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曾任資訊軟體工程師、產品企劃師,現為專職影評人。經營部落格【時光之硯】多年,文章以電影心得為主,在多處網路平台、實體雜誌撰寫專欄,亦曾擔任【金穗獎】部落格評審、影展導讀人,並舉辦數次系列講座。座右銘:「美好的回憶就是我的神。」
阿姆斯特丹國家博物館(Rijksmuseum)乃荷蘭境內人氣最高的美術館。它的前身是1800年巴達維亞共和國時期(即當時法蘭西第一共和國在荷蘭成立的傀儡國)開張於海牙的國家藝廊(National Art Gallery),那之後將近一百年,它經歷了多次遷徙和擴張,直到1885年才在現址完成由皮埃爾.庫貝(Pierre Cuypers)設計的融合了哥德和文藝復興元素的壯闊建築。1975年,它曾創下高達一百四十一萬人次的造訪記錄。
這座博物館的展示主題,以藝術和歷史為主,常態展品有八千件,包括林布蘭最著名的油畫《夜巡》,和梅維爾的《倒牛奶的侍女》。然而更驚人的是,這只是它多達一百萬館藏的不到百分之一。2003年十二月,博物館暫時關閉,準備進行大翻修,而當初的計畫是五年後、2008年重新開張。沒想到最後拖到了2013年四月才完工。在此,《風華再現:阿姆斯特丹國家博物館》正是導演歐克.荷根蒂克(Oeke Hoogendijk)花了將近十年時間,拍下整個整修過程的紀錄片。
從概念設計,工程進行,人物遭遇的困難和來來去去,這部鉅細靡遺的紀錄片長達四個小時,而這次在台灣上映的是再剪成一個半小時的輕巧版。然而輕巧歸輕巧(原版在國外被影評形容為「patience-testing」),這當中可以窺見的空間的莊嚴,藝術的重量,人們對工作投入的愛,及應付各種焦慮和挫折的心血,可是點滴不輕的!
美術館的大翻修,在概念上是非常浪漫的。尤其像阿姆斯特丹國家博物館這樣崇高又深邃的藝術殿堂,處處是歷史及文化的足跡,重新為它打造新世紀的樣貌,同時也打造出呈現這些藝術品的新舞台,這該是多麼讓人神往的工程?
《風華再現》一開場,就是一道光從被鑿穿的破碎牆瓦、直直地穿透黑暗,打在牆上成為一片雕花。然而這部紀錄片最有趣的地方在於,它並不是記錄一個「美術館」本身,不在記錄它的建築外觀美感、歷史考究、其中的格局,或收藏品的種類和價值等等,而是記錄一次「翻修」。這樣一座公共建築,在不論時間(歷史重量)或空間(和當地人們生活的互動性)上都無比重要、千絲萬縷牽扯的,那翻修背後多年的心力,和一再延宕的命運,才是重點。
於是我們看到,從1996年就在位的館長和贏得競圖的西班牙設計師合作,提出改造大門和內部廳廊的構想,引進風,引進光,要帶給這座美術館清新,也給它的大門氣魄。我們看到接任收藏品主任的金髮帥哥說,他覺得館藏太偏向古典類了,決定拓展當代藝術品(尤其是荷蘭作者)這一塊。我們也看到負責亞洲藝術區(新館)的小伙子帶著無比熱情,準備迎接他在京都相中的一對日本門神雕刻……
沒想到,原先對建築物大改的雄心,在阿姆斯特丹自行車騎士聯盟的強力杯葛下,成了重建工程最大的夢饜。原來,在原先博物館建築的地面層正中間,有一條廊道,是直接連接到外部馬路的「自行車隧道」。這條隧道將建築一分為二,也使得博物館基本上沒有「正門」結構,為此新的設計準備取消(或至少縮減)這條車道,還給館內一個通透的大廳。然而自行車聯盟表示:騎車通過這裡,是熱愛單車的阿姆斯特丹人重要的交通習慣,他們批評館方的設計變更「將藝術放在人民的便利性之上」,是自大而愚蠢的。
在此,這出乎意料的困難,真讓觀眾你我開了眼界。當然身在這兩年的台灣,我們都對民間團體(運動人士)和各種「建設」的衝突頗為熟悉了,尤其像大埔徵地、美麗灣開發等等這一類一邊是「財團利益」,另一邊是環境生態或老百姓的土地權/生存權/居住權等等的碰撞,這當中的是非分明,都讓我們上了寶貴的一課。然而《風華再現》中的案例卻是由「藝術」對決「生活的便利」,而對它的認識,加上身在千里之外難以了解的詳情,讓你我心中只有更多疑問。
在這過程中,公聽會、協調會、相關部門的討論會開不完,重建的主導者之一忍不住感嘆:這些民間運動人士永遠是政治正確的,你看著他們的雙眼,就知道他們什麼話都聽不進去!片子中段,我們看到老館長終於受不了了,在2008年掛冠求去,表示「他的耐心被磨光了」。他的工作有新館長延續下去,但前後兩任館長共同的心聲是:「我花在自行車騎士身上的時間,比林布蘭還多。」「有時候,這城市就像一座民主瘋人院!」
(這也讓我想到,前兩年台北捷運宣布了松山線通車後相關的改道措施(不直接通過台北車站),也曾引起新店一帶的居民抗議,這是由整體市政交通的願景,對比一部分居民的生活方便性和習慣。該說誰是絕對的對,誰又是絕對錯呢?)
除此之外,欲擴張館藏年代的收藏品主任,也碰到他心儀的作品在拍賣會上被別人標走的憾事:阿姆斯特丹博物館是公家單位,購入藝術品的經費當然也來自納稅人,所以勢必有預算上的限制。如此種種,再加上翻修過程各類和程序有關,或和許可執照有關的繁文縟節效率問題,構成全片的「阻力」,讓這些藝術熱血人士老是愁眉苦臉。當市府在美學委員會上一一詢問他們:木頭雕花是垂直還是水平的?窗戶是格子狀的嗎?……真的讓人忍不住發笑。
也由此,我們看到了在「民主進步」的國家,效率(或說是發展,更多時候和「經濟」綁在一起)不是第一考量,「討論」以及「共識」才是最高價值。而效率的緩慢,是追求公平正義的必要代價,這是理性思考後你我都會同意的。只是在此,我們也看到了這樣的「緩慢」,有時真的會讓人氣結。
還好,我們還有那位期待著他的京都門神的年輕人,讓我們看見某種對藝術,對歷史,對時間的熱誠的愛。還有一位在整修期間住在臨時宿舍中,每天仔仔細細檢查工地每一處的管理員,他說:「這棟建築物對我來說,就像妻子一樣重要。」
——到了開幕那天,前者看到他的門神佇立展廳中,臉上滿滿是驕傲;而後者,在面對住了許多年的鐵皮屋終於要被拆掉那一刻,他說:「我一直都知道,這一天終得要來的。我也知道我已經很幸運了,有誰能夠說自己真的曾住在博物館裡呢?」
這些人的投入和在乎和期待,讓人看見這趟十年工程的真正價值。也讓人看見在藝術的感染力、震撼力、號召力的背後,人們可以怎樣找到自己的生命意義。2013年四月,阿姆斯特丹國家博物館在荷蘭女王畢翠絲的手中重新開幕,當年度創下兩百二十萬人次的參觀記錄。到了2014年,更再度刷新為兩百四十五萬,幾乎每一個造訪這座城市的觀光客,都不可能錯過它。
這十年的工程,總共耗費三億七千五百萬歐元,然而背後承載的,是超過兩百年的歷史。透過《風華再現》,你我了解到工程的艱辛,和背後那巨大的心靈推力。藉由畫面,我們也看到那建築的過程,火花撒落如雨,那行為本身就是藝術。那精采,絲毫不遜於它的收藏本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