想想東部,別再說「護國神山」了好嗎?

每逢颱風從太平洋襲來,處背風面的西部地區因受中央山脈屏障,風雨災情有時比氣象預報還輕微,對此總會有西部人將中央山脈吹捧為「護國神山」。然而,這樣的說法不僅是偏頗的科學認知,對於非西部地區居民情感更是一大傷害,非常不利於國家的團結。

今年七月尼伯特颱風侵襲台灣時,東部居民及氣象專家終於受不了而跳出來指責這種謬論,引發了許多人的反省與探討,漸漸地有越來越多人在眼見東部的災後慘況後,開始收回這種缺乏同理心的詞彙。原本以為之後大家都能多站在他人立場著想,可是沒多久,這次梅姬颱風來襲,又有許多人及媒體用「護國神山」字眼,討論這一次為何中央山脈未如以往一樣發揮阻擋西部風雨的效果了!

對於「護國神山論」,主要有兩點批判:

蔡英文的正當性

自從蔡英文當選總統後,中共就不斷祭出政商手段試圖孤立台灣──大幅限縮中客來台規模,逼得專接中客團的觀光業者幾乎倒閉,以致走上街頭向政府施壓;蠻橫阻撓台灣參加國際民航組織(ICAO)年會等,都是顯例。而面對國際輿論指責其無視全球飛航安全,國台辦仍大言不慚地說這是蔡政府一手造成,因為蔡英文不願承認「九二共識」。

面對中共的強勢作為,近日有消息傳出,蔡英文可能會在雙十國慶時針對「九二共識」做出重大回應。私意以為,蔡總統千萬不能在兩岸議題上讓步,因為這樣只會讓台灣的國際生存空間愈來愈小。

【印度想想】「我是低種姓」──沸騰不止的轉型正義

今年2月19日週五午間離開古爾岡(Gurgaon)住處的時候,司機說我們今天最好避開舊古爾岡(Old Gurgaon:在DLF開發之前的古爾岡市中心)一帶:「有些『小騷亂』發生著。」

他一貫處變不驚、輕描淡寫的語氣,著實讓我們狠狠地輕忽了這一連串事件的深度和廣度。晚間回到住處,電視、網路上怵目驚心的描述與畫面一再播送著:「哈里亞納邦(State of Haryana)賈特人(Jats)為爭取在哈里亞納邦的特留份額(reservation)癱瘓鐵路與高速公路、超過800個鐵路班次受到影響;賈特族設置路障與軍警發生衝突、摧毀一間銀行、群眾衝入並燒毀前邦財政部長家、八個地區進入宵禁和軍管;賈特人破壞邦內供應首都德里(Delhi)的水源,從週日開始約四分之三的首都城區將開始停水;暴亂與槍響過後,28人死亡、150人受傷⋯⋯」

中國客爆買減速,日本零售店調整策略──下一波觀光商機將是體驗和內容

在台灣觀光業者上街,高分貝逼迫政府為陸客(註1) 減少所造成的私人損失負責的同時;在日本,似乎從百貨業開始,也受到中國觀光客減少或消費行為改變的衝擊。但是不一樣的是,相關業者沒有抗議或誘導媒體批判政府,反而默默進行策略調整;而以日本航空、日本旅行為主的觀光業者,正悄悄佈局下一波商機。

(1)爆買減速,零售衝擊

日本百貨協會在9月21日公布8月份全國百貨店營收為4092億日圓,比起前年同期減少了6%。這已經是連續六個月比起前年度滑落,而且創下了最大的滑落幅度。內需市場不振是其一,而針對訪日觀光客的免稅營收降到126.3億日圓,大幅滑落了26.6%,訪日觀光客平均客單價也減少了約莫三成。根據內閣府的國內總生產(GDP)統計,雖然16年1~6月訪日觀光客仍然比去年同期成長了28%,但是整體消費卻減少了4.5%。

【大學問想想】10年後,你的大學母校還在嗎?

如果沒有意外,2026年至少將有50所大學消失在台灣的大學名冊上,教育部預估那年大一新生入學人數約在17.5萬至18萬人之間,跟今年(2016年)相比,大學新生人數少了將近8萬人。此時,不禁要問:「10年後,你的大學母校還在嗎?」

眾所皆知,過去20年高教擴張和少子化,是促成未來10年台灣的大學退場兩大關鍵因素。若按照「市場自由競爭」機制,辦學績效好的大學理應沒有影響,然而早期台灣的大學發展,實質上並非完全依循市場機制來經營,而是由國家統一制定教育政策,並且挹注經費辦學,「學雜費」和「政府補助」是大學經費的兩大來源,兩者總和超過五成,私立技職科大占比甚至高於八成。(表1)

老屋健檢:檢測費納入持有成本加配套照顧弱勢

台灣屬地震頻繁區,安全的房屋結構絕對是屹立不倒的最主要關鍵。然而房屋結構安不安全,非一般民眾能夠看得出來,大多時候我們都輕忽了裂痕的存在,或是根本難以藉由肉眼看出房屋結構的安全性問題。

還記得,17年前的921大地震,台北市唯一倒塌的東星大樓,釀成87條人命喪生、75個家庭流離失所。協助東星大樓進行結構勘驗的結構技師指出,造成東星大樓倒塌的最主要原因是偷工減料,水泥與鋼筋不足。2006年12月26日,恆春百年大地震,幾千間房屋為何僅一間家具行倒塌,造成兩人死亡的悲劇?2016年2月6日高雄美濃地震,也再度引發大眾對於建物安全的關注。許多建物倒塌的悲劇,除了天災外,事先沒有徵兆嗎?其實可以早一步防患於未然,預防悲劇發生吧!

【首爾想想】被水柱擊中而死的示威者

轉眼間,時間過了快一年。去年11月,首爾都心爆發大規模反政府示威,青年、勞工、農民,紛紛走上街頭,要求政府撤回導向資方的勞動改革、改善青年失業率、停止強行推動國編歷史教科書,同時挽救米價、保障農民生活權益。

民眾對政府的不滿,在那天爆發並蔓延開來,超過10萬人走上街頭,這是繼2008年,李明博前總統剛上任不久爆發的美牛示威燭光集會後,最大規模的抗議集會。

去年11月這場集會,出現一些過激抗議場景,包括有示威者拿梯子與石頭攻擊警車,造成警員與記者受傷;但當局的鎮壓也同樣被不少人批評過度激烈─最明顯之例就是以多發強力水柱試圖驅散民眾。

一名來自全羅南道寶城郡的69歲農民白南基,遭水柱正中頭部而昏迷,不少媒體現場拍攝到白老先生被擊中與倒下的過程,傳遍到海外,震驚世人。

【山農說書】誰識三十而立的民進黨?

民主進步黨「三十而立」了!今年初它不但以排山倒海氣勢拿下總統寶座,還在立委選舉中取得絕對多數席次,首次讓這個本土政黨擔綱台灣的主角;然而,從春末夏初扛起國家機器迄今,不論局內人或局外觀者,對這執政黨似有雲深不知處的茫惑,以致面對九二八的黨慶,除了秋颱梅姬的強力攪局,多數人卻不知該說啥?

雖說自高中稍具政治意識以來,就對黨外→民進黨這一脈相承的政治勢力關心備至,待1986年9月28日「民主進步黨」在圓山飯店成立,一年後台灣終邁向政黨政治之路。三十年來,民進黨大概經歷了跌撞期(1986─1996)、邁向執政期(1996─2008)和重建期(2008─2016)三個階段。每個階段還可再細分兩道波動,如此方能大致描述這個政黨走過那些道路,以及奠下何種基業。祇是,這樣的建史工程有人做嗎?主客觀限制何在?即使有了這樣的藍圖或物語,台灣人對這政黨就更清楚理解了嗎?

還是先簡單闡述一下三階段的發展:

跌撞期──再區分為危疑(1986─1991)和漸進(1992─1996)兩個段落。

【時事想想】你我大不同的韓戰

繼各種特效的抗日神劇後,中國影業又有了更驚人的點子,這次斥資數億打造出抗美援朝的神影:「我的戰爭」。在電影的宣傳片中,幾十歲老人的文工團鋼刀連紛紛登場,懷舊的高喊著「我們不用護照,舉著紅旗進漢城」。可想而知,這部愛國宣傳味十足的電影,在左右共治的中國網路上引起不小論戰,連共青團都參上捍衛歷史的一腳、環球時報評論也以國威、英雄主義讚揚志願軍。

就中國看來,抗美援朝是義戰(justice war)、是保家衛國的戰爭。前者所謂的義戰邏輯其實毫無道理,只能說是意識型態的聖戰。但在狂熱的共產主義年代,信仰者所在多有。迄今中國仍有不少抱持舊思維,準備聯合世上無產階級作殊死鬥爭的狂熱份子。而本片正是要為革命之子叫魂,喚起對共產黨中國的熱愛。後者所謂保家衛國乃是針對美國,在中國的眼中,美帝就是入侵者,這裡並不是單指韓半島,更指向台灣。原因很簡單,還記得「韓戰救了國民黨」這句話嗎?且不論是否正確,這句話都點出韓戰爆發後,美國決定派兵協防台灣的事實。但在中國看來,便是一種赤裸裸的侵略行為,也給了北京抗美的藉口。到後來誰侵略誰已經不是那麼重要,兩個陣營在38度線停火,而火,仍在悶燒不熄。

【欣潔想想】停止獵巫,看見生命的傷痕

這幾個月來,輔大的性侵事件後續處理方式沸沸揚揚的在各界展開討論,這些日子來,我也曾受邀主持或與談過幾個相關案子的座談會,從許多不同的面向來談,校園的性別平等機制、各種不同心理與行動學派的差異、人際之間的權力關係結構等等。然而,人皆非判官,在無法釐清事情全貌與人際互動狀況前,我認為有許多的評論都過度片面與投射了那些我們期待「正義伸張」的想像。

身為一個接受社會工作實務訓練的人而言,從事件一曝光到今日,我最在意的莫過於當事人在性侵事件過後,與龐大的社會輿論壓力下,是否能夠持續地進行修復自我與他人的信任關係的工作。從現在看來,我認為當初在「工作小組」的自我培力行動理論下所進行、針對此性侵事件所產生師生共同工作經驗,或許是太小看了在性侵事件發生後,當事人與其重要他人所產生的龐大壓力與情緒,而過度信任人的理性分析能力。

我曾在工作中陪伴或協助不少位遭受過性與親密暴力的當事人,在台灣如此長期習慣責備被害人的文化氛圍下,那樣的自責幾乎是一秒內當下會立刻出現的。我聽過無數次被害人的「看起來沒有拒絕」是來自於──「是不是我做錯了什麼?衣服穿太少?剛剛靠他太近?不應該單獨出去?」、「現在拒絕是不是很不給對方面子?他會不會打我?他會不會到處亂講我的事情?」、「像我這樣的女人別人也不會相信我的,我又不漂亮/端莊/好女孩⋯⋯,跟別人說也是沒用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