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投這陣子突然成為媒體與網友的熱門話題,因為北投公園是目前正熱門的手機遊戲Pokemon(寶可夢)的聚寶地。多數台灣人因為遊戲而關心北投,只是,關於北投,我們又曾經記得多少?
北投昔日是平埔族北投社(Ki-pataw)所在地,清國康熙中葉之後逐漸有漢人到此屯墾,《裨海紀遊》作者郁永河也記載著他在1697年到北投龍鳳谷開採硫磺的歷史。不過,這是官方歷史上的北投,民間記憶的北投呢?
北投在百年前就因為溫泉之便,成為台灣的觀光名勝地。1894年,德國人Quely在北投發現溫泉;1896年,日本人平田源吾在北投興建台灣第一家溫泉旅館「天狗庵」,成為台灣溫泉文化的濫觴。1945年以後,北投溫泉文化從繁盛逐漸轉為衰微,一直到1990年代末期才開始有復甦的跡象。
百年前的北投,雖然留存在許多耆老孩提時期的口傳記憶,然而,我們必須翻閱著殘篇的回憶,才能在將近百年前的報紙上閱讀到昔日的光彩。1927年,台灣最大報《臺灣日日新報》舉辦票選台灣八景活動,活動以郵寄方式進行,每日將統計票數公布報上。八景活動競爭激烈,當時台灣人口僅約四百萬人,但卻透過郵寄投出了超過三億六千萬張選票。最終結果,雖然北投沒有列名台灣八景,但得到了票選委員會的青睞,入選了台灣十二勝,得票數則有4,666,604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