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登輝訪日演說:台灣的典範轉移

文部科學大臣下村博文先生、岸信夫眾議院議員等先進,以及齊聚會場的諸位國會議員、秘書,大家好!我是來自台灣的李登輝。

今天,有機會在國會議員會館發表談話,感到非常榮幸。我想利用這個難得的機會,跟各位談談台灣如何建立主體性的過程,從中國式的「託古改制」到台灣式的「脱古改新」這種典範轉移,以及台灣今後應該推動的「第二次民主改革」和憲改。

1923年,我出生在台灣北部的淡水小鎮,接受過完整的日本教育長大成人。從少年時代到高中時代,有機會廣泛接觸各國古今先哲的典籍和言論,這是當時日本教育重視教養的良好遺產,我到現在還是感謝這種教育。

我在京都大學求學,後來只是一介研究農業經濟的學者。但是,緣於意料之外的偶然,蒙受後來擔任總統的蔣經國注意,他希望重振衰敗的台灣農業,我就因此踏入了政治圈。

【島嶼邊緣】中國抓律師 台灣抓記者

中國新《國安法》通過後,北京當局展開瘋狂行動鎮壓維權律師,7月9日起至今已經拘捕、訊問超過233名維權律師,引發全球關注;對於中國的鎮壓行動,民進黨聲援中國維權律師,然而執政的國民黨對此議題卻無聲無息。原以為民主自由的台灣,應該不會發生類似中國這類的蠢事;然而,3名記者進入教育部報導學生闖入教育部抗議黑箱課綱的舉動,卻遭到警察逮捕,甚至被要求一萬元交保。

國民黨政府的黑箱課綱早已被台北高等行政法院早已判決教育部「敗訴」,等同認定黑箱課綱違法,但教育部卻執意推動;全國高中生風起雲湧抗議違反程序的黑箱課綱,7月23日數十名學生闖入教育部抗議,同時也有《自由時報》記者廖振輝、《苦勞網》記者宋小海與獨立記者林雨佑進入採訪。7月24日凌晨,台北市警察進入教育部逮捕學生,同時警察也以「現行犯」逮捕這3名記者;不過,3名記者不認罪,因此拒絕交保。此外,教育部也對這3名記者提告。警察的行動與教育部的提告,引發外界質疑教育部與台北市警方戕害新聞自由。

與吳思華部長談「包容」!

班級裡,有位學生時常欺負捉弄同學,打別人的頭一下,隨意地拿別人的東西去藏,等到同學們集體反彈,不讓他走進教室,拒絕跟他一起上課時,他才驚覺事態嚴重性,淚眼婆娑地哭訴同學為何不能『包容』他?這位學生雖然扭曲了『包容』的意涵,倒果為因,但眼淚至少說明他還是有個靈魂的軀體。

秦靖

秦靖老師,時事評論者,自我對於社會不公現象勇於發聲,改變現況。

政府請搞清楚:除了錢,粉塵爆患者還需要什麼?

美國老伯操著生硬的中文說:「醫師,台灣甚麼都好,就是廟宇太多,It bothered me a lot!」 他大概發現我的表情有點怪怪的,立刻解釋:「對不起!我沒有對台灣的宗教不敬,因為我很怕鞭炮聲!」

原來,這名個案在越戰時期擔任美軍直升機駕駛員,幾乎天天在槍林彈雨中度過,當年可怕的回憶,竟然在越戰結束後的三十年,出現在他與台籍妻子一起到廟宇還願的鞭炮聲中,從此,關於越戰的噩夢不斷,生活變得過度警覺 (Hypervigilance)、易怒、常受驚嚇 (Startle Response),妻子抱怨他非常不能接受開車經過廟宇,連夫妻關係也日益惡化!

天啊!經過三十年才發病,這到底是甚麼可怕的病!他極可能罹患延遲型(Delayed type)創傷後壓力症候群,而且是非常晚發。

林耕新

林耕新醫師是耕心療癒診所院長,高雄市心理健康促進會委員以及高雄市忘憂草憂鬱防治協會理事長

島嶼邊緣

留學澳洲的歷史與政治學博士。做過不少莫名其妙的工作,體驗過一些不可思議的事件,經歷過很多科學經驗不會承認的故事;因為這些都太神奇了,反正列出來大家也不會相信。

中東想想

維寧,曾任台灣的公民老師、教育部次長機要,現居以色列,是三個女孩的媽媽。琮盛,資深記者,曾以freelancer的身分在以色列和巴勒斯坦地區生活。透過他們的文字,讓我們進一步看入神秘的國度。

開往台灣的慢船

本文作者為前媒體工作者,相信慢經常比快還好一點點,相信真理經常在兩端之中靠左一點點,相信台灣人只要努力多一點點。

《青田街一號》:異色殺手的奇幻旅程

在1994年的經典電影《終極追殺令》(Léon: The Professional)中,尚.雷諾(Jean Reno)飾演一名職業殺手,話不多而總是一臉疲倦,但幹起任務來手法俐落,如桌上摸柑。這位殺手在乎的不多,雇主的來歷底細、目標的身份和雙方怨仇等等,都不在他的雷達範圍,然他心中有個小角落,是留給窗前那一株盆栽的:小小的、柔嫩的綠意,像是生命意義的唯一寄託,被他用盡心力保護著——雖然他也說了:「這是我最好的朋友,因為它永遠很快樂,而且什麼廢話都不會說!」

當然,一個好故事要成,除了介紹一個絕頂好手出場,還要看那永遠準點的火車頭,是如何岔出軌道?《終極追殺令》的影史意義不只在殺手里昂精采的形象,不只在蓋瑞.歐德曼(Gary Oldman)那熱愛貝多芬的瘋狂警官的反派演出,還在於發掘了娜塔莉.波曼(Natalie Portman),將這個美麗名字帶給世界,進而開花結果。波曼的角色瑪蒂達(Mathilda)是個十二歲小女孩,酷酷的,有著超齡的世故和不協調的打扮,而這個「任務」的無法執行(下不了手),讓里昂引火上身,最後燒到他自己,也燒掉他的整個職業網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