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不要投給李慶元

北市第八選區立委選舉,民進黨確定不推出候選人,要禮讓無黨籍的李慶元挑戰國民黨的賴世葆。雖然這個爭議性的決定讓不少民進黨的基層民眾反彈,也讓很多人質疑黨中央的決定,也已經有不少評論與新聞分析民進黨的決定以及李慶元與民進黨台北市黨部的密切關係,筆者在此就不再多談。

但李慶元爭議性的背景,以及過去的作為,讓很多選民很難認同:即便在被國民黨開除黨籍後,李慶元以新頭腦作為競選主軸,宣稱自己已經覺醒,跟過去身在國民黨時截然不同,這樣的主張,也很難得到某些選民的認同。基於以上的原因,有很多人是絕對拒絕投給李慶元的,另外其他糾結要不要投給李慶元的選民,考慮的也不是李慶元有何主張,而只是李慶元到底有沒有辦法拉下賴世葆。

如果李慶元真有勝算,或許有些選民可以含淚投票,如果李慶元沒有勝算,這些選民當然就可以自由開火了,或許苗博雅也是個可能的選擇。從民調與各方分析看來,李慶元似乎還差賴世葆一些,並非完全沒有希望,但民調與分析可以操弄,對選民來說,到底怎麼知道李慶元有沒有勝算呢?

【開往台灣的慢船】副手風雲:一個顯而易見和另一個令人不安的事實

2016年總統大選副手的選擇,到頭來竟和四年前有著2/3的類似,民進黨蘇嘉全的農舍事件換成了國民黨王如玄的軍宅,宋楚瑜的選擇還是很另類,從「萬磁王」林瑞雄成了同樣和神秘力量扯上關係的徐欣瑩。陳建仁的爆紅好像讓大家頗為驚訝,但如果你仔細想想,「大仁哥」受歡迎的原因是顯而易見的。

對我來說,陳建仁讓我想起父親。如果專長是化學的老爸可以被歸類為科學家的話,那麼他無疑具有典型的科學家性格──鑽進實驗室就沒日沒夜,沒有結果出來就不想回家;因為相信科學,所以never say never,從不主觀的說什麼事絕對不可能;堅持作事的程序很重要;也不得不相信在成功之前必有無數次的失敗。

但他也不是實驗室裡的科學怪人,無論是政治或其他領域,他有自己的想法,但從來沒有強烈到不去接受別人的不同想法,也從來沒有因為任何原因忘掉人性面的存在。這樣子的溫暖和沈靜,好像沒有轉接到我的身上,而由弟弟承接了。

老爸和台灣許多角落裡的人一樣,他們是在某方面有專長的職人、達人,有主見但永遠和氣對待別人和面對這個世界,沒有任何私心算計。陳建仁看來是這樣的人,他在科學研究上非常有成就,他的官場紀錄、應對進退,都符合我們對台灣人的美麗想像。或許網友們形容得最好,他是「正常版的柯文哲」。

【島嶼邊緣】國民黨不會宣傳 網友會幫忙宣傳

有22K教母之稱的王如玄代表中國國民黨參選副總統,在輔選初登場就強調國民黨會做事不會宣傳,希望鄉親多多幫忙國民黨宣傳。對於王如玄強調國民黨不會宣傳,我想網友一定非常有感受;因為,國民黨有很多事都不宣傳給台灣人知道。

迫害台灣人的政治議題不宣傳

國民黨不宣傳的事蹟,政治與經濟皆有,在政治上實在是罄竹難書。國民黨不宣傳二二八事件,也不宣傳在二二八事件時如何虐殺台灣人,例如用鐵絲穿過受害者手掌、多人串成一排,再用槍掃射踹落海。一直到1990年代台灣人上街頭後,把二二八、白色恐怖等歷史講出來,國民黨才很不情願地承認有這些事。

一場金錢買賣的技職遊戲

技職教育3.0於11月20日發布一則文章,大意是現今證照制度淪為升學、評鑑的工具,而非培養就業能力的一項指標,並以美容美髮科幾乎人人必考的美髮證照為例,訴說現今證照制度的問題。筆者身為高職生,看完文章充滿了無數感慨與無奈,何時,我們的技職教育淪為金錢買賣的遊戲了?

遙想三年前,筆者面臨人生第一個重大的抉擇──資訊科與資處科的選擇。成績滿江紅並對升學制度感到厭煩的筆者,打從國中剛入學不久,就決定了自己一定會走技職體系。當時,到家中拜訪並招生的兩間私立高職教師,無一不強調學校的學生考照狀況與升學管道多元。當時的我還不知道,原來當年那個十分驚人的證照數字,並非學校培養了多優秀、多專業的人才,而是學生花了一大把的錢,去考取國際、政府與民間所辦理的檢定、證照考試。

筆者目前就讀私立高職的資處科,以筆者所知悉的資處科考照狀況來說,國立學校與「風評尚可」的私立高職學生,每個人至少必須考取輸入檢定、TQC OFFICE系列檢定、TQC專業知識檢定、會計丙級、軟體應用丙級、網頁設計丙級、商業英檢三、二級與軟體應用乙級⋯⋯等等。

【內地想想】 台灣茶的未來:加入物聯網的全球革命

上上週,「製茶魔術師」陳澄清巡完自己的有機茶園,回家後很高興地跟太太說:「下星期茶葉終於可以收成了!」隔了一個星期,他從田裡回到家,一樣笑嘻嘻地,不過告訴太太的卻是:「妳沒得吃了,都給蟲吃了!」

雖然種有機茶「吃的不穩定」,有「製茶界資優生」美譽的陳澄清在台灣茶葉界赫赫有名。他經營的如發茶園,位於台灣茶葉最大集散地南投名間鄉的松柏嶺,走的路線不是拼產量,而是拼技術。不但是茶葉比賽特等獎的常勝軍,對製茶品質要求甚為嚴格的「慈濟有機茶園」,也把烏龍茶及小葉種紅茶都交給他代工。陳澄清靠頂尖技術吃飯,可以看著自己被蟲吃個亂七八糟的有機田,笑瞇瞇地告訴我:「我十幾年前種田,每次灑完農藥後都身體不好,我就覺得這種東西對自己對別人都不好,所以我做有機就是做功德,做歡喜。」

在國際農產品大軍即將壓境的前夕,從這位「茶葉資優生」開始,來談談「台灣茶葉的未來」。

從王如玄購軍宅一事看監察院編制

王如玄疑似購買軍舍套利一事,前監委錢林慧君認為,國防部卻放任不少人大鑽法律漏洞套利,她因此糾正國防部,而王如玄的上述作為雖然沒有違法(法律僅規定眷戶五年內不得轉售),但有道德瑕疵、社會觀感不佳。

很多人稱監察院為「煎茶院」不是沒有原因的!為何重要的五權之一如此失能?這就要追溯到當初這五權是如何被發明。

如果曾經在學校念過三民主義的人,應該都知道孫中山的理論係「繼承中華道統,擷取歐美學說制度精華,加上獨自創獲」,也就是,在西方三權分立的憲法體系上,分支出考試院與監察院,其中,監察院的設計就是源於所謂的「中華道統」裡的「御史」制度。

既是源自於古代的御史編制,「獨立的監察權」從一開始就是個夢幻泡影!

游錫堃

作者為行政院前院長

守住憲法的底線:兩岸貨貿協議需要民主監督

從憲法觀點出發,目前雖然《兩岸協定監督條例》尚未通過,無論是國會監督還是民主參與,都欠缺一部完整法律來規範,但是類似貨貿協議的《兩岸經貿協議》的簽定與生效,如同去年討論服貿協議時一樣,仍須置於憲法權力分立與民主監督的架構下來思考。主要的理由在於《兩岸貨貿協議》具有近似於國際經貿協定的性質,以及其有重要性與影響力。

貨貿協議作為兩岸之間的重要經濟協議,屬於一般所稱的自由貿易協定(FTA),在性質上類似國際協定,一旦實施,對於台灣社會的社會經濟與政治的影響非常深遠,一點都不小於服貿協議,嚴重的涉及人民基本權利的保障與法律的修訂,因此必須嚴肅的思考其監督原則與監督機制,從憲法的觀點出發,單是從其涉及基本權利的廣度與深度,即會得出國會保留的結論。此外,貨貿協議在法律性質上與國際協定可相提並論,因此其審查應比照國際協定的審查。

【眷村想想】 二哥的布袋戲

我家三兄弟,二哥從小就比較具草根性,在學校也喜歡打赤腳,尤其熱愛布袋戲,常在眷村家裡自編自導自演,把客廳窗檯當戲台,我則是最忠實觀眾。

二哥大我四歲,國小課業成績不錯,但和其他「好同學」不一樣,他不喜歡穿鞋子,不管皮鞋或布鞋,早上穿著上學去,傍晚兩腳早已髒兮兮,還將鞋子倒掛在肩上走回家來。

每逢農曆節慶拜拜時,眷村附近的台灣人社區常有歌仔戲、布袋戲搭棚演出,二哥都會帶我前往觀賞。1960年代中期,布袋戲最紅的男主角是「賣唱生」,江湖上則是「東南派」對抗「西北派」,一正一邪,雙方廝殺激烈,後台煙硝瀰漫,是用榔頭敲打炮仔聲ㄅ一ㄣ ㄅ一ㄣ ㄅ一ㄤˋㄅ一ㄤˋ。

位於台中二中旁的英士路和日進街口,早期還是寬闊廣場,屬於開放空間,包括中元普渡或作醮,祈求國泰民安、風調雨順,都在此擺桌。布袋戲和歌仔戲團也各佔一角,每次演出都吸引不少人觀賞。不過,多數眷村小孩都沒興趣,二哥反而如魚得水,興致勃勃。

基督徒給基督徒的呼籲-婚姻平權法案勿陷立場之爭

我信奉基督教,是一位基督徒,故對我來說「聖經」及「教義」所傳遞的是一套普世價值,我相信並願意遵守,而這套普世價值,與其他宗教、社會文化的期待有部分的相通,即便立意基礎不同;相對的,這套普世價值也有許多部分是非基督徒所不能理解、不能接受的。非基督徒於此價值觀的不理解,我不會予之責難,因在未觸犯社會法制為前提時,我不具有責難他人的權力,僅有上帝具有審判的地位及能力,第二是因各人的家庭背景、生活環境會造就出不一樣的生命歷程,及不一樣的認知結構,在此前提上期望所有人皆相信基督教的普世價值是有困難的,遑論國際間歷史、文化、政治的差異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