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事想想】為什麼「女戰神」、「女總統」要多加一個「女」?

2020選戰的討論十分熱烈,但媒體與大眾的用字遣詞卻凸顯了性別不平等的真實狀況,值得我們深思。

每當在討論時代力量立委黃國昌時,由於其質詢風格十分有特殊性,鄉民或是媒體往往以「立院戰神」稱呼之,後來黃國昌確定棄選原有選區,並由其國會辦公室主任賴嘉倫參戰;民進黨則是徵召媒體口中的「太陽花學運女戰神」賴品妤參選對抗國民黨推出的李永萍,這選區才塵埃落定。各政黨的布局與選戰討論都是常態,但本文想探討的是,為何男性可以獲得「戰神」稱號,女性就要被稱為「女戰神」呢?戰神這個詞不應是男性專屬的吧?

 

【日晷之南】危險的心靈——大川周明

說到二戰前日本右翼思想家大川周明(1886-1957),我們自然會想起德國納粹時期的桂冠法學家卡爾・施米特,將其以之比較和批判,其思想在發動戰爭的法理性和正當性的影響力。進言之,當我們壓抑不住好奇心,試圖爬梳日本現代右翼思想譜系和天皇體制的源流,與戰勝國一同清算日本於二戰期間的戰爭罪責時,斷然無法繞過大川周明這號人物。也就是說,在這種條件制約下,我們似乎只有通過大川周明的思想作為文本,才能更加理解這場因思想影響與戰爭之間的關聯,讓大川周明暫時從定讞的官方史料中釋放出來,由我們再次進行詢問,說不定在思想的駁火中,我們可以得出別樣的答案。

思想家的奇異言行

【被遺忘的歷史】禁唱〈收酒矸〉掀起戕害台語歌曲惡風

中國國民黨政權為了在台灣遂行獨裁統治,除政治上的專制恐怖手段之外,還壟斷整個經濟資源的支配權和宰制人民的文化生活。這三個層面的影響以文化生活為最深、最廣、最長遠,造成台灣文化的長期被壓制、扭曲。

極權政權對台灣文化的壓迫,從戰後接收台灣起就開始了,最早是下令全面停止報紙上的日文版,徹底切斷台灣人接受資訊、表達情感的文字工具;繼而強制實施所謂的「國語政策」,採取一連串禁講日語、禁播日語歌和台語歌、禁講台語等等嚴厲的措施。

在這一連串的措施中,以禁播日語歌(包含日本軍國主義歌曲)最早執行,全面禁售日語歌曲曲盤(唱片),市場上的日語曲盤遭到雷厲風行沒收殆盡,在戒嚴恐怖氛圍下,很多台灣人家庭為怕惹事而銷毀收藏的日語曲盤;然而,隨之又禁播台語歌,我將它稱之為對台語歌的『選擇性戒嚴』。此項戒嚴的迫害,就是從1948年的五月六日開始的,遭受迫害的是當時正風行的台灣流行歌曲〈收酒矸〉。

【女人想想】女孩植夢 打造共好圓夢森林

青春只有一次,你覺得非做不可的是什麼?19、20出頭的女孩們回答:「旅行、談戀愛、跟朋友夜唱夜衝……,而最多人的答案是『做自己想做的事』。」

青春正盛,每個女孩都猶如一顆顆小星星,在她們天馬行空的小小宇宙裡充滿著無限可能,正待萌芽、準備綻放。今年夏天,有一群女學生參與「臺中女孩圓夢計畫」,來自六所高中職、九所大學,共十組團隊近四十個女孩,帶著自己或大或小、幾分稚嫩輕熟的夢想,猶如迸發的種子,將自己拋向廣闊的世界,嘗試乘風起飛。

這些女孩各有不同的興趣專長,有人關注促進親子關係的動畫及懷舊童玩、醫學快篩試劑的開發、關懷長者的社區活動、偏鄉學生的營隊服務、東南亞移工的文化交流;更有人探討性侵害、網路酸民現象、校園霸凌、蔬食減塑等社會與環境議題,在在反映出這個世代年輕女孩所關心的話題。

羅惠文

勵馨基金會台中分事務所 性別倡議專員

《全面滲透》:假訊息已是台灣的日常生活

現在的網路時代,只要打開電腦、手機,就是各種社群軟體、即時新聞平台,全天候散布各種訊息,完全不必有來源,也無從查證起。中國就靠操弄假訊息,全面滲透到每個人的腦海中。

中國大量製造的假訊息,起先出自「內容農場」,包括coco01、apple01、Bomb01、ptt01 等,內容未必都是時事新聞,常以生活趣聞吸引閱聽者注意,趁機夾帶不實訊息,而被廣為引用、傳閱。在輾轉流傳的過程中,已無法回頭找出原來的出處或作者。

內容農場是假訊息的發源地

在蔡英文政府推動年金改革期間,就是內容農場假新聞透過反年改社群流竄最氾濫的時刻。例如反年改社群曾於二0一六年八、九月間流傳一則來自中國論壇的奇文,指稱蔡英文擁有日本國籍,日名為「恰佳英子」,應比照李慶安辭立委之前例,宣告蔡英文當選無效。

二0一七年七月,國內各大宮廟集結抗議政府準備「滅香」。起因來自國內某家網路媒體筆誤,將「減香」寫成「滅香」,雖事後及時更正,但已遭內容農場所採用,加上部分內容農場假造尚在內政部討論的「宗教團體法草案」已在立法院二讀之謠言,因此引發近百宮廟的強烈反彈。

【書評書介】非正常國家:透視美國對日本的支配結構

經過日本與美國的磋商,雙方在今年(2019年)1月30日決議,將開放東京23區上空的部份空域,讓降落羽田機場的航機,得以在夏季時節,自北側降落,日方也預估將可增加羽田機場的效率,提升羽田的起降次數。

這個被稱為「橫田空域」的奇怪現象,訴說著戰後七十幾年來,日本依舊不是一個正常國家的悲哀。之前筆者也曾為文說明橫田空域的來龍去脈,不少朋友才恍然大悟,原來搭飛機還有那麼多學問,也終於了解為何每次飛機要降落羽田時,飛機都得要繞一大圈了。

【日本想想】「跟蹤狂」對策:日本女子要自保,不能展露「必要以上」的笑容?!

大概想都沒想過,自己有一天也會跟「跟蹤狂」扯上關係。

感覺很複雜。身為一名30世代,外貌也不特別顯眼的女性,說出這件事,彷彿是自我意識過剩,但那份內心的疙瘩卻很真實地存在著。

先稱呼造成筆者這份內心疙瘩的始作俑者為K君吧。K君是四年前認識的一名日本男性,年紀稍長兩歲,因為有共同的興趣所以聊得還算來,互相聽過對方的煩惱,也一起和共同認識的朋友聚過餐。一度以為互有好感,卻在相處的過程中感覺一些不對勁,所以當K君告白時我婉拒了。K君覺得無法接受,他開始會在深夜裡、喝醉時打電話來,不斷責問「我們不是很好的嗎?」不堪其擾後,將對方設成拒接來電,拒接不會響但卻會寄簡訊通知,沒聽到聲音,但手機卻一直不斷地震動,提醒著K君到底打了多少次電話。

橋梁安全管理漏洞百出 「行」入險境

南方澳跨港鋼拱橋無預警破壞,引起全國民眾對於橋梁安全恐慌,最令民眾無法接受的是,該橋權管機關港務公司在橋梁完工至今21年,從未檢測該橋安全性,但問題真只有橋梁檢測執行機關未妥善執行橋檢與維護?橋檢中央管理機關交通部運輸研究所建立橋檢系統將近20年來,為何連交通部自家部屬機關港務公司未執行橋檢,卻未見任何督導與處罰,顯然台灣現行橋檢法令與管理機制沉痾已久,已經病入膏肓,再不徹底檢討與建立機制,下一個南方澳大橋災難只是時間問題。

【越南想想】鄭成功差點歸化成越南人

鄭成功算是哪一國人呢?中國人說他收復失土,算是中華民族英雄。日本人說鄭成功的媽媽是日本人且他在日本長崎平戶市出生,所以鄭成功也算是日本人。台灣人說他的家族來台經營二十幾年,所以算是台灣人。其實,還有一個較少人知道的歷史是鄭成功差點歸化成越南人。

公元1644年農民軍領袖「李自成」攻入北京,崇禎皇帝自縊,大明帝國亡。不久清軍擊敗農民軍並遷都北京,開啟滿族人外來殖民統治中國的歷史。大明帝國滅亡後,殘餘的宗室與遺將各自四散。這些四散的皇族宗室、官員、遺將與難民等分別遷徙到台灣、越南及東南亞各地。

那時,台灣正由荷蘭人統治當中。鄭成功在南京之役大敗給清軍後開始思考以海外據點為反清復明的基地。除了台灣之外,他原本考慮的地點還包含越南及菲律賓等。後來,鄭成功採納「何斌」的建議以奪取台灣為首要目標。於是,公元1661年5月鄭成功率二萬五千名士兵攻打佔領台灣的荷蘭人。1662年2月荷蘭人投降,台灣自此開始由鄭成功家族統治直至1683年「施琅」率領清軍攻佔台灣為止。

鄭成功打敗荷蘭後不到半年時間就病亡。後來,鄭成功的舊屬「楊彥迪」與「陳上川」等人實現了鄭成功曾有過的念頭,帶兵投靠越南阮主,並在越南落地生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