移至主內容
編輯推薦
連絡我們
關於想想
版權聲明
Thinking-Taiwan
小英教育基金會
合作媒體
Toggle navigation
FB
contact
rss
簡體
小英教育基金會
合作媒體
關於想想
版權聲明
編輯推薦
熱門文章
政策想想
教育文化
環境經濟
財政金融
全球脈動
國防外交
司法人權
媒體觀察
休閒育樂
政黨政治
主權兩岸
中國問題
社會安全
時事想想
想想副刊
文化研究
書評書介
歷史書寫
運動休閒
電影戲劇
音樂藝術
漫談時事
專欄作家
公民平台
简
熱門
首頁
政策想想熱門
全球脈動
林修民
五月 09,2019
美中貿易戰是價值選擇之戰
自從2018年初美中貿易戰開戰以來,雖然雙方互丟善意有之,但互相放話也都沒有停過,目前自中國進口至美國的2000億項目已經達到關稅10%,在2019年5月5號時更是發表將提高至25%,另外根據川普的說法,美國不排除另外開徵3250億美元項目,雙方談了一年多,究竟是否有和解的可能? 在美國對中國課關稅的同時,除了過去對福建晉華與中興通訊祭出禁售令,美國又向華為提起訴訟,...
教育文化
,
社會安全
賴彥丞
五月 08,2019
我們與惡的距離:從國中生跳樓事件談愛滋與同志的汙名
2000年4月20日,屏東國中生葉永鋕在廁所倒臥血泊身亡,他因性別氣質較為陰柔屢遭同儕霸凌,使得這位「玫瑰少年」不敢在下課時間上廁所,只能利用課堂時間如廁,沒想到發生無可挽回的悲劇。那時校園還是實施「兩性教育」的保守教學氛圍。葉永鋕的逝世,推動了台灣性別平等教育的進程,然遺憾的是,在他死後滿十九年又兩天之時,台中的一位劉姓國中生因不堪同學長期在全班面前嘲諷其同性戀身分而跳樓,...
社會安全
郭雅真
五月 02,2019
【男人想想】尋找父親的男孩
在十多年的男性情感教育工作歷程中,談到「父與子」這個主題時,總是特別安靜,男孩需要花很大的力氣,方能憶起、整理、說出那位無論缺席與否,總是在他們生命中佔有相當影響力的父親。在此分享幾則男孩尋找父親的故事。 之一:「爸爸,你是誰?」 小君說當他十歲第一次看見出獄返家的父親時,不知道他是誰,雖然聽媽媽的話喊他「爸爸」,和父親在同一屋簷下生活,但面對父親、他依舊感到陌生。 「...
運動休閒
,
社會安全
楊佳恬
五月 02,2019
路是人走出來的,也可以是滑出來的! 輪椅花式極限運動員大衛.雷步瑟 David Lebuser
極限運動中有項很有街頭感的領域:極限單車BMX (Bicycle Motocross的簡稱),玩家會連人帶車騰躍,高手還會設計各式花式動作。這項運動最早源自於美國的機車越野運動,這一、二十年來在亞洲也出現了越來越多的BMX好手。那麼,你聽過WCMX(Wheelchair Moto-cross)嗎?直譯有「輪椅越野」之意,可說是將輪椅當作滑板使用,在街頭、滑板場上進行各項花式動作(是的,...
休閒育樂
劉彥甫
4 月 28,2019
《血腥之日二二八》:從遊戲重新認識二二八事件
「遊戲還願讓我等了好久!」沒關係,繼遊戲雨港基隆之後,《血腥之日二二八》推出試玩版,試圖以架空模式,再次以遊戲的模式重新詮釋二二八事件中的積極意涵。這款橫向移動的2D卷軸遊戲,以來自歐洲的女吸血鬼反抗國軍廿一師為軸心,直面臺灣史實中的二二八事件,在等待血腥之日在遊戲平臺STEAM上架的同時,以遊戲重新召喚歷年探討二二八事件中的抵抗意識,再次引發社會的關注。 ...
教育文化
游冠軍
4 月 23,2019
【春風化雨】學習與自我造就是與生俱來的本能
兩年多前,因為宜蘭縣立岳明國小改制成為公辦民營學校,我專程提出調動,決心到岳明國小任教。二十幾年的國小教師生涯,為什麼一直要離開熟悉的舒適圈,偏往渺茫未可確知的環境去探尋?真正的原因,是因為永遠深信「學習與自我造就是與生俱來的本能」。因為這個深信,讓我不得不去尋找可以證明並光大這個深信的學校。 記得當時還是師範學院的學生,我和同學們被安排到當地最優質的國小,展開教育實習,...
文化研究
,
全球脈動
東京新生
4 月 18,2019
「就學、就業、從政」全面弱勢 日本女權的漫漫長路
大家對於性別意識的觀念是什麼呢?經常會聽到,台灣在亞洲是相對重視「兩性平權」、「性別平權」的國家,鄰近台灣的中國是極權國家暫不討論,韓國與日本兩國,因為歷史文化等因素,在女性主義的觀念上都相當落後,甚至直到今日,都還會有許多讓人無法想像的情形存在,東京大學名譽教授上野千鶴子近來在東大開學典禮的祝辭,就是一例。 上野千鶴子是日本的女性主義重要學者,曾經著有《厭女:日本的女性嫌惡》等書。...
社會安全
徐薇涵
4 月 18,2019
【女人想想】青鳥墜落
「青鳥」一直是幸福的象徵,也是無數人們在追尋的。在「小雨」的愛情世界當中,「把握當下」一直是她人生的守則,也是她追尋青鳥的過程,哪怕前方等著的是充滿荊棘的道路,她也依然勇往直前。 小雨是聖誕節當天來到我身邊的禮物,也是我社工生涯中第一個服務的孩子。我負責的是性侵害被害人服務方案中的「兩小無猜」類型,多是陪伴未成年的少男少女,但小雨比較特別一些,因為她是與成年人發生合意性行為。...
全球脈動
陳力綺
4 月 17,2019
【波蘭想想】罷工的波蘭醫護人員與中小學教師
這幾年,台灣人的勞權意識逐漸上漲,除了一般的勞動階級外,就連外界眼中光鮮亮麗的高薪族也開始出現罷工潮,包括2016年的華航空服員罷工跟前陣子的華航機師罷工。但跟波蘭相比,台灣每一年的罷工事件真的不算多。 在波蘭,罷工和街頭示威遊行都是生活中極其平常的一件事。例如,2007年數千名醫護人員為了抗議波蘭的國營醫院薪資太低,在波蘭首都華沙(Warszawa)舉行罷工示威遊行。十年後的2017年,...
司法人權
李冠霈
4 月 16,2019
發聲的未完成式:不恐龍大法官RBG教我們反思的事
從RBG身上學到的事 在台上映一個多月的《法律女王》與《RBG不恐龍大法官》兩片,皆以美國第一位猶太籍女性大法官魯斯·巴德·金斯柏(RBG)為主角,描述其求學、家庭、職涯生活,由此歷程窺見魯斯如何突破加諸在她身上的社會角色期待,並以自己的法律專業作為實踐平權的著力點,一步步成為美國自70年代迄今,消除因性別而生權利不平等法律案的重要推手。 藉由兩部電影刻劃魯斯的個人經歷,...
‹
…
89
90
91
92
93
94
95
96
97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