移至主內容
編輯推薦
連絡我們
關於想想
版權聲明
Thinking-Taiwan
小英教育基金會
合作媒體
Toggle navigation
FB
contact
rss
簡體
小英教育基金會
合作媒體
關於想想
版權聲明
編輯推薦
熱門文章
政策想想
教育文化
環境經濟
財政金融
全球脈動
國防外交
司法人權
媒體觀察
休閒育樂
政黨政治
主權兩岸
中國問題
社會安全
時事想想
想想副刊
文化研究
書評書介
歷史書寫
運動休閒
電影戲劇
音樂藝術
漫談時事
專欄作家
公民平台
简
熱門
首頁
政策想想熱門
財政金融
徐子軒
12 月 05,2018
中國被美國留校察看了嗎?
在本次G20峰會上,美中兩國領導進行貿易戰談判,會後達成休戰共識。美國宣布將暫停預定對2600多億美元貨品開徵的25%關稅,先前針對2500多億貨品開徵的關稅,則維持10%不變。 作為交換,美國希望中國立即開始進行結構性改革,包括智慧財產權盜竊、非關稅壁壘和強制技術轉讓等問題。休戰期為90天,若90天未見中國改善,則將繼續開徵25%關稅。 從白宮發布的消息裡,...
司法人權
魏彥林
12 月 03,2018
人權是否可以公投?──從法學的視角出發
在選舉結束後,在發起公投的各方中又掀起了一波瘋狂的討論,其中又以「人權能不能公投」的討論特別引人關注,甚至有人因此認為:正因為同運人士也發起了同性婚姻公投,從而使得人權能夠通過公投決定。然而,這樣的結論從法學方法論的視角或許過於偏頗,甚至這樣的理解將會使得社會大眾認為:公投的內容可以變成毫無界線,甚至可以直接對憲法進行修改。究竟應該如何了解「人權能不能公投」的規範問題是本文回應的重點...
教育文化
黃建榮
11 月 27,2018
【春風化雨】安身立命的教育
今年6月參加了一場在台北市青年公園舉辦的汗得實驗高中辦學說明會,校方除了邀請國內實驗教育專家與會外,還特別邀請了德國在台協會處長王子陶博士(Dr. Thomas Prinz)前來分享德國的教育。我提出一個問題請教他:「是什麼樣的力量,讓德國人民願意繳納高額的稅金,來支撐整個國家提供一個優質且免費的教育系統?」處長給了一個讓我相當意外的答案:「德國人民是一個相當務實的民族,我們從小教育孩子如何賺錢...
教育文化
詹宇
11 月 27,2018
請給新住民的孩子一道光
在北部某所都會區的國中,有名男孩當選本學年的八年級模範生,他品學兼優、相貌堂堂、人際關係良好,贏得實至名歸,而他的母親,來自越南。對輕視新住民的言論,不同於一般新住民子女的畏縮,男孩會不卑不亢地反擊。但是這樣優秀的新住民孩子,在中小學生裡恐怕是不多見,更多孩子可能因家庭弱勢、自己表現欠佳,在學校常是在陰暗的一塊角落,孤單又軟弱。 有些老師對弱勢或需關懷的學生不僅沒拉一把,...
政黨政治
江昺崙
11 月 26,2018
【2018九合一選舉】「接地氣」是很空洞的語彙
1124地方選舉結束,保守派大反撲。 不僅有紮實政見的政治人物慘敗,如高雄陳其邁、花蓮劉曉玫等等,甚至連進步派的婚姻平權也徹底慘敗。有些媒體以結果論來分析,說反同方或者韓國瑜是「接地氣」,他們用大量庶民語言,打動選民的心。 所以很多同溫層玻璃心碎之下,開始檢討失敗原因,很多人說:「我們沒有接地氣,離民眾不夠近、與社會對話不夠深」。但其實「接地氣」根本是媒體挪用的空洞詞彙,...
電影戲劇
,
主權兩岸
林若曇
11 月 21,2018
彰顯民主價值的金馬獎 是台灣人的榮耀
去年在以諷刺台灣早期的黨國政治與官商勾結為主軸的《血觀音》拿下多項金馬獎後,楊雅喆導演在舞台上大喊「沒有人是局外人」;多年前齊柏林的《看見台灣》,更是揭開了台灣環境遭到不當開發的事實,這些作品都是堂而皇之的政治議題,最真實、最醜陋也最撼動人心的電影作品。 2018年的金馬獎,不只是新世代導演傅榆以記錄太陽花學運與多項台灣議題的紀錄片──《我們的青春,在台灣》入圍並得獎,...
媒體觀察
劉彥甫
11 月 19,2018
迎戰假新聞:揪出帶風向的機器人
隨著國安局坦承中國及境外敵對勢力,主動介入及引導網路輿論發展方向,干擾國家機制有效運作,美國在臺協會主席莫健亦指證,臺灣是受假新聞衝擊最嚴重的地方,都是導致本月底公投與地方大選的結果,動靜觀瞻備受國際矚目。儘管臺灣公民社會努力查核假新聞,並檢舉PTT帳號在網路上不停轉賣,但如果影響臺灣選情的是「機器人」,臺灣在不能遏止的情形下,如何從他國的經驗中學習,揪出查找這些帶有惡意的機器人,就是本文的核心...
全球脈動
何蕙安
11 月 18,2018
一場城市單車革命 單車法公投如何改變柏林
漆成全白的腳踏車有個名字,叫做幽靈單車(Ghost wheel)。去年6月底,我每天上班都會經過的Danziger路與Greifswalder路口,出現了一台幽靈單車。上頭貼著一張女孩的照片,車前的人行道上擺著鮮花與閃著微微火光的蠟燭。 據事後讀到的報導,女孩當時騎車直行,準備通過路口,卻被搶快右轉的卡車撞上,送醫後不治,生命停留在31歲的夏日。在那之後的日子,...
教育文化
,
政黨政治
畢慕瑜
11 月 18,2018
選舉中的媽媽:政治攻防、個人存有與公共想像
在選舉攻防時,「媽媽」常常扮演在側面進攻與反擊的角色。當候選人遭到尖銳的攻擊卻不願親自回應時,「媽媽」常會跳出來用「不捨」、「難過」的情緒化解攻擊。近日台北市長的選戰中,柯文哲市長的媽媽頻頻出招。不但在新竹和市議員候選人合照,也到台北掃街拜票。有趣的是,「爸爸」比較不常成為助選員。如果候選人的爸爸有特殊的政治身分,反而會被對手指為政二代。此時,女性作為嫁進來的外人,反而更能夠避免候選人遭到「靠爸...
全球脈動
,
社會安全
張雅晴
11 月 14,2018
「沒有移民政策」的日本:入管法修正案開放外國人勞動力
安倍內閣在日前(11月2日)通過出入國管理法的修正草案,預計成立新的在留資格,將外國人的就勞資格的發放對象從「高度人才」擴大到「單純勞動者」,期待透過外國人勞動者的「即戰力」來緩解目前勞動市場的人手不足。雖然政府始終避開「移民」這個詞彙,但在野黨人士則質疑,這個政策改變了日本過去堅持不開放單純勞動力的原則,在配套措施還未制定、新法的內容也不明確的狀況下,目標明年四月施行,實在過於倉促。...
‹
…
92
93
94
95
96
97
98
99
100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