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越南想想】太平島挖石油只會引爆國際爭端

最近某位中國黨總統候選人公開否認他曾經說過要開挖太平島的石油。儘管他本來說話就顛三倒四,可信度趨近於零,我們還是要就國際現實面來探討一下太平島挖石油這件事是否可行。

筆者先就「南海」這一稱呼釐清。位於台灣、菲律賓、馬來西亞、越南及中國海南島所包圍的這一大片海域,在中文裡傳統上稱為「南海」或「南中國海」。但在不同國家裡,譬如越南稱它為東海(Biển Đông),菲律賓則稱它為西菲律賓海。筆者建議台灣應率先將南海正名為「東南亞海」(Southeast Asian Sea),以作為和平解決東南亞海主權爭議之第一步。

東南亞海海域約有三百五十多萬平方公里,擁有二百五十多個岩礁和島嶼,其中絕大部分均為無居民也無淡水,且會隨著海水褪漲而出現或隱藏於水裡的礁石。就歷史而言,二十世紀之前太平島及東南亞海的諸島、礁均為無人定居,僅為各國漁民或海盜偶而休憩之地。由於越南在地理上離這些島礁最近,因此有最多的越南漁民在這些島礁上活動。目前在東南亞海域也是由越南實質占領最多的島礁。

豬肉危機 迫使中國在美中貿易談判上讓步

在經過一年多「賭氣式」關稅後,中國終於解除了對美國進口大豆的25%關稅。

據報導稱,中國將免除美國大豆和豬肉的最新一輪關稅。中國的作法貌似是為兩國的新一輪貿易談判氣氛所採取的緩和動作。

儘管中國放鬆了對美國大豆出口的限制,但中國政府一直在使大豆供應多樣化,不再侷限于美國農民。路透社報導,自川普政府對中國商品加徵關稅後,中國對於增加美國豬肉進口的意願已大幅下降,中國在2019年5月取消3247噸美國豬肉進口訂單,創下2019年上半年美國豬肉最大筆的取消訂單。

此外,中國也分別在2月28日當周取消53噸、3月21日當周取消999噸、4月18日當周取消214噸訂單。另一方面,中國今年以來也鮮少採購美國大豆,轉而全部採購以巴西、阿根廷、烏拉圭為主的南美大豆。中國與阿根廷簽署協議,阿根廷將向中國出售豆粕。預計2020年初,阿國將向中國出口約500萬噸豆粕。

但在新一輪的美中貿易談判前,中國卻釋出了免除美國大豆和豬肉的進口關稅。中國政府允許五家私營加工商可以進口多達500萬噸美國大豆,不用繳納因貿易戰而加徵的30%關稅。

外界多解讀,這是為未來兩國談判鋪墊友善的對話基礎。事實上,這與善意無關,而跟中共官方已經被國內「豬事」搞到雞犬不寧,不得不做出來的妥協。

革命也要請客吃飯:史明料理

史明知道,這些來東京拜訪他,跟他「請益」的人,不一定都是真的要從事台獨運動的。

他們多半會到池袋西口,這個街角的小中華料理「新珍味」,來作客。有時候先佯裝成普通的顧客,有時候吃到一半,會跟他表明身份,有時候,則要等到三杯黃湯下肚以後,才開口表明來意。

他雖然在更年輕的時代,在中國的上海、華北、北京這裡做過許多地下工作,情報是他最擅長,也明白其價值的資源,所以,不論是誰,先認識探詢彼此再說。

如果談話投機,並且對方也表明,需要他的幫助,甚至需要投宿,新珍味的三四樓,這個只有幾個褟褟米大的狹小空間,就是他與對方徹夜長談,討論革命策略,國際局勢,島內政治的地方。

聊久了,住下了,總還是要吃飯。

這裡就是間餐廳,正常時間總有飯吃,但賣給客人的,與員工自己吃的,還是有差別。

史明就這樣,跟這幾道菜,有直接的關連。

轉角遇到革命家:寫給史明歐里桑的遠距離側記

一、

 「你聽過史明這個人嗎?」

已經忘了是2011年的哪一天,(後來的)史明口述史訪談小組召集人、好朋友士博突然這樣問我。當時,彼此是身為台文系所背景的學友同儕,通常會有這樣的提問,往往帶著一種學術研究關鍵字一般的暗示,彷彿這是一個「圈內人」都應該要認識、要知道的名字。但這種問法,卻又似乎篤定我大概不知道。

「……我不曉得耶,他是誰?」

後來聊了許多,回頭再認真細查關鍵字「史明」,我才發現,這的確是一個台文、台史系所的學生都應該要知道的名字。即使不知道他「革命者」的特殊身分,光是他的家族和生命經歷,做為一個戰前知識分子的研究個案,實在有太多值得細究之處。至於他影響一代海內外台灣人的《台灣人四百年史》厚重巨著,即使不適合直接拿來當作教材,也應該是文史領域都要知道的經典著作。

但是我不知道。

身為一個碩士班二年級的學生,當時或許還過於青澀無知,但我仍對於當下的自己在學界內對這個名字一無所悉而感到羞恥與歉疚。

「那,要不要找一天去拜訪史明歐里桑?」

就這樣,我們約了某天午後,直接在歐里桑的新莊寓所前集合。

921二十年後:我們與危險的距離

921地震二十周年了,這個震撼全世界的地震,帶給台灣人民難以磨滅記憶與傷痛,二十年代表一個世代,二十年後今天,民眾實質居住安全提升了多少?大家防災意識真有提升?從三年前台南與一年前花蓮0206地震震損與人員傷亡情形觀察,我們與危險的距離並未全面拉遠,建物是否耐震安全,這是一個需要全民嚴肅以對的課題。

921地震搖晃超過100秒,造成地表100公里破裂面,這些破裂面就是活生生活動斷層在大家面前呈現,通常活動斷層長度越長,將可能引發越大規模的地震,原則上,根據台灣目前已知活動斷層長度,並不會發生如智利、日本超過規模9地震。不論建築物或是橋梁都無法抵抗在其下方活動斷層直接襲擊,921或是去年花蓮地震都已經得到驗證,關鍵原因是活動斷層會在地表造成高低差,避開活動斷層進行建築與人為活動,應是毫無疑慮的。

《想想20世紀》:馬克思主義與辯證法的虛實

編按:探討馬克思主義對歐洲革命的影響,是賈德(Tony Judt)和史奈德(Timothy Snyder)這兩位研究東歐的歷史學者必須面對的問題。這段對話提到馬克思主義對群眾的魅力,以及兩個馬克思主義的重要詮釋者:恩格斯與列寧。

賈德:馬克思主義當時是歐洲激進思想的深層結構。馬克思並沒有完全意識到,他自己便綜合了十九世紀早期許多社會批判和經濟理論的潮流:比方說,他很了解法國政治小冊子的那一套,對英國古典經濟學也略通虛實。因此,這位黑格爾形上學的德國學生留給歐洲左派的只是他的思想中能與當地眾多激憤傳統相容不悖的版本,而且這個版本還提供了一個能夠超越這些傳統的說法。

東尼.賈德(Tony Judt)、提摩希.史奈德(Timothy Snyder)

東尼.賈德(Tony Judt) 1948~2010
生於倫敦,受教於英國劍橋大學國王學院和法國巴黎高等師範學校,專攻歐洲史。曾於劍橋、牛津、伯克萊、紐約大學執教,1995年在紐約大學創設雷馬克研究所,專門研究歐洲事務。常為《紐約書評》、《泰晤士報文學副刊》、《新共和》、《紐約時報》撰文。著作《戰後歐洲六十年》名列《紐約時報書評》2005年十大好書,並贏得外交關係協會亞瑟.羅斯圖書獎,入圍普立茲獎決選名單。2007年獲頒漢娜.鄂蘭獎,2009年獲頒歐威爾獎(Orwell Prize)終身成就特別獎。2008年被診斷罹患「運動神經元疾病」(俗稱漸凍人),2010年病逝於紐約。

提摩希.史奈德(Timothy Snyder) 1969-

生於俄亥俄州,受教於美國布朗大學、英國牛津大學,主要研究方向為中歐史、東歐史以及大屠殺。曾於巴黎、維也納和哈佛大學擔任研究員,現任耶魯大學歷史系講座教授,同時也是美國外交關係協會成員、美國大屠殺紀念館良知委員會成員、維也納人文科學研究所常駐研究員。2012年獲美國藝術文學院文學獎,同年以《血色之地》獲萊比錫書展大獎,2013年又以《血色之地》獲漢娜.鄂蘭獎。另著有《黑土》、《暴政》等。

「我要死了,你們就踏我的死屍前進!」——如果「史明經典重建計畫」有意義

史明歐里桑真的死了。長年跟拍我們這群年輕獨派的江偉華導演,在紀錄片《街頭》(2018)中,留存這樣一段看似突兀卻又無比豪邁的畫面。史明在大家七零八落地唱完他所作詞的《台灣民族主義》戰鬥歌曲後,直率說出:「我要死了,你們就踏我的死屍前進!」用自己的死來勉勵大家,這樣的潤餅聚會正是革命家的日常風景。

我是因為加入濁水溪社才有機會認識史明。2005年復社運作的濁水溪社,其實當時早已不在任何既有學運、社運或者所謂異議性社團的進步青年網絡當中,而是張之豪和藍士博等老學長偶然參與,2005年3月史明在臺大校門口的反《反分裂法》靜坐,機緣巧合之下借殼上市的臺大新興獨派組織。2007年我進入臺大就讀,加入濁水溪社之時自然聽到這個毫不古老的創始神話,但是我完全沒有想到真的有機會見到史明本人。

沙烏地油廠攻擊事件的戰略衝擊

沙烏地阿拉伯位於阿布蓋格(Abqaig)煉油設施914遭無人機攻擊,至今餘波盪漾。這個攻擊使得沙烏地阿拉伯每日減產近一半,約六百萬桶原油。國際原油價格因此應聲上漲15%。美國川普政府為此釋出戰略儲備油品至市場以穩定物價。而攻擊來源是誰也眾說紛紜,雖然位於葉門的什葉派組織胡賽族(Houthi)立即宣稱這是由他們通過無人機發動的攻擊,但美方根據機密的衛星監察資料,認為發動地點不是在葉門胡賽武裝叛亂組織控制的地點,也不是從葉門其他地方所發動,而更像是從伊朗境內發射,國務卿龐培歐直接認定就是伊朗動的手,其他官員即便沒有說得那麼明白,但也都認為這一定是得到伊朗最高領導者的首肯後才發動。

【當年不能做的事!】你不能去金門馬祖觀光

台灣現在是完全自由開放的社會,只要不違法,大家可以隨心所欲做想做的事。不過在戒嚴時期,很多現在看來理所當然的事,當時統統都不准做。例如位於最前線的金門、馬祖,長年實施軍事管制,所以很多人或許去過金、馬服役,但平民卻不能前往金、馬觀光;在台灣已於1987年7月解嚴,金門遲至1992年11月才解嚴,並於1993年初開放觀光,馬祖則在1994年初才開放觀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