移至主內容
編輯推薦
連絡我們
關於想想
版權聲明
Thinking-Taiwan
小英教育基金會
合作媒體
Toggle navigation
FB
contact
rss
簡體
小英教育基金會
合作媒體
關於想想
版權聲明
編輯推薦
熱門文章
政策想想
教育文化
環境經濟
財政金融
全球脈動
國防外交
司法人權
媒體觀察
休閒育樂
政黨政治
主權兩岸
中國問題
社會安全
時事想想
想想副刊
文化研究
書評書介
歷史書寫
運動休閒
電影戲劇
音樂藝術
漫談時事
專欄作家
公民平台
简
熱門
首頁
政策想想熱門
社會安全
陳美伶
2 月 28,2019
【女人想想】青少年父母如何翻轉?
我是一名社工,三十多歲,有老公,與公婆同住,娘家住附近,有兒子女兒的二寶媽媽。當初為了能夠有較多時間陪伴女兒、以及為回到職場作準備,決定請保母照顧兒子。在找保母的過程,我必須去思考托育的地點是否符合上班的路線,保母家中的人口與環境、價位是否合理、教養理念能否溝通、時間能否配合等等。我清楚的感受到,我在挑選保母的同時,保母也在挑選家長。我想我應該是符合一般保母期待,能正常上下班、準時接回孩子、...
環境經濟
,
全球脈動
弘兼憲史
2 月 28,2019
《島耕作農業論》日本的農地盡是稀奇古怪的故事――新的農地改革以及農民「職業化」的必要性
看看那些細小零散的農地 我是一個漫畫家,不是農業專家。正因為我不是農業專家,所以能跳脫業界固有的傳統與常識,看到他們所看不到的東西。 我在農業採訪時一直有個疑問,明明其他行業都是這樣的事情,為什麼農業做不到? 我曾經待過松下電器等電機製造廠,它們都是投入大量資本興建的工廠,擁有嚴格品管並大量製造成品,靠著這樣的方式來外銷全世界。不只是松下電器,索尼、豐田汽車、本田技研工業、...
教育文化
賴彥丞
2 月 26,2019
別再讓榜單綁架教育
這次的學測放榜報導很不一樣,大批滿級分學生的「造神」洗版新聞少了許多。 會有這樣的結果,起因為高雄女中與高雄中學的學生發起「終結放榜新聞:拒絕『成功』模板,停止製造神話」連署活動,質疑放榜新聞內容的意義與問題,對學校和媒體喊話,也要求學校拒絕提供名單與個資給媒體受訪。短短幾天便吸引許多民眾支持,有越來越多高中校長簽名連署,連總統蔡英文、教育部長潘文忠都出面肯定力挺。...
社會安全
潘冠伶
2 月 21,2019
【女人想想】離婚,最傷孩子的是…?
我是在法院服務的社工師,最常面對的是服務對象對關係存續的猶疑和擔憂,但進一步詢問這些來自不同國籍、性別、宗教、學經歷的服務對象,他們的擔憂為何時,答案卻出奇地一致,便是「離婚對孩子不好」。 我總會再進一步地詢問「離婚對孩子有哪些不好呢?」這時大家的答案就不盡相同了。 「孩子會失去爸爸、媽媽,他沒有完整的家了」、「孩子要升學考,會影響他的成績」、「我怕女兒以後嫁不到好人家,...
全球脈動
徐子軒
2 月 20,2019
美國的鴉片戰爭(下):反毒政策該怎麼做
往前閱讀:美國的鴉片戰爭(上):抵擋中國毒品能成功嗎? 光靠外國配合並無法根除美國的藥物濫用問題,縱使習政權依川普所願,大力打擊芬太尼藥物,製造者還是能移轉到其他國家,再偷運入美。想要讓美國人不再吸毒,政府必須有更多的對策,例如提供經濟、社會等福利政策,正如中國外交部發言人所說,美國政府可以減少吸毒者的需求。[1] 要知道,芬太尼消費者不只是浪跡街頭的癮君子,...
全球脈動
徐子軒
2 月 20,2019
美國的鴉片戰爭(上):抵擋中國毒品能成功嗎?
去年阿根廷G20峰會,美中利用機會進行雙邊協商,除了眾所矚目的貿易戰外,還有一項也非常重要,即是芬太尼問題。對此,川普發推表示,習近平承諾會將販售致命芬太尼到美國的行為,當作刑事犯罪。他強調這可能會改變遊戲規則,意指中國如果強力鎮壓芬太尼,美國就不會有毒品氾濫的情事。 到底芬太尼(即阿片類藥物)濫用在美國有多嚴重?不妨從一些數字來了解狀況。2017年川普宣布阿片類藥物所引起的危機,...
全球脈動
吳尚書
2 月 14,2019
【南洋想想】緬甸:日中鐵道外交的分庭抗禮
緬甸老舊的鐵道系統成為該國現代化的重要挑戰,而日本與中國分別提供的改善方案顯示其不同的政經考量。 自從1947年獨立以來,英國遺留在緬甸的米軌(一公尺軌距,與泰馬越等國相同)鐵道並未接受充分的投資。儘管開闢多條路線,緬甸國鐵不僅缺乏現代化的號誌與閉塞系統,甚至連基本的車輛與路線維護都有困難。根據亞洲開發銀行(Asia Development Bank, ADB)...
全球脈動
徐子軒
2 月 13,2019
美俄相繼退出《中程核飛彈條約》大國將重啟軍備競賽?
二月初美國川普政府宣布暫停履行中程核飛彈條約(INF),這是為實現去年年底國務卿龐培奧的宣言,他在北約部長會議上表示,除非俄羅斯恢復遵守條約,否則美國將在60天內退出INF。 原本川普與普丁要在去年11月G20峰會上商談,討論INF條約的未來。然而會前俄國與烏克蘭突發衝突,俄國船隻以非法入侵水域為由,在亞速(Azov)海衝撞烏克蘭船隻,並扣押其船隻與船員。在此案未獲合理解決前,...
歷史書寫
,
司法人權
王柏皓
1 月 30,2019
和解的系譜學:和解和原諒有何不同?
和解(die Versöhnung)與原諒(die Verzeihung)的差異 在遭逢納粹聞所未聞之惡後,四周向鄂蘭襲來的是法律上究責的無能為力以及德行上受盡潰敗的受困感,這種受困感在她早期思想札記當中相當明顯。雖然她在1940年代開始追溯極權主義之前的各種歷史轉捩點,但是到了1950年代困惑著她的卻是,要如何和解(die Versöhnung)?特別是犯下種種不義行徑、...
司法人權
林若曇
1 月 29,2019
沒有人是局外人:遏止犯罪不能只靠加重刑罰
近期瑞典發生一起嬰兒被擄走,警方以近乎「癱瘓全城」的方式在三個小時內尋獲的事件,讓許多人驚嘆瑞典的社會安全網如何健全,為什麼瑞典能夠做到,而台灣卻不能呢?該城市的人不論是主動或被動,都參與了協尋被擄嬰兒的行動,這反映出了瑞典對人權及生命的重視,不只是懲戒犯罪,而是盡可能防範於未然,即使對象是一個小嬰兒。 瑞典之所以能夠做到這一點,法治觀念與人權意識缺一不可,也因為如此,從事發到逮捕嫌疑犯,...
‹
…
96
97
98
99
100
101
102
103
104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