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偏鄉遇見勞基法

近日報紙報導恆春區域唯一一名值班接生的婦產科醫師在離台奔喪前接生小孩的過程(中國時報報導),事件中要是小孩慢一些出生,就不會有醫師幫忙接生或由助產士接生;該院院長則在臉書上描述該事件時提出疑問:如果日後醫師納入勞基法,在偏鄉會不會造成災難?

偏鄉醫院的工時時間過長,被衛生福利部一直視為是醫師納入勞基法時應該特別考量配套的部分,但是討論時總是聚焦在偏鄉居民的就醫權益,而非這群長時間工作的醫事人員身上。在這事件中,我們看到了恆春基督教醫院獨自一人長期擔負接生責任的婦產科醫師,因為要離台奔喪造成婦產科醫師的空缺;而在數年前,也曾出現過玉里榮民醫院婦產科醫師在「方圓百里只剩一位婦產科醫師」的情況下,連續22天沒有休息,最終在壓力下向院方請假休息。(2012年報導連結

【時事想想】從阿扁到兆豐金洗錢疑雲,美國金融霸權無所不在

台灣許多政治人物或政黨很喜歡把美國做為資金的避風港。但也因此,淪為美國的金融人質。

2008年,甫卸任的前總統陳水扁的洗錢疑雲,鬧得滿城風雨。當時,美國政府曾透過提供陳水扁家庭在美國的各種房地產、股票及現金資訊給台灣當局,暴露出陳水扁家族的難以見光問題,進而成為民進黨難以洗刷的冤屈。

美國之所以如此大動作,有一說是,美方要「教訓」阿扁任內的「不聽話」,為當時深陷伊拉克戰爭泥淖的美國製造太多麻煩。

8年後,類似的場景似乎再度重現。作為老牌的國際匯兌交易起家的兆豐金,8月19日因違反《反洗錢防制法》,慘遭紐約州金融服務署(DFS)處以台灣金融史上最高罰款1.8億美元,折合台幣57億的罰款與高額的顧問費,兆豐金全年獲利將縮水兩成以上。接著,無論是媒體或民嘴,開始懷疑兆豐金的洗錢風暴可能牽涉到國民黨資金問題。

是不是該換一面奧會會旗?

里約奧運比賽閉幕了,在閉幕式上,金牌得主許淑淨擔任掌旗官,高舉台灣奧會會旗走進會場。做為代表國家的一個識別符號,台灣的奧會會旗的設計,其實既空洞又複雜,空洞是指視覺上的不扎實,複雜是指它的組成元素,當然也包括這些元素的背後思考邏輯。

簡單說,它是三個logo組合一起的大logo,一個完全「文字思考」下的視覺組合物,符合政治邏輯的大腸包小腸。這個會徽在80年代的時空背景下,使用代表國花的梅花外框,把中華民國「國徽」及國際奧會標誌一起包進來,小小的空間放了複雜的小零件。

就視覺專業角度來看,這樣的符號組合,除了元素過多,比例也不對。放大看時空洞無重點,如頒獎典禮升起的大旗;縮小時一團混濁,如電視轉播時的小代表圖示。這種設計結構,在眾多國家的旗幟中,是相對突兀的。此外,它把國際奧運會的五環標誌包在裡頭,更凸顯了特殊及針對性。

也就是說,它看起來不像一個「正常」的代表旗幟。當然,我們也可以自我辯解,既然台灣在國際奧會的地位本來就不正常,何必在乎旗幟看起來正不正常?問題是,這會是我們想要的訴諸方式和目的嗎?顯然不是。但是當我們愈來愈習慣這樣的「不健康」符號存在,我們愈變得無法客觀去檢視它,久而久之就視它為理所當然。

翁文俊

做過攝影記者,但待過的兩家報紙後來都倒了,就去賣保險套。

與六輕為鄰:為何許厝分校家長拒絕遷校?

根據國家衛生研究院「六輕石化工業區對附近學童健康影響」的報告,衛福部的審查專家一致主張位於六輕旁邊的許厝分校應儘速遷校。石化工廠排放致癌物氯乙烯(VCM)會影響人體肝功能,尿液中的硫代二乙酸(TDGA)濃度也會提高,這份研究連續三年追蹤學童的TDGA濃度,最後做出了遷校的建議。對比全國22縣市同齡學童平均TDGA濃度為16.2,六輕附近的學童平均濃度都是破百,其中又以距離六輕只有900公尺之遙的許厝分校學童平均濃度最高,最嚴重甚至出現濃度高達594.4的個案。其中,該分校學童曾遷離分校一年,TDGA濃度也跟著下降20%,但遷回分校後濃度卻又上升。簡單來說,這種種現象都一再指出了六輕距離與兒童健康風險的關連性。

不得不開源節流的日本長照

日本為亞洲第一個實施長期照護保險制度的國家,實施時間僅次於德國、荷蘭。同時也是世界有名的高齡國家。為因應高齡社會,日本於1989年實行高齡者保健福祉推進10年戰略計畫,通稱「黃金十年計畫」,其目的為統整並建置以市町村單位(相當於臺灣的鄉鎮市)的長期照護相關資源。其後於2000年4月開始,全面實行長期照護保險制度。臺灣則在2007年參考黃金十年計畫提出了長期照顧十年計畫。

2000年開辦當年,長期照護保險制度費用為日幣3兆2623億元,佔GDP的0.64%,隨著高齡者及平均餘命增加,到了2014年,成長為將近3倍金額的9兆1896億元,佔GDP的1.88%。(資料來源:國立社會保障‧人口問題研究所「社會保障費用統計」)

江河清、吳蕙娟

江河清 (American University 人類學博士班學生)

吳蕙娟(麥寮鄉民,目前定居日本)

林慧茹

京都大學社會健康醫學博士,研究興趣為長期照護制度、失智症、社區健康體系。目前為京都大學研究員。日語導遊人員、領隊人員考試合格,最新野望為走遍日本47都道府縣。

【京都想想】新南向政策—誰來紀念身死台灣的印度獨立英雄錢德拉.鮑斯?

「我為印度獨立而死,印度終將永獲自由!」——錢德拉鮑斯,1946.8.18,於台北臨終前

昨天是錢德拉.鮑斯(Chandra Bose)的忌日,71年前日本投降後第三天,這位自由印度政府和印度國民軍的領袖在台北松山機場的一場空難中重傷逝世。

鮑斯和甘地與尼赫魯並列印度獨立建國三傑,三人都出身自英屬殖民地印度貴族家庭,都曾經遠渡殖民母國首都倫敦攻讀法律,也先後成為律師過著令人稱羨的英式上流貴族生活,卻也同時因為在倫敦的學院裡接觸各種當時進步的反殖民與社會主義思想,最後不約而同地選擇踏上追求印度獨立解放運動之路。

20世紀初期,全球情勢風雨飄搖,當坐擁殖民地的新舊帝國間正式展開兩次慘絕人寰的大亂鬥,作為包夾於帝國勢力間的殖民地知識份子,也在各種行動路線的辯論與苦思中追求殖民地同胞的解放與祖國獨立。

教官退出校園到底為何不可?

從教育部次長蔡清華公開表明「教官全面退出校園是新政府政策」來看,軍人駐校這項歷史業障即將塵埃落定。然而,歷史上每一個時刻都會有這種情形,只要有變革,就算是正面的總會有一群衛道人士跳出來大打「恐嚇牌」疾呼萬萬不可,從廢除髮禁到今日服儀解禁即可知。然而,這些保守大人的可怕預言卻從來都沒有實現過。校園一如往常,且更加開放自由。

現今教官退出校園議題亦同,衛道人士再度「正常能量釋放」,反彈最大的莫過於校方和家長。先從校方說起,為什麼很多學校這麼反對教官退校呢?因為他們是既得利益者!首先,是「人性」使然,有「耐操」的教官一肩扛起學校許多事務,班級導師省下大量「麻煩」、輔導老師可在辦公室吹冷氣納涼,何樂而不為?