習俗,蓄鬍、留髮意味著家中辦喪事,而當下絲毫未有考慮的應道:我不是中國人!此言一出,金媽表情顯露異狀的問道:不然你是哪裡人?又提到這十分尷尬的話題,筆者是哪裡人?這也是很多現在台灣居民想問的,究竟我們該怎樣的稱呼自己? 回到1949年那動盪的年代,多少家庭顛沛流離分隔兩岸?至今,...
‹
1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