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少年小趙》、《昨日狂想曲》:洗腦教育的成功和失敗?

友善列印版本

如果一套教育的設計,是以洗腦為目的,會把孩子變成什麼樣子?當這些孩子有一天離開校園,發現社會現實和課本裡的天堂美景、歌功頌德相去甚遠,又會遭遇什麼震撼?在今年的【CNEX紀錄片影展】中,有兩部中國作品不約而同地碰觸這個問題,而且從相反的方向得到答案。這其中,有人走出來了,有人卻無法,箇中的失落和執迷,真叫人唏噓。

2009年,在山西平遙古城的大街上,一個穿著舊軍裝、揮著五星旗的十九歲男孩,吸引了導演杜海濱的目光。彼時,杜海濱剛完成拿下威尼斯影展最佳紀錄片、以四川地震為主題的作品《1428》,這位被喻為「中國獨立影像代表人物」的作者,看著眼前這幅奇特的景象:男孩奮力吆喝著「中國加油!還我釣魚寶島!還我船長!」而路過的民眾有表示贊許的,也有鼓掌叫好的,更有女孩主動上前,要求合照並比出「YA~」的手勢。

 

那之後開始五年,杜海濱跟著這位叫「趙昶通」的男孩,拍他的青春成長,拍他離鄉、就學、遇見知識和進入人群,也拍他戀愛,拍他歸鄉面對社會實況。最後成為這部《少年小趙》,既著重在愛國教育的成效,也凸顯出社會的不公義在小趙身上(或心底)的拉扯。整部片是節制的,但從一開始的讓人側目,到最後變成讓人認同、甚至心疼它的主角,可謂有情又有力。

小趙是一家三子的長男。家人對他寄予厚望,即使去借錢也要供他念書考試。十九歲的小趙考大學,一度落榜但重考上了,他說:「我過去認為上大學就意謂著得到了一切,得到榮譽,但我現在覺得,那是開啟了一扇與世界接口的門。」他說的的確沒錯。這個熱愛毛主席,只要聽見那些「紅歌」就感到舒心的孩子,曾表示將來一定要加入部隊,而且要到最邊疆去,因為「愛國愛黨不能只是口號,要身體力行!」

而他上了大學,在歷史課堂上,教授說著「毛的思想就是我們最有力的武裝」,「四小龍的經濟成果來自它們都屬於某種極權體制」,還有「資本主義不適合中國,不符合中國傳統價值」,更問他們「是誰帶領中國脫離了數百年悲慘的命運?是中國共產黨!」──

但即使有這麼多,精密而全面的思想灌輸,大學校園(相對開放一點)的生活以及參與學生會、下鄉服務等等經驗,還是讓小趙變了。他面對鏡頭,略帶靦腆地表示:「大學真不錯,好像不太想當兵了。」甚至開始咕噥:「民主專政是什麼?就是那些人大代表,那人大代表又代表了誰?其中有誰代表農民嗎?」

 

接著,更重要的啟蒙發生在他老家。當他大伯、爺爺、奶奶住的房子,被政府徵收而毫無談判地被拆毀,小趙拿著攝影機「紀錄」這一切(當證據?),邊流下男兒淚。那讓他變成一個「憤青」。這個曾經說出「黨創建國家,有了共產黨才有新中國」的年輕人,如今認真質疑:「我們生活在一個體制裡,卻信仰著另一種思維體系,而我們現在的生活是無法在那樣的體系裡面進行的。」「現在的中國,看起來很繁榮,但是是建立在什麼之上?表面上富強,但其實是高消費高污染,而不是高效率、高質量、高發展⋯⋯」

看到這裡,真為他捏一把冷汗。《少年小趙》最重要的價值,正是告訴我們:洗腦教育很難真正洗透,因為當你教導人民對他的家,對他的同胞,對他生活的土地產生認同,卻在生活實踐上成為欺負他們的「那個人」,你就只會走到他們(共同)的反面。而當教育的目的不是傳授知識、激發學習慾,不是教他們思考,而是灌輸意識形態和崇拜,最後的成果就是這樣,終會失敗。

另一部紀錄片《昨日狂想曲》,則是記下一個「卡在過去裡」的人。紀錄片的主角老劉,是個開著廂型車遊轉全國的偏執者,他的偏執在於對六零年代風靡全中國的好青年代表「雷鋒」的著迷──這位老劉認為,數十年過去了,大家都淡忘了這位偉人,而他重新發起「學雷鋒運動」,周遊列省吆喝,簡直像在傳福音。

1962年因公殉職,年僅二十二歲的雷鋒,在當年是個被刻意宣傳、放大的樣板人物。他是好青年,好榜樣,忠於革命忠於黨,也一度真的在數億人民間家喻戶曉。但如今的中國已經不行那一套了,雷鋒兩個字也只剩「好人好事代表」的意義,但老劉這位奇人奇事,辭掉他在拉薩氣象局二十年的頭路,跑遍大江南北,貼海報、幫人擦鞋,不只重新宣傳雷鋒,也宣傳他自己。他被媒體報導六百多次,民眾跟他合照還要特別擺出(擦鞋子)的pose,但這同時,吃住都在車上,接近乞討邊緣。

 

和前述《小趙》對比,已然是中年後段的老劉,是被洗腦得太成功嗎?似乎也不是。應該說,他在過了大半輩子毫無成就的生活之後,只能抓住這最後一點幻夢,拼命往裡面躲,把自己活成自己的偶像,逃避對自我價值的懷疑。這小人物把自己活得不可一世,威風凜凜,外人無從干涉,也無法參透。他去拜訪昔日長官,說「這是我千載難逢的機會,一定要把握不然會後悔!」但這機會究竟是什麼?是重新燃起國家的正能量嗎?或自己取而代之成為新一代「英雄」?片中,導演在跟拍了多年之後,終於感嘆下結論:「從他的身上,我註定一無所獲。」

而在這兩部片裡,都有戲劇性的時刻,包括《少年小趙》中,離家上大學前夕的小趙在酒會上,說起弟弟為了供自己念書而認命打工,不禁愧意湧上心頭,悲吐真言;《昨日狂想曲》最後,也有老劉來到天安門廣場,想在這聖地上拍幾張學雷鋒的好照片,卻面臨威脅⋯⋯。這些都是紀錄片的神采。對杜海濱而言,遇見小趙是他的機緣,誰能料到一個孩子四五年的變化,真能有如此脈絡?也許小趙就代表了中國新一代青年的共同經驗,而這種子會不會帶來異動的未來?我們很快就會發現。

(2015年CNEX紀錄片影展【忐忑流年】將於9/18~9/27舉辦,片單與購票資訊請洽CNEX Taiwan官方臉書頁面

作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