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學問想想】大學漲學費比電影票便宜?

台灣的大學學費10年沒漲了,今年(2016年)14所公私立大學向教育部提出學雜費調漲的申請,最後僅有暨南大學及國立臺北護理健康大學兩校調漲,最終漲幅2.5%,每學期每人學費最高增加640元。

然而反對大學學雜調漲的團體,對此不滿,認為此時非調漲的好時機,而在教育部召開「105學年度大專校院學雜費調整審議小組會議」當天,到教育部前集結抗議。比起電影雙人套票還便宜的大學學雜費調漲,何以引起如此大的爭議?

商品化,還是公共化?

大學學雜費的爭議,關鍵在於台灣高等教育發展,到底要往「商品化」或「公共化」的方向前進。

蔡社長

韓國成均館大學畢業。對各種知識領域都保持濃厚的興趣,在學期間更是每日一書、博覽群籍。從文學、哲學、宗教,到西洋美術、現代物理學、歷史、社會、經濟,無不涉獵。

透過寫作與演講,傳播與現實相關的人文學常識。同時也擔任「知性對話所需要的廣博淺顯知識」(簡稱「知對廣淺」)廣播節目的主持人,該節目獲選為韓國2015年iTunes線上廣播節目第一名。

著有《知性對話所需要的廣博淺顯知識  現實篇》《知性對話所需要的廣博淺顯知識  超越現實篇》(以上暫名,皆將由究竟出版),合計熱銷百萬冊以上,作者本人也獲選為2015年韓國暢銷書作家排行榜冠軍。

個人臉書 

沒有標準答案就是思辨與邏輯嗎?

每年六月法國高中會考普結束,就有一些台灣的媒體或是旅法的作家或教改人士大力盛讚法國的考試沒有標準答案,可以培養思考與邏輯,想要帶領風向批判台灣的教育制度。

法國洋洋灑灑的哲學考題,『沒有國家,我們會更自由嗎?』、『每一件藝術作品都有它的意義嗎?』、『我是我的過去所造就的嗎?』、『工作會讓我們失去自由嗎?』、『無知能是幸福的嗎?』這些被教改人士拿來批判台灣教育的哲學考題,看似沒有標準答案,但其實兼具了基礎能力的涵養。思考,絕對不是天馬行空地冥想或是任憑學生分組討論就能有所得!幾點意見供參:

首先,很多人普遍的迷思就是,哲學沒有標準答案。可惜的是,哲學裡面其實充滿了一定程度的標準答案。例如:盧克萊修的矛並沒有辦法說明宇宙沒有邊界、阿基里斯追不到烏龜並非健全論證等等。即便某些哲學問題沒有標準答案,但也不代表怎麼說都對,否則哲學界該用什麼標準來評斷那篇論文是好論文,而那篇不是呢?哲學這門古老又組織完善的學問絕對不是胡亂冥想、思考,說出一些看似抽象的言語就能含混過去。

【首爾想想】創刊70週年的南韓老報 如何讓人驚艷?

上週,10月6日,首爾的報攤上,一家報紙的頭版,因極前衛的設計而顯得搶眼。放在桌上一看,還會讓人誤以為報紙真的放了東西。

報中登出一張印有報社名字的跑車,在草原中奔馳的相片,新聞標題寫著:「若無法找到共生之路 只剩共滅⋯⋯沒時間了」。

搶眼的是,一碗杯麵蓋住了圖文的一部分,還留下一些麵渣,左下有個御飯糰,右下又留下字跡寫著:寫著:「今天打工賺的薪資是49,000韓元,金英蘭法是另一個世界的事,我還有明天嗎?」

這是南韓老字號報紙《京鄉新聞》創刊70週年的特輯,請來南韓首屈一指、同時在國際上享有極高聲譽的天才設計師李帝錫操刀,製作出充滿後現代藝術的強烈震撼。

【山農說書】餘香繞樑的燒肉粽──郭金發的時代之歌

以一曲《燒肉粽》紅遍全台逾半世紀的台語低音歌王郭金發,於重陽前夕的一場表演中倒下不治,眾人在震驚、不捨之餘才驚覺郭金發如同空氣與水,少了他方知記憶之牆剝落了,庶民文化硬是少了塊沃土。

郭金發讓我聯想到兩個月前辭世的王拓,1944年出生的兩人都可歸屬到戰後嬰兒潮成員,祇是較戰後初期呱呱墜地者沾到一點戰爭餘焰,這樣的世代和當代台灣發展是相隨與共,他們身上有太多故事,祇因年紀雖已屆耄耋之壽,但以如今發達的醫學,總覺他們至少還有十多年餘生,所以搜羅他們的故事可以等等。如今少了二人,方知我們對戰後嬰兒潮的理解和系譜整理遠遠不足!

【書摘】東突厥斯坦:維吾爾人的真實世界

書名:東突厥斯坦:維吾爾人的真實世界
作者:霍爾.唐日塔格(HÜR TANGRITAGH
出版社:前衛
出版日期:2016/09/01

第一章 新疆的民族分布和簡要概況

各民族人口的布局,以及這些民族定居新疆的年代。

霍爾.唐日塔格

在東突厥斯坦的一所大學任教,教學之餘,利用大學的便利條件,蒐集並研讀了大量有關東突厥斯坦歷史的各類、各語種書籍;累積了必要的歷史、文化知識,做了大量的讀書筆記。此外,作者也利用在海外學習、生活的機會,潛心研究海外維吾爾獨立運動,祕密接觸、採訪過東突厥斯坦獨立運動領袖,因此,作者對東突厥斯坦境內外的維吾爾人處境與維吾爾獨立運動,皆有與眾不同、極為深刻的認識。

【欣潔想想】當李天柱遇上Good TV,同志亡國當然不意外!

上週金鐘獎頒獎典禮,意外獲得各方媒體注目的竟然是我從小看到大的實力派演員李天柱「同志會造成人類滅亡」的老派歧視性言論。我從社群媒體中看到另一個有趣的現象則是,身邊長期投入同志運動的工作者們,似乎都不太在意這則消息,或許是因為從2003年起,當時的立委侯水盛的「同志亡國論」,到現在依然在當議員的王世堅曾說過的「同志傷風敗俗」,這些歧視語言同志都已經聽膩到白眼翻到後腦勺去了。

但在同志運動的小圈圈外,許多人都相當義憤填膺,也見到許多的名人與「網紅」爭相回應此則消息,來表達自己對同志族群的友善,這是一件好事,代表在十幾年的同志運動努力下,社會逐漸將同志議題視為日常與一般,更多人願意表達對此議題的看法,但同時也令我擔心,因為似乎多數的人並未意識到這樣的歧視言論是為何出現。

不知道有多少人注意到,李天柱受訪的影像右下方,是Good TV的麥克風牌子。Good TV,同時也被稱為好消息電視台,是屬於財團法人加百列福音傳播基金會所製作,以傳播福音為宗旨的頻道,我曾經認真的看過幾次,這個頻道很明顯的主要收視群眾為基督教徒,我似乎能想像,這些引起軒然大波的感言,是來自於怎麼樣的問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