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田街一號》:異色殺手的奇幻旅程

友善列印版本

在1994年的經典電影《終極追殺令》(Léon: The Professional)中,尚.雷諾(Jean Reno)飾演一名職業殺手,話不多而總是一臉疲倦,但幹起任務來手法俐落,如桌上摸柑。這位殺手在乎的不多,雇主的來歷底細、目標的身份和雙方怨仇等等,都不在他的雷達範圍,然他心中有個小角落,是留給窗前那一株盆栽的:小小的、柔嫩的綠意,像是生命意義的唯一寄託,被他用盡心力保護著——雖然他也說了:「這是我最好的朋友,因為它永遠很快樂,而且什麼廢話都不會說!」

當然,一個好故事要成,除了介紹一個絕頂好手出場,還要看那永遠準點的火車頭,是如何岔出軌道?《終極追殺令》的影史意義不只在殺手里昂精采的形象,不只在蓋瑞.歐德曼(Gary Oldman)那熱愛貝多芬的瘋狂警官的反派演出,還在於發掘了娜塔莉.波曼(Natalie Portman),將這個美麗名字帶給世界,進而開花結果。波曼的角色瑪蒂達(Mathilda)是個十二歲小女孩,酷酷的,有著超齡的世故和不協調的打扮,而這個「任務」的無法執行(下不了手),讓里昂引火上身,最後燒到他自己,也燒掉他的整個職業網路。

二十一年後,台灣導演李中拍出了第一部長片《青田街一號》,用最概略的形容:這是個殺手的故事。若再增加一條線索,這是個冷面殺手遇上活蹦亂跳的年輕仙姑的故事。張孝全(有著拳擊手的體格,微短的落腮鬍和小平頭)是藏在台北陰暗處的殺手組織的頭號高手「青田街一號」,聽命於暱稱「阿姑」的隋棠,兩人的關係像師生,像姊弟,更像有著曖昧關係的上司下屬。他總是接收指令,外出執勤,再把「物證」搬回組織藏身的洗衣店毀屍滅跡。事後,阿姑會給他一盒親手作的煎餅,笑咪咪看著他吃,邊說「沒有你我要怎麼辦?」邊摸摸他的臉,甚至在他額頭上輕輕一啄——這獎賞,讓他滿足地笑了,乖乖出下一個任務去。

一路到這裡,這部片塑造出一個單純(而非冷血)的殺手形象,調性是異色而不寫實的,也格外讓觀眾好奇他的心理世界。這在他回到家之後,終於解謎:原來,這個到處索命的殺手,家裡卻被纏著他不放的冤魂們佔領了!至此,《青田街一號》透露出真正的創作企圖:結合黑色動作喜劇和靈異、懸疑、劇情種種類型,而工作時殺人不眨眼,回到家看到鬼卻會腿軟的張孝全,則成為這股變種創意的情緒載體。

於是他找上了通靈人,亦即萬茜飾演的仙姑。而這不按牌理出牌的女主角加入後,故事也一路飛奔,為了「解靈」,殺手往回尋找一個個繫鈴人,為了好好睡上一覺,顛覆所有職業道德和規則默契。故事最後,更燒回他自己的過去,和燒到「阿姑」身上。

在一場頗為出色的群鬥戲後,《青田街一號》終於走向它開放式的(靈異式)結尾。若要下結論,我會說李中初次執導的成績是技巧純熟,敘事和題材有新意,演員也都稱職。唯一的不穩發生在類型混合的過程中,不免會有的猶疑和顛簸,角色個性(或說是調性)偶有不一致之處,看得出是為了讓劇情流暢,調整過的痕跡。

然讓我更感興趣的,是藉由「案主」的故事插曲,你我瞥見了編劇想關懷的社會議題,包括弱勢婦女的家暴處境,人際疏離者的生活微光,活在父母陰影下的孩子心情,以及邊緣少年的教養等等。這些都被放進這十分「商業」,處處有喜趣有怪譚有衝突有情感張力的故事,拼成一幅「台灣當下」獨特的社會百況圖。在最奇想的題材中,卻能流露現實的時空氣氛,這可以說是讓本片「落地」,而非只是一廂情願的異色戲劇的重心了。

談起演員表現,三位主力都讓人激賞:張孝全是近年來台片重要的支柱,在此演出空有身手卻無穩定心神的「孬」殺手,流露難得的喜感,但那部分純真,部分憤怒,又被鬼纏上的陰森森情緒,可以說融合了《女朋友,男朋友》、《念念》、《失魂》的三個角色,甚是有趣。萬茜則是最發揮得淋漓盡致的,誰能想到《軍中樂園》如女神般婉約、優雅又世故的她,可以這麼蹦跳,活脫脫就是個都會叛逆(卻脆弱)的少女,哇啦哇啦大叫的同時,又在「鬼上身」的幾段戲中,將不同性別、年齡、文化氣質的「人格」詮釋得維妙維肖,收放自如?

更讓我驚訝的也許是隋棠。我感覺終於有個導演能將她的「美」——而且是近乎妖媚的程度——以完全不「偶像劇」的方式大量激發,不只拍出某種勾人魂魄的說服力,更在後段有了打仔的氣勢。有趣的是,從這角色出發,讓我聯想到:似乎許多殺手故事都是以「溯源」、「挖掘自己」當做架構,作為贖罪的過程,在否定過去的同時,重新建立自己。這樣的故事最終都會找上(前)老闆,《追殺比爾》(Kill Bill)如此,《神鬼認證》(The Bourne Trilogy)系列如此,《霹靂煞》(Nikita)如此,《刺客聯盟》(Wanted)也如此。

而《青田街一號》靠著三位明星的相制衡,讓典雅、陽剛、青春等等元素得以交織,也讓衝突、陰謀、羈絆和控制等等⋯⋯不會淪為嘴巴說說而已的概念。這是個年輕導演的大膽嘗試,就其技巧,質感等等細節面,也能看出業界的用心支持。能看見這樣一部非典型國片的出現(而且更重要的是:有商業潛力!)著實令人欣喜,也期待李中之後的發展和發揮。

作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