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臺北城中故事》府前街與新高堂:村崎長昶的生意人生

思想,應該是奔放的鳥,所以當人仰望天空,腦袋會自由轉動。然而,臺北人的腦袋,在何時開始自由?腦袋內的思想,由何處開始奔放?這段緣起,應該要從一百年前的書店街說起。

書店街,無疑就是指重慶南路,更準確來說,是重慶南路一段北段、忠孝西路至衡陽路的六百公尺。這裡曾是臺灣密度最高的知識火力區,例如東方、商務、三民、正中、世界等,一九五〇年代三分之二的臺北市書店及出版社開在這裡,一九八〇年代中期登記有案的出版社數量高達七十七家。

一九一五年時,重慶南路還稱作府前街,原因是其位居臺北府衙之前,算是清代臺北城的遺緒。由一八九八年的小文具商發達為臺灣書店龍頭的「新高堂」,這一年風光蓋起整棟面寬三十公尺、樓高三層、賣場兩百七十坪的紅磚新廈,打開了之後一百年的書店盛世。

創立於一八九八年的新高堂,如何在一九一五年站在台灣的出版浪頭上呢?

【當年不能做的事!】不能寄的郵票還是要買

台灣現在是完全自由開放的社會,只要不違法,大家可以隨心所欲做想做的事。不過在國民黨戒嚴統治時期,很多現在看來理所當然的事,當時卻不是這樣。例如曾經有段期間,防癆協會、紅十字會相繼發行貌似郵票的愛心票,雖然沒有任何實質的作用,但大家還不得不買。

肺結核是存在數萬年的古老傳染病,就算在今日的已開發國家也難以根除。電影「寄生上流」中,主角就是誣陷女管家罹患結核病,逼使女主人於驚慌失措中將其開除。

縱然台灣的醫療、衛生環境已在日治時期大有改善,但於卡介苗全面普及前,結核病仍是難以輕忽的重大傳染病。因此在醫衛條件大幅退步的戰後初期,結核病馬上就掀起大流行。

國民黨政府在獲得美援、聯合國的協助後,展開結核病防治計畫,陸續設置台北結核病防治中心、台灣省立結核病防治院、嘉義結核病防治中心、台南結核病防治院,開始引進卡介苗。蔣宋美齡也在1952年號召成立台灣省防癆協會,並於1958年擴大為中華民國防癆協會。

蘇碩斌、林月先


蘇碩斌
現任國立臺灣文學館館長、臺大臺文所教授。著有《看不見與看得見的臺北》、企畫《百年不退流行的台北文青生活案內帖》、《終戰那一天:臺灣戰爭世代的故事》等,近年致力推廣創造性非虛構寫作。
林月先
臺北人。曾合著《百年不退流行的台北文青生活案內帖》,主編《尋味Badousi:溪洲部落野菜札記》。目前就讀臺大臺文所碩士班。

【鐵份補給】一年一度的聲光秀:富士總合火力演習

近年來頗受日本民眾歡迎,每年八月舉辦一次的「富士總合火力演習」,8月25日在東富士演習場,舉行正式演習,吸引近萬民眾到場參加,向隅的民眾也透過NICONICO網路直播,觀賞這精彩的聲光秀。

今年的富士總火演,共動員了2400名自衛官,80輛各式甲車、60門火砲、各型車輛700輛與20架航空器,共發射35噸的彈藥,讓現場民眾大呼過癮。這項一年一度的聲光秀,之所以可以讓民眾趨之若鶩,吸引十多萬人參加門票抽選,就是可以近距離的看到各式武器,並且實彈射擊。

【被遺忘的歷史】錯亂時代下的台籍老兵自焚者:許昭榮

暗暗的時陣看海的形影

海的形影起落的形影

暗又擱明暗又擱明

若親像失落佇過去的人生

擱干若返來咱土地的人生心

——李敏勇

 

他是台籍日本兵,也是中國國民黨蔣政權的台灣技術員兵;在日本受過訓,也在中國受過訓;曾參加國共內戰,更被蔣政權派往美國接收軍艦;竟成了蔣政權海軍第一件台灣獨立案件的政治受難者,刑滿還遭到兩次非法拘押。

【寰宇想想】港府抓捕黃之鋒等人代表的訊號

就在831日遊行預計登場前一天,8月30日一早,香港著名社運人士、香港眾志秘書長黃之鋒,以及香港眾志成員周庭,都在無預警的情況下遭到港府逮捕,並且押往灣仔警察總部;前一天晚上,則是香港民族黨召集人陳浩天在離境時於機場被扣留。消息曝光後,立刻引發港外媒體高度關注;在外界紛紛揣測港府以何種罪名抓人之時,更令人憂心的,則是逮捕事件究竟是另一種殺雞儆猴,還是更大風雨降臨之前的訊號?

影片:美國之音中文網談黃之鋒被捕事件

回顧中國共產黨的鬥爭歷史,特別是毛澤東的鬥爭手法,如果沒有更強大的外力介入,恐怕是後者的機率要高一些。以下以延安整風的王明、以及文革初期的烏蘭夫兩人為例,透過簡短的古今對照,相信會產生濃厚的似曾相似感。

王明,本名陳紹禹,也有一說是陳紹玉,1925年加入中國共產黨後,前往莫科中山大學留學,獲得蘇聯領導人斯大林的信任,曾擔任斯大林與中共領導人會談時的翻譯,是中共黨內的「國際派」代表人物。

公視台語台開台大戲《苦力》再現的基隆與台灣生命力

繼客家電視台、原住民族電視台後,2019年7月1日公共電視台語台正式上線,7月6日還於基隆海洋廣場舉辦開台典禮,總統蔡英文、文化部部長鄭麗君、公視董事長陳郁秀均蒞臨現場,正式迎接「客家電視台、原住民族電視台、台語電視台」新三台的誕生,邁向文化平權的新境界。

但我必須誠實地說,身為父系、母系皆為河洛人(或稱閩南人)背景的我,其實對台語台的催生並沒有多大關注,新聞媒體對台語電視台的宣傳與曝光也僅在初始數日短暫有感,便迅速如同其他母語電視台般回歸平淡。

直至近日,我一名熱衷追日韓劇的年輕女性朋友竟狂推公視台語台開台大戲《苦力》(Coolie),席間聽她滔滔不絕地讚揚該劇的感人肺腑,並透過該劇介紹認識多少基隆及台灣的歷史文化。

一方面《苦力》故事設定在個人家鄉基隆,與我本有淵源,一方面朋友的極力推薦,甚至表示她深受劇情觸動,常看到聲淚俱下,我當即牢記在心,才發現該劇的努力,與公視台語台的用心。

【男人想想】台灣男人,你好嗎?

近期以來,從德州邊境大城艾爾帕索(El Paso)沃爾瑪購物中心到俄亥俄州酒吧大規模槍擊事件,各方不論從種族、移民等議題切入檢視,這些犯罪兇手幾乎都是男人;更精準地說,是在新的社會結構下「失敗」的男性。在西方國家,男性和槍枝與暴力有著關聯性,藉由暴力展現男子氣概的男性,這些「魯蛇」槍擊事件兇手,過去多有虐待女性的紀錄;而在槍枝管制嚴格的東亞社會,不同類型的「魯蛇」似乎以不同的形式存在著。從韓國、日本的「三拋」──對於「戀愛、結婚、生小孩」怯步,甚至拋棄與放棄,到「五拋」的世代,再至晉級又進擊的全拋世代。年輕人缺乏寬裕的經濟能力,讓人看到年輕人斷絕與他人(異性)的交際關係,更壓抑自己的情緒與對社會之不滿。

從董事長到魯蛇渣男 台灣男生的幽幽心路

蕭宏祺

臺灣男性協會理事長

《庫克船長與太平洋》導讀:「三下太平洋」的探索旅程

一種知識的幻覺阻擋了全知全能地發現,這是文明發展的常態而非異端,只有勇敢而具有想像力的少數人,挺身向事實與教條為敵,才能撥雲見日。現代世界版圖的認知直到十八世紀後期才慢慢成形,在此之前,南半球「未知的南方大陸」依舊神祕未解,北半球仍設法找尋貫通大西洋和太平洋的航道,庫克船長接下了這些任務。《庫克船長與太平洋》大量翻述原始日誌資料,重新回顧這段大航海時代後期的歷史,強烈地感受到當時歐洲白人視角下的世界觀,正如隨行的約瑟夫.班克斯(Joseph Banks)所言:「我們看到最真實的世外桃源,我們將成為這裡的國王,這已不再是想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