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
熱門
日前羅馬選出新任市長維吉尼亞‧拉吉(Virginia Raggi),許多媒體在報導時都提到她是「美女」市長,描述她的性別氣質與身體姿態。例如有新聞報導一開頭就形容她「深邃五官和一頭烏黑長髮,下個月才將滿38歲」,新聞第二句又繼續說她「長相清秀、打扮樸素充滿鄰家女孩氣質」,連搭配新聞的圖片也是她在記者會整理頭髮的模樣。儘管新聞記者後來也很盡責地為讀者整理重要資訊,但就新聞標題和寫作來說,彷彿關於這位新市長最關鍵資訊就是她真的很美,舉手投足都美,而她市政理念與願景都是次要議題,一切都可以稍後再說。
「藝術家在自己的每件作品裡,都應該有屬於這張畫的靈魂。」──楊三郎
台灣油畫大師楊三郎(1907-1995)出生在今日的新北市永和,他讀小學時每天上下學途中都會經過一間文具店,店裡陳列日本畫家鹽月桃甫的油畫,小小年紀的他,深深為此著迷,楊三郎在心中立下志向:「我要當畫家!」
然而讀台北大稻埕公學校(今太平國小)時,有次不慎被玻璃瓶割傷右手,回家後他不敢跟父母親說,延誤治療之下造成嚴重的細菌感染,最後送到臺大醫院治療,中指只能截肢,剩下九根手指頭。
即使身體有了殘缺,他還是堅持往夢想的道路前進。
破釜沉舟 赴日學畫
楊三郎喜歡畫圖,但是家人都不贊成他學畫,他們跟楊三郎說:「畫畫不能當飯吃!」
「年金改革!司法改革!教育改革⋯⋯」改革之聲喊得喧天價響,人民把無能又禍國的馬政府趕下台,對新政府之盼望有如大旱之望雲霓;但林全內閣似乎動能不夠,上台一個多月了,改革曙光仍未大亮,人民已經等得快發火了,甚至有人連「尸位素餐」的話都說出口了。
以財經見長的閣揆林全,難道忘了小英總統對轉型正義「現在不做,馬上就會後悔」「只有一次機會」的叮囑嗎?林內閣振興經濟的箭沒射出半支,改革列車也趑趄不前,好不容易召開了首次「年金改革會議」,卻有三名軍公教代表憤而離席,大約是不滿既得利益會因改革而消減吧!
十二年國教領綱目前已暫緩審議,這代表國教院已「依法定職權,完成意見蒐集、公共討論及專業審查」了嗎(按:高級中等以下學校課程審議會作業要點第3點)?草案可以進入審議階段了嗎?經初步檢視發現,草案仍有兩大問題亟需解決。
問題一:課程缺乏統整。
作者為來自國境之南的客家人
技職教育出身,曾為學校行政人員
6月14日,中華無店鋪協會,邀集電商業者與總統府新南向政策辦公室主任黃志芳與經濟部官員討論東協市場的開拓與政府該如何協助中小企業拓展市場。我的發言先說兩段故事:
第一個故事。我的一位學姐,任職於中國大潤發,約略前年她接待台灣農政單位官員,協同台灣的農會,產銷單位的幹部以及一位企劃人員。
這個團隊拜訪大潤發,企盼大潤發能夠協助台灣的農特產品賣到中國,台灣的團隊展示他們有很多農特食品,很誠摯的問我學姐,她對哪些產品有興趣,願意積極安排並協助後續的相關作業。
會後,台灣團隊中的那位企劃人員,請求我學姐無論如何幫幫忙要她簽署合作備忘錄,因為這位企劃並非政府公務員也不是農會員工,他任職在一家專門承接政府專案的企劃公司,如果這一趟拜訪沒有簽成備忘錄,不只經費請不下來,這趟公出的機票錢要自己出。
不久後,學姐接待了來自韓國的團隊推銷韓國的農特產品,他們的成員跟台灣差不多,相當於台灣農委會的「農林畜產食品部」,類似台灣農會,產銷合作社的「農協」組織,還外加一位翻譯,一名律師以及一位銀行代表。
本文作者任職於企業界
一個風光明媚的午後,與老友相聚於南印大城海德拉巴的威斯汀飯店大廳聚會,東聊西聊就聊起印度的「效率」;老友半開玩笑地說:「全印度12億人口裡,只有三個組織擁有真正的效率與專業;第一個是印度軍隊;印度軍隊是真正維繫起整個印度,不至於分崩離析為幾百個王國的全國性組織,也是唯一一個能夠從中央層級發號施令到最末端都能有效的政府單位。」
「第二個組織是印度太空總署,即將要發射專屬於印度的全球定位衛星;第三個組織是最高法院;有無數次是靠最高法院超然獨立的大法官們阻止住暴衝、利益分贓的印度政府。」
相對地,印度國家鐵路公司,老友說到笑出了淚:「雇用了幾百萬個員工,卻像巨大無腦的單細胞生物,龐然臃腫的身軀橫跨了整個印度大陸,從來不知道自己在幹嘛!」
1991年生,在印度工作生活,期許自己凡事要追本溯源、務求真實的台灣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