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防想想】 選前暗鬥,國安局長被請辭

兩個多月前的5月21日下午,日前突「被請辭」下台的國安局長李翔宙,依例前往總統府開會,會後李向馬英九總統和國安會秘書長高華柱面報,告知在榮總年度將官體檢時,醫生觸診發現脖子上出現異常腫瘤,經切片確認已罹患口咽癌第三期。

由於醫師評估經化療後有七至八成治癒率,馬總統當下除關切李翔宙病況,並無任何要求去職之意;李也表示自己健康狀況並未影響職務,高層除鼓勵李接受治療,還要李好好繼續幹,在明年520同進退。未料兩個月之後,原是馬總統紅牌愛將的李翔宙,竟突被告知下台走人。

怎麼會這樣?這項選前的重大國安人事異動,除外界感到不尋常,連李自己和國安局內部都相當詫異,因期間馬不只一次慰留李翔宙,難不成是有人從中作梗、想將李去之而後快?

【時事想想】拒退課綱、捕學生記者 國民黨與台灣人對作

這群勇敢的孩子們真是讓我們大人汗顏呢。他們昨晚短暫收復了台灣人的教育部部長室,勇敢站在第一線,為我們台灣人奮鬥,這證明了台灣的民主教育確實在下一代的靈魂中撒下了種子,並且還在茁壯、發芽。去年的太陽花運動,台灣人曾經收復過立法院和行政院,而這群孩子昨晚則是夜襲了教育部,這證明了在國民黨的統治下,台灣人不缺陳勝吳廣,隨時都有壯士上陣。不過儘管台灣人反抗激烈,國民黨還是不甩台灣人,怎麼會這樣呢?

日本有山崎豐子挑戰航空業,台灣呢?

日本最重要的文學獎項之一:直木賞,在7月16日晚間宣布第153屆得主,令台灣人驚喜的是,台裔作家王震緒(筆名東山彰良),以國共內戰及台灣戰後社會為背景的長篇小說《流》獲得,非日本國民,仍持有台灣護照的他,成為繼邱永漢及陳舜臣後,第3位摘下直木賞的台灣作家。

據說王震緒在研究所時期曾經在航空公司上過班。這讓人聯想到另一位直木賞得主、日本知名女小說家山崎豐子,一女單挑日本航空業的壯舉。她寫過《白色巨塔》、《華麗一族》、《大地之子》、《女系家族》、《不沉的太陽》、《不毛地帶》⋯⋯等等許多膾炙人口的小說,由於山崎豐子的重要作品,多半都是質疑威權勢力,也均被改編為電視或電影,並創下很高的收視率,台灣民眾因此對於這位直木賞女作家其人其作,堪稱十分熟悉。

八仙塵暴絕非燒過就算了

根據衛福部七月二十日統計,八仙塵暴的傷患仍有326人住院治療,其中228人收治加護病房,病危171人,病危者中有73人呼吸道灼傷插管、7人透析治療,並已有8人不幸死亡(按:截至二十三日,已有9人往生)。每一位傷亡者背後都是一個傷心的家庭,而每一位照顧者承擔的都是疲憊的身心;當兩者於醫療前線相遇時,消磨的耐心變成相互的指責,而真正該負起責任、也真正有權力負起責任的政府官員卻退居後線,成天只喊著「救人第一」的空洞口號。

面對死刑爭議的三種態度

面對接二連三的隨機殺人事件,或許我們馬上就想到死刑:就是因為我們國家走向廢死,最近殺一兩個人也不會被判死刑,就算判了死刑也不會執行,沒有任何嚇阻效力,那些「跟我們不一樣的人」根本就不會害怕,才會沒事走在路上亂砍人。

如果這是我們腦中閃過的第一個念頭,那麼或許第二想到的,就是那些該死的廢死團體(而不是提倡廢死的馬總統)。就是這些人勾結了一些歐洲所謂的人權團體,高舉人權保護兇手,才會讓我們的社會陷入這種困境。上次那群沒良心卻想紅的廢死咖又是什麼時候出來鬼叫呢?

好像是上個月初,馬政府火速執行死刑,槍斃了六個罪該萬死的兇手吧?等等,好像怪怪的。我們社會這麼亂就是因為沒執行死刑,但不是上個月才讓六個壞蛋伏法嗎?那還是因為太久沒判人死刑了?可是幾個月前隨機砍人教頭鄭捷才被判了四個死刑。那還是一審死刑上訴後一定會免死?可是去年九月才有個縱火犯死刑定讞。

死刑似乎比想像的複雜了一些,似乎有許多可以討論的地方。但是我們應該怎樣參與這場現在正在進行的死刑論辯呢?至少有三種可能的態度:

標售?活化?─嘉義市公所的拆除爭議

七月初由嘉義市政府所發包的「嘉義市舊市政府大樓地上物拆除工程」,近日在地方上引發爭議。此案所欲拆除的標的物,是位於嘉義市垂楊路與民生北路交叉口,區位地段十分優良的舊市政府大樓建築群,當中最主要的一棟,是嘉義市在縣轄市時期興建的「嘉義市公所」建築。市府的計畫是此區建築物拆除後將土地標售,因所在地段價值不菲,市府預估標售所得金額可達10億元。

本案的爭議重點,並不完全在於這棟「嘉義市公所」建築的存廢與否。不同於一般文化資產保存的建築類型,「嘉義市公所」建築的「美學」,其實並不十分討喜。建於1954年的這棟建築物,是戰後公共建築的典型,建築費用低,以機能優先,造型並非獨特,且自1997年市府搬遷之後,此建築即處於低度利用、缺乏維護的狀態,近年甚至已閒置,而導致外觀看來十分破舊而有廢墟之感。這樣的建築物,難免令人質疑,究竟有何「保存價值」?

【日本想想】日官員掏錢補政策赤字 苗栗600億誰埋單?

苗栗財政漏洞引爆昌鴻大戰,前任批評現任不懂財管,現任痛斥羅馬不是一天造成,政府花錢花到發不出薪水,也夠誇張了。600多億的債務,大概有400億掛在劉政鴻帳上,如果要他負責自付,可能十輩子也還不完。不過,去年日本有一名官員辦活動賠錢,他還真的自掏腰包付了2700萬日幣。

人潮並不等於錢潮:中國觀光團來台七年後

近年來,台灣發展觀光產業似已成舉國共識;尤其各地方政府,亦多以推動觀光產業作為促進地方經濟發展的重要手段。而在推動觀光的過程中,各級政府常以觀光人次當作重要的經營目標,也常拿觀光人潮成長作為施政績效的表徵。不過,若站在促進地方經濟發展的角度,埋頭推動人潮的成長,是否真能為地方帶來錢潮?由過去七年來開放中國團客來台的經驗觀之,效果似乎令人存疑。其理為何,證據何在,或許可由以下兩個方向來思考:

觀光資源係屬俱樂部財

陳世岸

作者為土生土長嘉義人,開業建築師。長期關注嘉義地方文化、空間與歷史之研究,並參與在地獨立刊物之編輯與出版。

宅男就是災難?!

「從鄭捷、文化國小割喉案,再到最近這個案子,兇徒都是孤立的、跟家人不是很密切來往的,這種所謂『宅男』,社會孤立份子。」台北市長柯文哲如是說,「目前當地衛生部門沒有對心理衛生、心理健康方面設有效檢查機制。」

「宅」是一種怎麼樣的特質?只要集滿五張以上的「傳說卡牌」、組滿一套完整的「機械法」牌組,就叫做宅了嗎?還是積分爬到鑽二以上的人比較宅呢?

宅男是一種大家經常在找,卻都遍尋不著的生物。卻又不定時地棲息主流新聞中。遊戲廠商時常聘請穿著火辣的模特兒到場為遊戲代言,於是新聞台毫不猶豫地下標「宅男女神」如何如何;主播結婚,宅男一定會心碎,不管主播是誰,不管宅男在哪裡,他們一定會心碎;網路意見領袖兼成衣業者,他宅不宅?每天勤練電競,最後終於成為世界冠軍的TPA,他們宅不宅?到底什麼才是「宅」的定義?

於是我在新聞中又看到了更加仔細的敘述,「兇徒都是孤獨和不與家人密切來往的『宅男』,犯案人都是很孤立的,不跟家人密切來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